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在日本,當法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日本,當法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最近,一部大火的日劇引起了不少人對法醫的嚮往。

這部日劇名為《Unnatural》(中文譯名《非自然死亡》),講述的是專門探查死者死因的法醫們的故事。

這部劇作為2018年的開年新劇,豆瓣評分從開播時就一路狂飆,如今已拿下9.2分的高分,而IMDB評分也高達8.6分。

為啥一部主題「老土」的劇能有如此人氣?

根據觀眾們的反饋,貼近當下社會現實恐怕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這部劇所涉及的輿論暴力、自殺網站、校園霸凌、女性歧視等劇情都是近年來的新聞熱點,反映了日本當下面臨的社會問題。

此外,不同於以往發生在醫學院或警察局的法醫故事,這部劇將故事背景設置在一個架空的組織——「非自然死亡原因研究所」中。

這個中立的組織可以接受私人委託。比如,當警察判定一起死亡為自然死亡而家屬不服時,可以委託該組織進行解剖,探明背後的真相。

那麼在日本,法醫可以接受私人委託嗎?當法醫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部劇在第一集就指出,法醫在日本被比喻為7k職業——危險、臟、累、嚴苛、無休假、不化妝、結不了婚。(這7個日文短語都以k開頭)

然而,法醫的收入卻不具備高性價比。

月收入約為5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萬元),也就比日本人的平均月收入高出10萬日元左右。

在日本,每年會有130萬人死亡,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推進,「多死社會」已然到來。

法醫學本應該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實際情況卻是常常派不上用場。

比如病理解剖,即在家屬的同意下,針對疾病導致的死亡,通過解刨分析病因,為未來治療和醫學服務的解剖,案例原本就不多,近年來減少趨勢日漸明顯,每年大約僅有一萬例。

另一種解剖被稱為法醫解剖,通常死者死因不明,這種情況不需要經過家屬同意。

法醫解剖又分為兩種:司法解剖和行政解剖。

如果有他殺嫌疑,則進行「司法解剖」,由大學的法醫學教室負責;其他情況都是「行政解剖」,由專門的醫師負責,這些醫生被稱為「監察醫」。

但是,目前,只有包括東京在內的少數地區建立了監察醫制度。因此,在許多地區,如果要進行解剖,只能家屬自費或由當地政府出錢。

那麼,誰來判斷是否有他殺的可能性呢?

根據刑事訴訟法,這主要由警察或檢察官和醫師共同判斷,這個階段被稱為「檢視」。

但是,有些死因只有在解剖之後才能判定,所以哪怕只有極小的他殺嫌疑,家屬也會希望進行解剖。

其實,過去曾出現過在檢視階段被判定為無他殺嫌疑,但通過解剖後翻案的事例。

其中最著名的要屬2007年發生的相撲選手傷害致死事件。

當時,17歲的相撲選手時太山在訓練中猝死,被送至醫院後被診斷為急性心功能不全,當地警察也就此判斷沒有他殺嫌疑。

然而,其父母不相信,在委託新潟大學的法醫對兒子的遺體進行解剖後,發現死因並非疾病而是暴力。

專家稱,這種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因為在日本,死因不明的遺體中,被解剖的不到一成,遠遠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

在瑞典,90%的死亡會被判定為非自然死亡,而在英國,大約一半的遺體都會被解剖。

由此,近些年來,法醫學家們不斷呼籲健全相關法律。

2012年,《死因救命等推進法》和《死因身份調查法》通過,根據後者的規定,警察局長有權在沒有家屬同意和他殺嫌疑的情況下要求進行行政解剖。

不過,更大的困境是人員緊缺。

在日本大學法醫學教室工作的解剖醫師總共不到200人,而且主要專註於教育和研究,很少會披甲上陣。

根據文部科學省的資料,全國設有醫學部的79所大學中,平均下來,每所大學只有不到兩名醫師實施解剖。

日媒曾犀利地指出:「如果一個社會連每個人的死因都無法給出答案,那麼尊重生命的政策也是一紙空文。」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Unnatural》這部劇應運而生,既致敬法醫,又反思現實。

好在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最終結果就交給時間去驗證吧。

文/方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外事兒 的精彩文章:

「熱血少年」羽生結弦
周立波上庭前秀「保外旅遊」,在美國「取保候審」是種怎樣的體驗?

TAG:新京報外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