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貸備案進程備受關注

網貸備案進程備受關注

就在網貸平台備案進入倒計時之際,貴州銀行突然公告退出網貸資金存管業務。近日,貴州銀行發布公告,該行目前因為業務轉型,將於3月底徹底退出P2P平台資金存管業務。粗略統計顯示,至少有38家平台和其簽訂存管協議,其中29家已經系統對接上線,這讓上述平台苦不堪言,而從相關媒體的公開報道來看,網貸備案能否如期推進備受關注。

貴州銀行網貸存管不玩了

儘管大家都知道銀行任性,可沒想到,貴州銀行盡然如此任性。就在備案進入倒計時衝刺之際,貴州銀行突然發布公告,目前因為業務轉型,將於3月底徹底退出P2P平台資金存管業務。

細心的投資者發現,貴州銀行這次對於網貸存管業務,不是暫停業務,而是要徹底退出了,時間就在3月底。儘管監管部門給出的備案截止時間為6月份,但各個地方收集材料的時間並不相同,很多地方在4月份就要收集主要平台的資料了,這樣來看,留給平台的時間其實已經所剩無幾。

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2月底,有38家P2P網貸平台宣布與貴州銀行簽訂直接存管協議,其中有29家與貴州銀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統對接並上線。也就是說,至少有29家平台要在短時間內更換資金存管銀行,這對於衝刺備案的上述平台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

據悉,《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對銀行資金存管做出明確規定後,銀行存管成為衡量網貸平台合規化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

有業內觀點認為,貴州銀行的退出在相當程度上應該與P2P平台頻頻「爆雷」有關。此前,由貴州銀行提供資金存管的P2P平台大聖理財、妥妥當分別於2017年9月、2017年12月「爆雷」。

多家平台忙找下家

目前,來自公開渠道的信息顯示,多家平台已經開始尋找下家,並有人已經找到。

3月18日,匯商所發布公告稱,因貴州銀行業務方向調整,將陸續停止自身P2P網貸平台資金存管業務,匯商所已與貴州銀行在完成存管行的切換與技術遷移工作的問題上進行了有效地溝通與協商,貴州銀行表示將全力協助我平台存管業務變更的平穩過渡。

據匯商所透露,其已於2018年初著手新存管銀行的洽談、對接工作,並於2018年3月份與宜賓銀行正式簽署資金存管協議。目前,與新存管行的技術對接工作已經完成,待存管系統通過各項測評後,再明確切換存管行的具體時間。

而就在前一天,溫商貸也發布了類似公告,稱該平台已於2017年底著手新存管行的洽談、對接工作,並於2018年1月份與新存管行正式簽署資金存管協議。目前,與新存管行的技術對接工作已經完成,待存管系統通過各項測評後,再明確切換存管行的具體時間。

銀行顧慮平台暴雷

網貸天眼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14日,已有46家銀行布局網貸平台資金存管業務,共677家平台與銀行完成存管系統對接並上線。

截至2018年3月份,已有31家銀行存管平台爆雷(不含已簽約未上線平台),涉及華興銀行、上海銀行、恆豐銀行、四川天府銀行、廈門國際銀行、浙江民泰商業銀行、江西銀行、包商銀行、海口農商銀行等13家存管銀行。其中,華興銀行踩雷最多,共有9家上線銀行存管平台出現問題,徽商銀行存管問題平台共5家,上海銀行和恆豐銀行分別有3家存管問題平台。

事實上,銀行與網貸平台近兩年因存管業務一直備受爭議。2月5日,重慶富民銀行官網發布公告稱,根據北京市有利金服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在我行的資金存管數據,出於慎重考慮,我行自發布公告之日起,暫停向有利金服提供資金存管服務,包括開戶、充值、提現等。公告還指出,2018年2月2日12時08分至今,我行資金存管系統再沒有收到該公司投資客戶的充值申請,該時點之後投資客戶充值的資金,未進入我行存管賬戶,相應充值資金不在我行資金存管範圍內。

