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寶出生前,孕媽提前知道這12件事,照顧寶寶更從容!

寶寶出生前,孕媽提前知道這12件事,照顧寶寶更從容!

在孕期,你可能會對寶寶有著無限的幻想和期待。特別是第一次懷孕當媽媽的時候,都希望自己可以是一個合格的媽媽。

做一個合格的媽媽可不是那麼容易,在孩子的餵養、護理上可是有很多注意事項。這就需准媽們多學習,多補課充電。

今天嘟媽給大家分享12個關於新生兒寶寶的「乾貨」知識,讓你在寶寶出生之後,照顧寶寶能夠更加從容淡定。

1.剛出生皺巴巴

寶寶剛出生看起來並不像媽媽們想的那麼好看,都是皺巴巴的,幾天後還會伴隨著脫皮的現象。這是因為寶寶換了一個生長環境,寶寶皮膚失去胎脂保護,暴露在空氣中導致的。

2.頭部略微拉長

這是順產新生兒特有的現象。胎兒受宮縮擠壓通過產道時,胎兒會根據產道的大小適當壓縮,但是媽媽不用擔心,幾天之後,寶寶的頭就會恢復橢圓形狀。

3.呼吸急促

新生兒最初的呼吸不是很規律,而且非常急促。成人一般每分鐘呼吸12-14次,但新生兒每分鐘可達到40-60次,一般為短促的淺表呼吸,停頓之後偶爾夾雜著一次深呼吸。這也是新生兒前幾日的正常現象。

4.膚色變化頻繁

剛出生的嬰兒膚色可能有點發青,但是隨著呼吸越來越規律,膚色就會變得紅潤;天冷的時候,手腳可能稍微發紫;如果新生兒患了黃疸,膚色還會呈現黃色。

5.有黃色或白色點點

有的新生兒出生之後,臉上或者身上有一些細小的黃色或者白色的小點點,這就是「粟粒疹」。是因為皮脂腺分泌物堆積而成的,媽媽不用過於在意,一段時間後會隨著寶寶長大,自行消退。

6.馬牙

新生兒出生之後,在齒齦邊緣或者在上顎中線附近,常常有一點一點的乳白色顆粒,表面光滑,為數不一。這個就是常說的「馬牙」。一般在2周左右便會自行消失,媽媽不要用針挑,容易感染。

8.尿液呈現紅色

部位女寶寶在出生後5-7天,尿不濕可能會有紅色的尿液。這是因母親妊娠後雌激素進入胎兒體內生後突然中斷,形成類似月經的出血所致。媽媽也不用特別處理,1-2天便會自然停止。

7.乳房增大

不管是女寶還是男寶,在出生之後,胸部都會微微隆起,有的甚至還會分泌乳汁,這就是「新生兒乳」。媽媽千萬不要去擠壓,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會自然消失。

9.便便呈現綠色

寶寶出生2天內,大便得顏色會呈現暗綠或者黑褐色,這就是「胎便」。

這是因為寶寶在媽媽肚子里吃下了羊水和腸黏膜,出生胎便就會呈現深綠色或者粘稠的黑色。當寶寶排完胎便,嬰兒的便便就會變成普通的黃綠色。

10.下巴抖動

新生兒有時候可能會不自主的抖動下巴。這是因為新生兒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善,抑制功能較差。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隨著寶寶月齡增大,神經系統逐漸發育成熟,該現象就會消失。

11.暫時性青紫

新生兒身上都或多或少有青紫的現象,部位寶媽會誤以為是寶寶的胎記。青紫現象是因為寶寶剛出生肺尚未完全擴張,肺功能不完善引起的。隨著寶寶長大,青紫現象就會消失。

12.體重減輕

新生兒在出生3、4天之後,體重往往都會減輕。這是因為寶寶進食不規律,每天都在排出大小便、呼吸代謝。不過隨著寶寶對環境的適應,在出生8、9天之後,體重就會有所增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父母都是雙胞胎,六個月寶寶分不清爸爸,卻能秒認媽媽
一歲前寶寶不能吃的食物!超全清單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