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黎巴嫩曾是中東頭號太空強國

黎巴嫩曾是中東頭號太空強國

原標題:黎巴嫩曾是中東頭號太空強國



阿聯酋迪拜街頭矗立著一尊紀念黎巴嫩太空計劃的雕塑



技術團隊測試「雪松」火箭


半個多世紀前,一個源於校園的太空夢令黎巴嫩在太空競賽中佔據一席之地。如今,追夢者們仍在設法讓夢想延續。

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內憂外患,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到處是殘垣斷壁。從基督徒聚居的東部到穆斯林占多數的西部,高層建築用密密麻麻的彈孔證明自身的年齡。貝魯特的老城區早已被夷為平地,在現代化寫字樓林立的新市中心,也少不了荷槍實彈的士兵。


在這座曾被稱為「中東小巴黎」而今輝煌不再的城市,大多數人整日為生計操勞,幾乎沒有誰會對市中心一座大廈門前擺放的火箭模型產生興趣,更無從知曉它背後看似不可思議的故事——20世紀50年代,這個當時只有200萬人的小國曾立足於太空探索的前沿;一群年輕人的努力,讓黎巴嫩差點兒成為頭一個有能力「摘星攬月」的中東國家。


大學校園裡走出航天團隊


「當時,蘇聯和美國圍繞太空爭霸及航天技術相持不下,」曼努·曼諾金回憶道,「在這種背景下,火箭技術非常有意義。我不想讓動蕩的政治環境影響我的夢想。」


1960年,曼諾金25歲,剛剛從耶路撒冷來到貝魯特的亥伽茲安大學執教。

因為地區衝突不斷,學校的教學時斷時續,這位痴迷火箭的年輕人有足夠的時間將夢想搬進現實。曼諾金在美國讀書時,曾利用暑期打工的收入造出了自己的第一枚微型火箭。之後,他愈發盼望中東諸國能與當時的超級大國就航天技術較量一番。


亥伽茲安大學的學生以敢於超越自我而聞名。「你想加入火箭協會嗎?」當年秋天,面對曼諾金貼出的海報,7名本科生前來報道,為黎巴嫩的航天計劃揭開了帷幕。


這個小團隊最初的工作並不起眼。當蘇聯和美國在太空計划上動輒投入數百億美元的時候,曼諾金領導的亥伽茲安大學火箭協會僅有30萬美元活動經費。沒有合適的測試設備和發射場,他們只能去偏遠山區一位學生的老家試射火箭。這種因陋就簡的方法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一次,火箭殘骸的墜落地點與一座教堂僅僅差了幾米。


隨著學生們愈發熟練及產品質量的提高,他們的成績開始被外界刮目相看。從1961年到1962年,曼諾金團隊的「雪松號」火箭的飛行距離從3公里飆升到13公里。在這個不習慣與大國競爭的國家,火箭成了全城的熱門話題,他們由此獲得了堪比搖滾明星的待遇。


軍方的介入讓這個始於校園的航天計劃漸入佳境。依託官方提供的彈道技術和正規試驗設施,更名為「黎巴嫩火箭協會」的團隊終於造出了能夠進入太空的載具。1966年8月,「雪松8號」一口氣上升到海平面上方100公里的高度,成功突破大氣層。就這樣,一群大學生在幾乎同樣年輕的教師帶領下,實現了之前只有少數大國能夠達到的水平。

戰亂之下,夢想蒙塵


曼諾金和他的學生當時並未意識到,航天計劃成績斐然,這個起初只是出於純粹和平目的的項目,已經逐步脫離了他們的控制。1966年,他們的火箭險些擊中一艘航行在地中海的英國軍艦;塞普勒斯當局也對黎巴嫩發展「遠程導彈」表示不安。


在某個阿拉伯國家的領導人私下承諾對火箭協會提供重金、要求後者全心全意為他服務後,曼諾金猛然意識到,原本的業餘興趣已經成了軍事試驗,是時候收手了。


事實上,即便火箭協會不主動「踩剎車」,政治形勢也不允許他們繼續試驗。當以色列和包括黎巴嫩在內的鄰國的緊張關係逼近沸點,各方的矛盾在1967年6月的「六日戰爭」中全面爆發時,曼諾金和學生們已經帶著寶貴的試驗資料,悄悄離開了貝魯特。

對黎巴嫩科學界和整個國家來說,這只是黑暗歲月的起點。持續的戰亂及經濟蕭條趕走了該國大部分知識精英。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黎巴嫩的常住人口約為450萬,而流落到歐美的黎巴嫩移民被認為至少有1000萬。


「國家一直處在戰亂中,誰還有心思談論火箭?」亥伽茲安大學現任校長保羅·海多斯蒂安感嘆道。火箭協會解散後,亥伽茲安大學也迎來了最艱難的日子。其位於市中心的校園在內戰期間屢遭破壞,多名學生喪生。校方不得不封閉了老校區,選擇貝魯特東部一處相對安全的街區作為臨時校址。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形勢才趨於穩定。


身為黎巴嫩火箭計劃的核心人物,曼諾金沒得到故地重遊的機會。如今的他在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教書已經40多年,是那所學校火箭協會的導師。在他的指導下,該協會積極與美國宇航局合作,還在探討發射自己的衛星,以便在太空展開科研。


曼諾金在黎巴嫩的一些學生成了火箭專家,繼續為各國的太空計劃服務。其中一位在美國宇航局負責研發。另一位在進行火箭推進劑試驗時被爆炸奪去了一隻眼睛,遂轉行進入醫學界,在職業生涯中累計開發了數十種開創性的眼科藥物。


在當下的中東,只有伊朗在太空領域取得了比當年黎巴嫩更突出的成就。遺憾的是,該國的航天計劃同樣帶有強烈的軍事色彩,由此成為歐美各國打壓的對象。


時過境遷,曼諾金不想多談當年的得失。在他看來,自己只是在正確的時間把力氣用在了正確的地方。「黎巴嫩給我提供了合適的舞台,充滿渴望和熱情的學生紛紛加入這段旅程。我們是夢想家。」當被問到今天的黎巴嫩如何阻止人才外流時,曼諾金的情緒瞬間低沉下來。「空氣中仍然充斥著暴力和死亡,我們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


▋美國《史密森尼雜誌》網站


本文刊載於《青年參考》報3月22日A0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參考 的精彩文章:

美國總統畫像背後的「戰爭」
我在耶魯讀暑校

TAG:青年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