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發大乘心,普濟一切——《佛說八大人覺經》學習(12)

發大乘心,普濟一切——《佛說八大人覺經》學習(12)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生死熾然』,「熾然」是比喻,像大火燒得非常熾盛的樣子。這個現象,在日蝕的時候,我們看到太陽一片火海,「熾然」從這上面會給我們有很深的印象。「生死」是六道眾生的形相,這個形相非常痛苦,眾生從墮落到六道之後,很難脫離六道,在六道裡面死生生死,永遠沒有休息。所以佛經上講「生死疲勞」,佛菩薩眼睛裡面看到的,這是無比的可憐可憫!在生死輪迴當中,決定是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六道裡面的眾生,我們可以說三惡道是他的老家、是他的家鄉,三善道是出來度假,旅遊、觀光,時間非常短暫。為什麼會是這個現象?我們從業因果報上去觀察就明了,不要去想別人,想想自己,我今天從早到晚起心動念是善念多還是惡念多?就明白了。如果是惡念多,惡念所感的是三途地獄,善念所感的是人天福報;我們惡多善少,果報當然是三途的時間長,人天的時間短。

還有一個最明顯測驗的方法,凡人都會作夢,你想想你每天晚上做的夢,是惡夢多還是善的夢境多?從這個地方非常明顯知道自己在六道裡頭輪迴的狀況。

唯有誠信、誠敬,認真努力好學,自自然然轉境界。轉到有一定功行的時候,速度就快了。心地真誠,「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確實得到了,真正相應了,這個時候修行轉境界的速度就不是普通的速度,真的是加速度。了生死、求往生真有把握,所以這個世界放下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有一樁事情放不下,你想往生不可能,你總不能帶著去往生,沒這個道理!什麼時候完全放下了,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個時候你就有把握,你就有信心。決定不造惡業,決定不得罪一個人,決定不做一樁不善的事情,務必讓自己的心純凈、自己的行純善,表現一個最好的樣子、形象給社會大眾看。這個形象是佛菩薩的形象,千萬不要現三途六道的形象,那就錯了,你跟佛法背道而馳。

學佛,皈依佛門或者出家,身上披了袈裟,還要做違背佛教的形象,這是什麼人?那是魔。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魔王波旬發願要消滅佛法。佛說:「諸佛大法是從自性流露出來的,沒有任何力量能消滅。」波旬就說:「等到你老人家末法的時候,你的法運衰了,我讓我的魔子魔孫統統出家,披上袈裟來破壞你的佛法。」釋迦牟尼佛聽了,一句話不說,流眼淚!佛法,魔是不是能破壞?魔不能破壞,魔能破壞的是破壞佛教的形象,破壞一切眾生聞法得度的機緣。所以魔結罪,不跟佛結罪,跟一切眾生結罪。魔雖然歡喜一時,他能把佛法消滅掉,這一樁事情墮阿鼻地獄無量劫又無量劫,那個苦頭夠他受的。釋迦牟尼佛的形象被破壞、被消滅掉,沒有關係,第五尊佛彌勒菩薩又出世了。賢劫當中千佛出世,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下面第五尊,後面還有九百多尊佛。魔有什麼力量能消滅佛法?不可能的事情!真叫胡作妄為!

佛法周遍在虛空法界,決不在一個地方,我們在任何地方都能夠如理如法的修行,在任何地方都能把佛法發揚光大,利益這一個地方的一切眾生。所以佛法常講「緣生」,哪個地方有緣,佛菩薩在這個地方示現教化眾生。但是緣不是永恆的,緣有生滅,因此有智慧的人、覺悟的人,他認識機緣、他掌握機緣。有時候這個地方的機緣只有很短暫的幾天,幾天也要抓住,一兩年,一兩年也要抓住。為什麼?這個機緣千載難逢,不能失掉,是你積功累德的機會。你要是輕易失掉,換句話說,你想修積功德的機緣失掉了。這個沒有真正智慧你看不到,你也把握不住。

下面是佛勸我們要『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這是大乘菩薩,發菩薩心、發菩薩願。「普」是以平等心、清凈心、真誠心幫助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是真正幫助自己。『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菩薩入世,示現在世間,無非是做出犧牲奉獻、捨己為人,能忍受一切人為、天然災害的形象,教化眾生。如果我們從大經上來看,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我們就不論,單看十法界裡面這些大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實實在在講,他們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也將盡了,在六道裡面示現,還要示現持戒、還要示現守規矩,人家已經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為什麼還要斤斤計較這些小節?沒有別的,是教導初學,教化迷惑顛倒的眾生,為他們做示範。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樣,舞台上表演很認真、很努力,表演得非常逼真,為誰?為觀眾。

諸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示現表演是為眾生,表演要受許許多多的苦楚,並不自在。這一切的一切,沒有一樣不是為教化眾生,這就是慈悲一切,這就是代眾生苦。為什麼世尊當年示現在世,一定要過三衣一缽的生活,樹下一宿、日中一食,為什麼?為什麼不能過好一點的生活?我們看看歷代這些祖師大德,就是最近的,距離我們最近的印光大師、虛雲老和尚、慈舟法師,我們所熟悉的這些人;在家居士裡面,像夏蓮居、梅光羲、江味農、周止菴,在台灣的李炳南老居士,不是不能過好一點的生活,他自己有工作、有收入,過最苦的生活。能省就省,省一塊錢、省一毛錢都好,節省下來幫助佛法、幫助一切苦難眾生。

自己真正能夠持戒,真正能夠得清凈道心,你才能夠感化別人,叫別人見到、聽到了,內心裏面敬仰,所謂是心服口服。

幫助眾生「畢竟大樂」,在末法時期只有一個方法,勸導別人念佛求生凈土。念佛求生凈土並不是很容易,不錯,是易行門,八萬四千法門裡面比較起來最容易,最簡單、最容易,實際上並不是想像當中那麼容易,為什麼?心要跟阿彌陀佛的心相同。阿彌陀佛是什麼心?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你是不是這個心?願要跟阿彌陀佛的願相同,《無量壽經》上四十八願,你哪一條做到?行跟阿彌陀佛相同,那就是心跟願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樣的人一生當中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能往生。如果你的心、願、行,跟阿彌陀佛都不相應,你一天念二十萬聲佛號,也是「喊破喉嚨也枉然」。這個理事都要講清楚、講明白,勸導一切眾生,自己真干!我才不欺騙別人。我自己會說,我自己不會做,那你是騙人,人家不會相信。你騙人,你就破壞佛法形象,這是一定的道理。



註:

參考資料——凈空法師相關講座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發大乘心,普濟一切——《佛說八大人覺經》學習(1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如何如理、如法的修行
「不識明之與暗」——《楞嚴經》參習(117)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