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全年不滅的一盞燈,照亮了無家可歸者的路

全年不滅的一盞燈,照亮了無家可歸者的路








故   事


/


Vol.

346






這個深夜,未眠的人有深眠的故事。








   

 

你曾有在麥當勞過上一宿的體驗嗎?




白天的城市總在高速運轉,大家為了生活都像一條緊繃的弦。到了晚上,一天工作下來的人們開始在黑夜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他們彷彿有著用不完的精力。


(圖片來源與網路)




從1992年麥當勞正式進駐中國到現在已經有26年了,而大部分人認為「它」只是一家快餐店,自從有了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或許你會在紙醉金迷後餓著肚子來吃一頓快捷夜宵,就悄然離去。




然而你有沒有曾經在麥當勞借宿一宿的體驗呢?






戳視頻

 

▲他們在訴說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他們在繁華都市不為人知的故事




曾經有人跟我提起關於12點後的麥當勞會出現一些什麼人這話題,當時我沒有在意特別的點在哪裡,因為每次看到深夜在麥當勞睡覺的流浪漢已經見慣不怪了,所以根本不會對他們的事情存在有任何想法。




但因為這次的拍攝,需要我深夜潛入他們的「巢穴」,所以我才發現這些被網民稱呼為「麥爛民」都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和隱衷。




「麥爛民」里也分為兩種大類的人群,一種是「短暫借宿」,為期一、兩天左右,例如有些是因為大學期末考試前突擊複習的學生,或者有的是聽完演唱會後錯過末班車而無法歸家的人,有的是因旅行費用緊張而不能住酒店卻要在這待上一晚的人,還有的是與家人朋友爭吵後想找一個獨處空間的。




而另外一種就是「長期借宿」,每天固定凌晨出沒在麥當勞居無定所的「隱形流浪者」,他們遊走在流浪者與普通人之間,這個群體大部分人都準備充足,應對深夜空調的長袖厚衣服,當作枕頭之用的背包,還有防止半夜飢餓的食物,很多時候看上去他們和麥當勞的普通食客並沒兩樣。


(圖片來源於網路)






   

 

家庭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走上了流浪漢的路




他,上身是間條毛衫,下身是素版牛仔褲,穿著乾淨斯文,年齡看似40有幾,他的兩個行囊整齊地放在桌子的下方,安靜地坐在麥當勞一角落,大概在邊充電邊玩遊戲。




我走過去禮貌地向他詢問能不能把充電器借我一用,他便爽快答應,自然而然的,我就在他的對面坐下來了,從而開始與他交談。




在我們的對話中,發現他挺溫文爾雅,而且說話很乾脆直接!他還告訴我會常駐在兩家麥當勞留宿,至於問到了為什麼會長時間留宿的時候,他沉默了,後來慢慢才了解到他父親因病突然離世,讓他大受打擊,而這一次的變故成為他人生中最大的遺憾!也許這就是他選擇來到了廣州走上流浪的原因,想讓記憶淡忘而去。






   

 

老人家懷揣著自己的夢想走遍大江南北




在窗邊的一張圓桌上,坐著一位老人,大概已年過花甲,穿得還算整齊體面,桌上放著一黑色背包和一藍色環保袋,老人靠著牆上挨著休息,四處打量每一個走進麥當勞的人,我也一度跟他四目相接,觀其聲色後,我決定走向這位老人,直接徵求他意見能否坐下來與他交談片刻,讓我意外的是他非常隨和,不但讓我坐下,還問我懂不懂外語,當時真讓我回不過神來,怎麼一切都來的那麼有趣。




老人的家在瀋陽,才來廣州半個月,這段時間,他只住過一次賓館,其餘的時間都在麥當勞過夜,省用下來的資金只能用在食飯和下一站的目的地上。




老人想我幫他翻譯一份資料,而他的文件里全都是一些關於模具的說明文件和手畫圖,讓我驚訝的是他口若懸河地說出模具的製造結構、原理、生產細節、市場價格與成本等等。




聽了老人的故事,讓我感受到在夢想面前人人平等,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尊卑。打破墨守成規,所有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老人還跟我說在天津麥當勞借宿時,工作人員還給他買過吃的,他非常感謝所有幫助過他的好心人。




最後我問到他喜不喜歡廣州這個問題上,他笑眼眉飛地說非常好…..


也許這裡面也有麥當勞的一份歸屬感吧~!






   

 

一夜看盡人生百態




「麥難民」中大部分為無家可歸的人,其中的主要原因為無力支付租金或想省下租金,購房更是難以攀上的高峰。廣州一直樓價高企,近一年來市區樓價也從3萬/平米上升至近5~6萬/平米或以上,所以先別說買樓,很多底層的打工仔只能跟別人合租在十幾平米的單間,還有加上物價的暴漲,更是讓剛來城市打工的人無比壓力和拮据,真不誇張的說,這些殘酷又寫實生活現狀只能讓些人群見縫插針地在大街上露宿或在麥當勞當起「麥爛民」。


【左右滑動翻頁】 






   

 

不是全世界的麥當勞都能有這種「包容度」




很多國外媒體也曾報道過,麥當勞不能長期收留這些衣衫髒亂、精神和行為有問題的流浪漢。在紐約,曾有名顧客將麥當勞餐廳變成了社交俱樂部,在店裡花的時間與消費遠不成正比,因此麥當勞公司不得不請警察驅趕這位韓國顧客。還有一家在英國的麥當勞拒絕了一位衣著髒亂的顧客。看完這些報道後,突然讓我覺得國內的麥當勞包容度也挺高的,而這種「包容度」其實是建立在麥當勞員工與「麥爛民」的「潛規則」中,工作人員默許他們的存在也是有前提性,每天晚上12點麥難民可以陸續到來,第二天清晨6點左右必須陸續散去,他們也盡量不為工作人員增添額外的工作量,這就是國內麥當勞與「麥爛民」的完整生態鏈。






   

 

他們都是在夾縫中求存




其實在這兩晚跟他們的接觸後,除了流浪漢以外,更多的是年邁蹣跚的老人,他們以各種姿態佔據著不起眼的角落。還會有不少衣著整齊的年輕人,有的是靠打零工維持生計,而工資卻與房租無法對等。有的是因為個性不被社會理解而走上一條艱難的路,有的是因為與家人不和而寧願在麥當勞過夜,還有的更是因為一場意外失去了所有而迫不得已留宿在麥當勞。但我卻發現不是所有「麥爛民」都能用同一種標籤定義他們。


(圖片來源與網路)




正如你能看到的這座城市是由人們一瓦一礫築起來,但你卻並不知道這一瓦一礫背後的人們,經歷著哪種生活,以及他們的喜怒哀樂。在面臨缺乏庇護場所和露宿街頭時有可能受到凌辱的面前,他們別無選擇。






有故事的店


粉絲互動






您如何看待「麥爛民」?




把你見過最「奇葩」的流浪漢故事分享在評論














▼點擊「閱讀原文」,享受更多福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故事的店 的精彩文章:

情人節,我們不聊愛情聊絕情
讓前男友悔不當初的心機妝容,10分鐘輕鬆搞定!

TAG:有故事的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