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法小知識——行書三大體系,你不知道的文化小知識!

書法小知識——行書三大體系,你不知道的文化小知識!

行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蘇東坡說:「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張懷也說:「行書非草非真,離方遁圓,在乎季孟之間,兼真者謂之真行,兼草者謂之行草。」行書較楷書簡約、流暢,較草書易識、易學、實用。王羲之行書是行書的極至,被尊為書聖,作品《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歷代行書名家百出,行書風格多樣、個性豐富。人們主要將行書分為二王行書、顏體行書和魏碑行書三大體系。

二王行書:由王羲之、王獻之所創,後世文人書家無不直接或間接受到王派行書體系的影響,後繼者如米芾、趙孟頫。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一句來讚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王獻之,字子敬,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東晉著名書法家、詩人、畫家,"書聖"王羲之第七子。

顏體行書:由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所創,顏真卿在楷書和行書兩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他在傳統筆法中摻入篆籀筆意,結體變背勢為向勢,易方為圓,代表作有《祭侄稿》、《爭座位帖》等。它的出現改變了王書一統天下的局面,為後世的行書創作提供了更多的模式,從而推動行書體系風貌的變化和發展。後世書壇宗王宗顏此起彼伏,時隱時現,或互相摻雜融合。

魏碑行書:魏碑行書,是清代傑出的金石書畫家趙之謙的代表書體,趙之謙不僅開創了清代篆刻藝術和國畫的新流派,其書法也獨樹一幟,其中最有代表的是創造了魏碑行書。早年潛心研習顏體,30歲以後,將精力轉移到了魏碑方面,特別對始平公碑等更其精髓,鉤捺抵送萬毫齊力,便是他書寫魏碑得準則。這不僅從他的書法作品中可以看出,而且從他的印中也能體會到這一點。同時他不墨守陳規,大膽革新,開創了以魏碑體式筆法作行書的途徑。橫畫舒展,轉折跌宕,側鋒取勢取勢嫵媚多姿形成將魏碑和行書鎔於一爐的別具一格的行書風貌。

更多書法小知識,盡在中藝匯平台,關注中藝匯,覺得說的有道理的,記得收藏轉發哦,我們明天再見,拜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藝匯 的精彩文章:

小小的「梅花5角」,如今身價倍增,遇見了可不要隨便亂花!

TAG:中藝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