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霧鎖南洋》背後的故事

《霧鎖南洋》背後的故事

九十年代,中國大陸引進了一部電視連續劇《霧鎖南洋》。這部劇堪稱新加坡電視劇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時至今日,我依然還記得裡面那個叫「阿水」的男主角。

《霧鎖南洋》講述了一代華人在新加坡的奮鬥史。

《霧鎖南洋》劇照

下面我們聊幾個相關的背景話題。

一、印尼燒芭

燒芭

「霧起在南方,霧落在南方,重重迷霧鎖南洋。「這裡的霧其實在劇中有很多的象徵意義,可以理解為新加坡華人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謀生的艱難,也可以理解為日軍佔領下的新加坡華人遭受的苦難。真實中的新加坡確實也常有煙霾籠罩。究其原因主要是印尼燒芭、季風吹至引起。

「燒芭」是印尼的傳統農耕方式,跟我們這邊燒秸稈類似。放一把火焚燒芭蕉樹,燒出「空地」來,燃燒的灰燼就作為「天然」的肥料。這種方式成本低廉,但是空氣污染嚴重,本周和鄰國卻遭了殃。

二、歷史背景

《霧鎖南洋》(天長地久)-----英國殖民統治時期

十九世紀始,當時中國內憂外患,人民飽受戰爭、饑荒與貧窮之苦,一些中國人為了生存背井離鄉,飄洋過海到新加坡來謀生和發展。

《霧鎖南洋》(獅城拂曉)-----日本軍國佔領時期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由於日本國內資源匱乏,無法支撐龐大的戰爭開支,掠奪東南亞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早已是日程之上。英國作為老牌殖民主義國家,佔據著東南亞的政治經濟中心新加坡。日軍為了徹底把英國人趕出東南亞,必須攻佔新加坡。新加坡淪陷後,居住於此的華裔也旋即遭到了日本軍隊的報復。

新加坡大屠殺

三、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

陳嘉庚

在抗戰期間,南洋華人直接或間接地支援祖國抗日事業的款項達50億元之多(其中的傑出代表就是陳嘉庚先生)。

1874年10月21日,陳嘉庚生於福建廈門市。從1910年加入中國革命同盟會至1961年8月12日病逝於北京,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這些風雲人物都曾經跟陳嘉庚打過交道。他是「一諾萬金「的橡膠大王,提案「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的社會活動家,倡導「教育是千秋萬代的事業「」並實踐大力興學的教育家,更是一個慈善家。有人估計他一生用於辦學的款項,約達美金一億元以上。

公——永無止境的奉獻

忠——永不動搖的愛國

毅——永不言敗的堅強

誠——永不毀諾的錚錚傲骨

你還知道陳老的其他一些事迹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