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撫摸遵化古城老衚衕,穿越畿東歷史幾百年(一)

撫摸遵化古城老衚衕,穿越畿東歷史幾百年(一)

1、前言

遵化,自古便以「風水寶地」而被世人所稱道。「萬里河山有燕塞,千年風氣自荊軻」,充分展示了這裡誘人的風貌。遵化建縣始於五代後唐,「遵化」之說來自「遵循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遵化,素有「畿東第一城」之稱,2006年,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評定為中國100個《千年古縣》之一,2016年1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遵化,風景秀麗,文物古迹眾多......

遵化被聯合國評為千年古縣

2、古城衚衕承載著歷史人文積澱

傳統的城市道路,寬一些的、較繁華的一般稱作街;窄一點兒的、短一些的一般稱作巷,成語「大街小巷」言簡意賅地體現了城市道路的基本命名原則。元明以來,作為蒙古語音譯的「衚衕」一詞,在中國北方大部分城市,逐漸取代了「巷」的叫法,成為街巷名稱的主體。隨著時代的變革,尤其是近年來城市化建設的不斷興起,雖然作為遵化老城區基本內涵之一的古建築和傳統四合院已經逐步退出了歷史舞台,但相比北京古城改造情形較為幸運的是,自建縣以來初步形成,並歷經各朝代直至清末逐步完善的老城衚衕,至今還保持著原有的完整格局。縱橫交錯的一條條衚衕見證了遵化的歷史變遷,在作為簡單地理標記的背後,凝結著不該被後人遺忘的人文痕迹,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個人與時代的滄桑記憶。那些傳統的衚衕名稱尤其體現著老城多元化的歷史人文積澱,在現代化的今天看來,更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遵化州城街巷圖,圖片:鴻雪小築

遵化古城一戶人家門口

3、古城現存五十多條衚衕

據不完全統計,遵化老城現存大約有五十多條衚衕,這些有名的和無名的衚衕,整齊地排列在以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為坐標分割成的四部分區域內。四條大街之外,其他的不論寬窄,基本上都被稱作衚衕。也有個別的幾條稱作街,但這種「街」的叫法,在遵化人眼裡和四條大街絕對不是一個概念。比如作為城內西半部通衢大路的南北十字街,寬約十米,雖然和十九米寬的四條大街相比較,差不多窄了一半,但它是老城所有衚衕中最寬的兩條。即便這樣,遵化人還是不厭其煩的在後面特意加上「衚衕」兩個字,稱之為「南十字街衚衕」和「北十字街衚衕」,來表示它們和四條大街的區別。

遵化老衚衕文物遺存

遵化古城石獅子

4、古城衚衕的命名

遵化作為千年古縣,五代後唐建制完備以來,歷經宋元,尤其是明代萬曆年間戚繼光鎮守薊鎮時期,以及清代乾隆八年升為直隸州以後,重要性不斷提升,城市基礎建設不斷完善,許多衚衕都是隨著官府衙署或機構的設立而命名的。比如縣治前的丁字街,分別被稱為州衙西街、州衙東街、州衙前街;城內東北角的火藥局衚衕,因明代遵化作為軍事重鎮,明政府曾設火藥局於此,清代統一以後,機構雖被裁撤,但名稱卻保留下來;無獨有偶的還有北街路西的武學街,明代朝廷重視武備,隆慶五年薊遼總督劉應節曾於此創辦武學,清初裁廢,只保留武成王廟,但衚衕仍稱為武學街,一直延續至今;西街路南的南千衚衕,是明代城守千總署舊址,因在縣治之南,故名南千衚衕。這條衚衕留存著特殊的歷史痕迹,明崇禎二年發生的「己巳之變」,皇太極統軍自龍井關和大安口、洪山口關攻進,直逼遵化城下;巡撫王元雅在縣署自縊殉國,到任僅七天的縣令徐澤被執不屈死節,城陷之後,當時在衚衕西側文明河自殺殉節的普通百姓很多,以至於「浮屍滿焉」,好長時間無人清理,因此這條衚衕被稱作「臭屍衚衕」。直到民國以後,因嫌其名不雅,曾一度改為衛生衚衕。雖然遵化作為「己巳之變」中最重要的戰爭見證實地,但在整個清代近三百年的統治時期,由於文網嚴密,相關的地方史志資料里的相關記載,幾乎完全空白,或語焉不詳,輕描淡寫;或諱莫如深,多方粉飾,但在這條「臭屍衚衕」的名稱裡面,卻微妙地透露了這段被遮掩、被隱藏的歷史消息,當年鮮血與戰火中的慘烈和悲壯,完全可以想像出來。

遵化武學東街

遵化古城街巷石構件

5、古城衚衕與水井

衚衕自形成的那一刻起,就與水井有著不解之緣,據專家考證,源出蒙語音譯的「衚衕」一詞,其原始含義即為「有水井處」。老城內居民用水主要為井水,據同治光緒間《州城街巷圖》描繪,城內公用水井(不包括居民院內私有)有十七眼之多,按東、西半城面積大小不同,各街區分布數量不等,位置趨於合理。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後,城內普遍接通自來水,原有水井逐漸被填埋,但遺留下來一些衚衕的命名上,還可以看出水井作為人居的基本條件以及水資源相對於民生的重要性。如東街路南的井沿衚衕,北街路西的二眼井衚衕(井口嵌石鑿二孔,方便多人同時打水),北水關附近的井兒衚衕等;其中井沿衚衕的水井相傳為遵化、豐潤、遷安三縣共有,遇到落水打撈以及淘井清理等事項,需要三縣管理人員聯席到場共同處理。

遵化井沿衚衕的水井

遵化古城街巷石構件

6、古城衚衕與寺廟

遵化自古以來,佛道盛行,民間傳說城內有寺院庵觀七十二座,據統計直到清晚期僅城關還殘存有五十餘座,有許多衚衕因寺廟所在位置得名。如土地廟衚衕、城隍廟衚衕;觀音寺(俗稱東大寺)附近的寺前衚衕、寺後衚衕;城區西南角白衣庵附近的庵東衚衕;西北角火神廟附近的廟東衚衕、廟西衚衕等。

遵化城隍廟

遵化古城街巷石構件

未完待續,下期,撫摸遵化古城老衚衕,穿越畿東歷史幾百年(二),更精彩!

【遵化文史總第186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遵化文史 的精彩文章:

遵化岈髻山羊鬍子洞與三角洞

TAG:遵化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