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張學良為何扣蔣而不殺蔣,最後還送蔣?有人說因為他太愛看戲

張學良為何扣蔣而不殺蔣,最後還送蔣?有人說因為他太愛看戲

作者:山野

西安事變時期的張、楊、蔣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聯合楊虎城發動「兵諫」,扣留了蔣。

這讓人存疑:為什麼是扣留?直接把蔣解決了,豈不幹凈徹底?

事實沒有那麼簡單。扣蔣,並非張學良的初衷,只是形勢所迫。因為到了後來,張學良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一)

先看事件背景。

12月9日,西安2萬多學生到華清池向蔣請願。

學生們群情激昂,三言兩語不能妥協。蔣很不高興,打電話給張學良,要他立即制止,並提出要求,學生要是不服,就「以機關槍掃射」。

張學良怕學生吃虧,便駕車前去阻攔,慷慨陳詞:「各位同學,我張學良不是不愛國,我心情和你們一樣……請你們相信,你們的救國心愿,我不忍辜負,在一星期內,我一定用事實答覆你們。」

下來之後,楊虎城問:「你用什麼事實答覆?」張學良根本沒想好,說:「走走看吧!」

孰知3天後,這個「事實答覆」,就是「兵諫」。

這是被迫無奈的。12月11日晚,蔣宣讀了蔣鼎文、衛立煌的任命書,還派自己的中央軍接替張的東北軍和楊的西北軍任務。

張學良的考慮是「不成功就成仁」,他對東北眾將領說:「倘若失敗了,明天這個時候,大家都不能見面了,你死,我死,都說不定了。」

(二)

1936年12月13日,西安各報紙的報道

事變爆發後,各地紛紛上演大戲。

首先,西安街頭熱鬧非凡,到處可以聽到報童「號外!」「號外!」「蔣被捉住了!」的叫賣聲,人們爭相傳閱張、楊的通電,一時洛陽紙貴。

南京形勢十分嚴峻。何應欽當天召集緊急會議,研究是否展開進攻。親日派則欲藉此機會,置蔣於死地,他們打著「討逆」旗號,下令在潼關結集20多個師,派飛機在西安上空示威。

再看上海。以美齡為首的英美派,主張設法營救蔣。宋當天就回南京,找何應欽詢問對策,此時何應欽焦頭爛額,也不知怎麼辦。宋極不高興,對何應欽拍桌子。何應欽並不買賬,大聲痛斥:「你一個婦道人家,懂得什麼國家大事!」

再看東京。廣田內閣連連開會,討論西安之事,並指示關東軍發表聲明,支持南京。

再看陝西,無線電波把張、楊的「通電」送到了毛的炕桌上,毛十分高興,對送電報的警衛員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把蔣抓住了。」

(三)

模擬談判情景

張學良沒有料到,扣押蔣會引發如此大的連鎖反應,該怎麼收場呢?

隨即,他向陝北通報,說他們扣留了蔣,並提出八項主張,請速派代表來西安。

毛的炕房徹夜通明,張某提出,「乾脆殺掉蔣,我們打出潼關」,毛不同意。

因為事變後,局勢動蕩,處死蔣,可能導致親日派掌權,陷入割據局面,日本就會有機可乘。但如果放了蔣,英美派則可能接受抗日主張。

會議的結果是,爭取和平解決事變,由周、葉等人到西安參加談判。

(四)

圖註:張學良生平一個很大的愛好,就是聽戲唱戲,即使晚年也如此。「九.一八」當晚,張還攜夫人于鳳至及趙四小姐在前門外中和戲院觀看梅蘭芳演出。

談判取得成功。和平解決事變後,張學良沒有同楊虎城、周恩來商量,決定親自送蔣回南京。東北軍眾將領不同意,但張執意要送。

周恩來趕到機場時,已來不及了。想想事變從頭到尾和張學良的性格,感慨道:「漢卿要當竇爾墩了,他呀,就是看《連環套》這些舊戲看壞了,不但要『擺隊送天霸』,而且還要『負荊請罪』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有個國家當年被日軍侵略,如今大加讚揚日軍「英勇」
《風箏》致敬的這位紅色特工,三大死因猜想至今成謎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