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僧伽學修筆記 | 善護於口言——學「閉嘴」

僧伽學修筆記 | 善護於口言——學「閉嘴」

僧伽學修筆記 | 善護於口言——學「閉嘴」

文:天開法語堂

世尊要我們「善護於口言」,慧律法師也在開示中多次提及「女眾,管好自己的嘴,修行就成功百分之八十了」。

再觀察身邊的善知識們,不僅背後絕「不論他人非」,就連當面勸諫時,都沒有任何讓人聽起來「不悅」的言辭,這是怎樣的一種慈悲和智慧,以及真心為他人著想的同理心、菩提心啊。

反觀自己,話語中有多少對法師的「吹毛求疵」、對家人的「疾言厲色」、對道友的「冷嘲熱諷」、對現狀的「抱怨重重」。說出來的話,有多少是利益眾生的正能量,又有多少是在貪嗔痴作用下的自說自話……

對比之下,慚愧萬分。痛下決心,改!給自己定下近期修學目標:

1.背後不許談論任何人或事的是非。

2.只能說正能量的話語。

3.與佛法無關的話,少說。

強忍了幾天之後發現,與習氣相鬥,可真不是紙上談兵那麼簡單,什麼空性、菩提心、無我啊……境界來臨時,才發現,自己智慧不夠,只能「生忍」!

忍到第四天,就忍出「毛病」了:

1.開始鑽空子,自欺欺人地試圖變相說別人過失。比如想要跟道友說:「你看這個事情,如果是你,會怎麼處理啊?」或者「現在人真是……」,再或者「你看你多好,不會怎樣怎樣」。哈!真狡猾,幸好,每次有這樣的念頭,都沒有讓它「說出來」。

2.心情不美麗、無精打采。少了「說是非」和「抱怨」這項一直以來的「娛樂活動」,心中小宇宙的爆發程度可想而知。而觀察自己的心念,分析自己每一句話的真正目的,想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是為對方好,還是只是為彰顯自己的「慢心」,或者是貪嗔痴心,盯住並保持警覺,讓自己疲憊不堪,最後乾脆不想說話了(因為發現沒什麼可說的,也說不出什麼好話來)。

眼看就要被習氣給逼到「絕路」了,卻又幸而有三寶的加被,能夠在鬱悶之餘,漸漸開始學著使用終極大招兒——也沒什麼啦,還是要用那些之前認為「紙上談兵」的佛法教義。用佛法,來解決自己的煩惱習氣:

1.你是來修行,還是來當老好人的?憑什麼要求別人都得誇你理解你?你自己認為自己被冒犯了吧。就算真是如此,也是因緣果報,慚愧還來不及呢,你還想說什麼呢?

2.對方如果不是處在無明痛苦當中,又何必會冒犯自己呢?暫時沒有智慧化解,至少要保持一份慚愧和慈悲吧,用最合理的距離,給自己成長空間的同時,也防止別人被自己的嗔心所傷害。

3.這樣說,真的可以解決問題嗎,還是只是發泄情緒而已?你想解決的這些問題,與修行有關係嗎?生死的根本都不去在意,這些細枝末節,糾結什麼呢?

造口業,原來只是我們無明煩惱的表現形式而已,反覆翻攪那些讓自己煩惱的情境,沸沸揚揚地說來說去,只會讓自己的心更加混亂不安,越來越俗不可耐。

念佛號,卻可以讓心真正的更加安穩下來。遇到境界時,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便好。如果一句不夠,那就兩句、三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思修佛學 的精彩文章:

念什麼經,修福報最快?法布施修福報,功德無量!
寬見法師:以法攝持,行動起來

TAG:聞思修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