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恢復中國書法的雄強雅健之氣

恢復中國書法的雄強雅健之氣

日前,「此心光明——紀光明書法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幕。展覽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作為指導單位,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書法院、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東省政協書畫促進會、廣東美術館主辦,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承辦。

紀光明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本次展覽的100多件作品中,大多為紀光明近半年來創作的行草書,也有楷書、隸書、篆書,風格多樣。尺幅最大的一件行草作品《岳陽樓記》,長15.8米,高3.67米,雄健飛揚、氣韻清剛,爽爽有大將氣度,現場觀之,極為震撼。巨制楷書作品《前赤壁賦》洋洋洒洒500多字,自然大度、中正雍容,朗朗有廟堂之氣。隸書作品《愛蓮說》蒼勁奇崛、氣質混融,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本次展覽作品的書寫內容,大多為經典名篇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寫到這些千古名句時,也是一種自我的學習、教育。」在紀光明看來,書法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書寫藝術,不僅體現了中華兒女豐富的審美情感,也承載著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本次展覽核心是傳達雄強雅健的精神氣度,展現中華文化自信。該展覽將持續至3月28日。

打破碑帖藩籬追求高古氣韻

紀光明自幼學書,其入門以唐楷為宗,研習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等書法大家的字帖。在紀光明看來,顏楷在結構上表現為橫平豎直,外密內疏,寬博肅穆,改變以往楷書的秀氣柔美,而變得雄強大氣。他早年在顏楷下過大功夫,進而直接影響他後來的行草書創作。

「近30年我基本沒有以楷隸示人,這次展出的《前赤壁賦》《桃花源記》都是楷書,全憑少時的基礎完成。」紀光明表示,這一方面是希望豐富本次展覽的面貌,另一方面也希望讓觀眾體會楷書的堂堂正正、雄健大度。

紀光明為湖北黃石人,從1991年到嶺南工作,在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工作期間,得以接觸南北各地大量碑帖,甚至到湖北荊州尋訪古城牆上的磚刻或博物館裡古陶片上的文字。其行草書法,打破碑帖之間的藩籬,質韻互補、飄逸之中不乏古拙。「寫行草,單單從『二王』那裡吸收,我覺得還不夠,要拓寬一下視野,尋求更天真、更高古、更有張力的東西。」不斷吸收、探索創新中,紀光明終於形成個人鮮明的書法特色。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評價:「他既可以表現一種精雅清幽的意味,也可以揮灑一種雄闊飛揚的氣勢。近年他的心性更加自由、洞達,進入了更為寬廣的藝術世界。」

在創作行草作品《岳陽樓記》時,紀光明在不經意間匠心獨運,隨手生髮,順勢而書,在寫到「不以物喜」時,點畫重而不為濁,在「居廟堂之高」處,細不為輕。「我在創作這件作品時,是基於對詩文的理解和敬意,是情到深處時的一種自然流露,寫的時候順其自然、一瀉千里、一次而過。」在紀光明看來,自然天趣為上品,太刻意去追求效果,就缺少自然本真的東西。

《岳陽樓記》有種顯而易見的大度氣象,結字略誇張而不失范,計白守黑,虛實相生,極有韻律感,就像一曲交響樂。「一曲美妙的音樂,必然時而詩情畫意,小橋流水;時而寧靜致遠,禪意幽深;時而激昂磅礴,雄心萬丈。」紀光明說,寫行草重在意,這個意就是情感、意趣和節奏。而行草書法的組織結構,正是要表現音樂的結構,有高潮起伏,看起來特別和諧,具有整體感。

體現時代烙印展現書法大氣象

有人這樣評價紀光明的書法:「既有來自傳統書法的古意,也有明顯的現代藝術對線條的追求,難得的融古為今。」在紀光明看來,時代對藝術家的影響甚至是直接的,不管願意與否,當代的生活、經驗或思想必然對每一個人產生影響,藝術家也不例外。

「筆墨當隨時代」,秦漢書法崇高渾樸、魏晉書法瀟洒俊逸、唐代書法法度森嚴、宋代書法意趣飛揚、明代書法姿態萬方……每個時代的書法家都有自己的風貌和特色,「我們生活在當下,當前朝氣蓬勃的時代特徵,也都會在書法上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當下,有的書法愛好者寫字追求瀟洒,龍飛鳳舞,滿紙煙雲,認為這是性情所致。還有的書法作品過於文弱甜美,缺乏陽剛之氣。「這些都不能成為當前書法審美的主流,也不能體現我們的民族性格、國家發展的大氣象。所以這次展覽,我在兩三個月的時間裡創作了多件大幅雄強厚重的作品,也是希望作為一種書風的提倡。」紀光明說。

以毛筆揮灑的中國書法,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書寫藝術,已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紀光明認為,書法在展現時代風貌的同時,不能摒棄了對傳統的繼承。其個人書法,以顏真卿為雄厚的根基,再融合王羲之、王獻之、楊少師、米南宮的筆致風韻,甚至還有董其昌、王鐸、吳昌碩的意趣。「倘若不繼承傳統,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要不斷學習吸收傳統書法精華,在書法藝術的長河中釐清自己的發展方向,找到自己的書寫路子。」紀光明說。

對話

紀光明:

廣東書法正處於上升期

南方日報:您自小學習顏楷,對顏楷經過了10多年的練習,但多年以行草示人,這次特意展出了2件顏楷作品,能否談一下您對顏楷的認識?

紀光明:這次我創作的顏楷《桃花源記》和《前赤壁賦》,體現了顏真卿在不同時期的風格。《桃花源記》帶有顏勤禮碑的氣韻,拙重中見挺拔雄肆之氣概。《前赤壁賦》我是以顏真卿《麻姑仙壇記》的筆調,再融入一點清朝錢南園的風格,更顯得空靈古拙,更有擔當。

書法風格本身沒有高下,但品格是有高下的。顏真卿是忠貞正面的形象,充分表現了文人視死如歸的氣節。顏楷是一種堂堂正正的字體,有一種廟堂之氣,符合中國人審美的中正雍容,體現著一種大氣象大格局,它跟中華傳統文化裡面的核心是吻合的。

南方日報:您曾擔任中國書協多項展事評委,也是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在您看來,近年來廣東書法發展趨勢如何,您對廣東書法的發展有何建議?

紀光明:近年來,廣東書法發展呈現良好的上升勢頭,在全國的書法入展率是非常高的。

廣東書法現在處於發展的黃金時期。一批批中青年書法作者,在全國書法展覽中有不俗表現。對在全國獲得優異成績的作者給予表彰,讓他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受到大家尊重。業界也形成了很好的學術氛圍,暨南大學等一些高校有專門的書法學術研究隊伍,為廣東書法學術研究不斷輸送人才。

廣東文化歷來有開放包容的傳統,我們建立了引進優秀人才的機制,從全國各地來到廣東的優秀書法家,帶來了不同的書風和觀念,豐富了廣東的書法。此外,把書法的觸角延伸到基層,比如定期到中山小欖開展交流活動。

書法太高深了,廣東書法在創作必須克服浮躁,面向經典下功夫,只有打好基礎,才能有後勁。近年來,廣東在中小學開設書法課,把熱愛書法的種子撒播下去,但中小學書法專業教師力量不足,建議師範類高校開設書法專業,培養專業書法教師,提高書法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

南方日報記者 陶明霞

實習生 梁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日報 的精彩文章:

創新財政支持助粵企拿海外大單

TAG: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