近日公司又發布公告稱,上海邦珏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和邑傑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在其運營的「滬寧金服」、「邑民金融」平台發布了與我行資金存管相關的不實公告、新聞或圖片宣傳文檔。經核實,我行未與上述兩家企業開展資金存管合作。

存管銀行白名單或將公布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相關人士日前對媒體表示,去年年初開始,協會已經對相關存管銀行進行了測試,並成立了專門課題小組,首批存管銀行白名單即將公布。據了解,建設銀行、恆豐銀行、民生銀行等大行均已經報名參加測試。但是,另有消息指出,很多銀行的存管測試並未結束,有可能會拖累白名單的發布時間。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出的《互聯網金融個體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規範》 和《系統規範》中,對銀行存管進行了詳細規定。要求網貸資金存管必須是匯總賬戶+子賬戶的模式。要求網貸平台在銀行為客戶開設的子賬戶,應為僅具備記賬(懶人記賬神器)功能的虛擬賬戶。明確規定禁止委託人及第三方代理客戶開戶。

這也表示沒有為每個客戶開立子賬戶的存管銀行是不合規的,市場中一些存管銀行給客戶開立的子賬戶為II類賬戶的也將被判定不合規。

上海網貸備案可能延期

不過,從目前來看,上海的網貸備案時間有可能延期。不過,晨報記者就此並未得到相關部門的答覆。2017年12月8日,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關於做好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57號文」),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你看主要地區的正式管理辦法都沒出,4月底這個時間恐怕來不及。」昨日,就備案進展,多家平台相關人士就此分析:「存管銀行的白名單也還沒發布,律所的法律意見書是可以先搞,但也要根據正式辦法和操作細則來調整和定稿。」所以,大家就此推斷,出現延期的可能性比較大。

2018年1月10日,上海金融辦下發《上海市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合規審核與整改驗收工作指引表》,融360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備案主要集中在這6個方面:一、成立時間。2016年8月24日後成立的平台和沒有收到整改通知的平台原則上不納入本批備案;二、資金存管。平台不僅僅要接入銀行資金存管系統,而且開展資金存管業務的銀行也要通過互金協會的測試,上海還要求「平台必須在上海市開立客戶資金存管賬戶」;三、超額問題。在備案驗收前,超額項目必須清理或消化;四、凈值標。明確禁止設立凈值標;五、等保三級。平台必須拿到公安部頒發的「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六、信息披露。設立專門的信批頁面,按時間按要求根據《信批指引》進行披露。而從融360的初步備案測試來看,上海的網貸平台整體結果並不樂觀。

[新聞鏈接]

3月20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公告稱,自2016年9月9日開通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享平台,截至2018年3月15日,接入平台的機構已從最初的17家增至100多家,收錄自然人借款客戶4000多萬個,借款賬戶9000多萬個,入庫記錄3.6億多條,基本實現了對開展個人負債業務的P2P網路借貸、網路小貸、消費金融等會員機構的全覆蓋。

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於2017年11月全面開放網頁查詢服務,12月正式開通介面查詢。截至2018年3月15日,累計查詢量1000多萬筆,其中貸前審批累計查詢量340多萬筆,佔比33%;貸後管理累計查詢量640多萬筆,佔比62%。單日最高查詢量93萬筆。

協會表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是為貫徹落實國家關於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的要求,推動建立監管和行業自律相結合的長效管理機制,實現互聯網金融行業信用信息的整合和共享。

平台建立至今一年多的時間,實踐證明,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解決了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信息孤島問題,有效幫助相關機構提高風險意識和風控能力,促進其規範開展借貸業務。

協會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按照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和監管部門的有關規定,不斷完善平台的功能,進一步滿足合規機構接入平台的需求,擴大平台覆蓋範圍,為配合支持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和長效機制建設提供更好的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廖虹宇代表:以「真情服務」來提升海南機場的服務質量
淡化增長目標,發展預期更加重視質量 特約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