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寶寶吃得好,但卻不長個,為什麼?

寶寶吃得好,但卻不長個,為什麼?

關注微信公眾號:親子育兒母嬰中心

如有關於寶寶問題,都可以給我們留言哦!我會第一時間為你解答。

-------------☆-----------

要讓孩子長得高,就得給孩子吃,不僅要吃飯吃菜,還得補充營養品,這是許多父母共同的想法。但是,吃得多,吃得好,並不意味孩子就一定能長高,有時甚至還會起負面作用。有時候,家長認為所謂的吃得「好」,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好。

「吃得好」不一定就吃得對!

寶寶吃得好,但卻不長個,為什麼會這樣呢?問題出在,父母給孩子吃得太盲目,自認為給孩子吃了好的東西,但其實飲食結構不一定合理,反而容易導致孩子出現以下三種情況:

1、營養失衡

零食、點心等大多含有日常飲食中並不缺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而缺少兒童生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維生素,這樣容易造成兒童食欲不振、貧血或肥胖,影響生長發育。

2、內分泌失調

一些食品中含有各種添加劑,如色素、香精、增稠劑及其他食品添加劑等,這些添加劑會加重兒童尚未發育成熟的肝、腎負擔,導致兒童內分泌受到影響,導致兒童早熟,瘦弱,肥胖,體內重金屬含量超標,從而影響身高。

3、免疫力低下

由於兒童的飲食不科學,比如,父母如果發現孩子喜歡吃某種食品,以後就經常給他吃,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養成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而長期偏食、厭食、挑食會使兒童的免疫系統得不到相應營養物質滋養,並且還會擾亂其正常的調節功能,致使免疫力低下。

爸媽請掌握一些科學營養知識

由此可見,吃得多、吃得好不如吃得科學、吃得均衡,因此,父母需要懂得一些營養知識。

1、蛋白質,包括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

成年人每天需要80克蛋白質,孩子相對需要更多一些。優良蛋白質能夠影響成長激素的分泌,也是增高的關鍵因素。因此,攝入蛋白質不僅要講究攝入量,還要講究質量。

動物性食品包括:蛋、肉、魚、乳類所含人體必需氨基酸比較完備,營養價值高;

富含優質植物蛋白的食品包括:大豆、豆製品。

另外,飲食要注意葷素搭配,如豆類、花生、蔬菜與動物性食品搭配,可進一步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又可取長補短,增加人體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

2、鈣是最重要的營養素

因為骨骼中有97%的組成成分是鈣鹽,補充鈣質對骨骼發育十分重要,其中又以牛奶的鈣磷比例是人體吸收鈣質的最佳比例。據調查,缺鈣的兒童補鈣後要比不補鈣的兒童個子高得多。

富含鈣的食品包括:奶製品、蛋黃、蝦皮、牡蠣、芝麻醬、大豆及豆製品。

3、鐵、銅等微量元素

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必需物質,銅是合成血紅蛋白的催化劑。據調查,貧血嚴重影響青少年的生長發育,貧血的孩子往往比同齡的正常孩子矮2-10厘米。

富鐵、銅的飲食包括:含豬肝、豬血、蝦、蟹、貝類等,平時應適當多進食。

4、鋅是人體必不可少的一種微量元素

缺鋅會造成味覺差,食慾降低。但是,如果孩子攝入食物少,或者吃得雖多,但許多該消化吸收的營養都沒有消化吸收,自然會影響生長發育。據國外醫生對一組體內鋅低於正常二分之一水平的兒童進行的檢查發現,其中80%發育遲緩。

一般正常飲食的孩子不會缺鋅,因為鋅富含於肉、奶、蛋等日常膳食中。

最後,各種食物當中,以牛奶、沙丁魚、菠菜、胡蘿蔔、橘子是最富含以上四種營養的食物,盡量在三餐中攝取這些食物,而且吃飯時要慢慢咀嚼,以助消化吸收。飯後平躺10分鐘,讓消化器官充分發揮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育兒母嬰中心 的精彩文章:

寶寶總是夜間大哭?看完這篇你就明白了
3-12個月寶寶睡眠習慣的培養

TAG:親子育兒母嬰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