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親親哲學我的讀書座右銘

親親哲學我的讀書座右銘

【讀書】

悅讀

親親哲學

□黃慎雅

有關哲學,以及人生哲學的許多概念,在我腦海里一直不太明白,一直都是似是而非。於是,總想有一天能夠認真學習相關知識,繼而有哲學家的頭腦,像哲學家一樣思考問題,或許可以解脫人生的苦惱。

我們感覺哲學是高深艱澀的。其實,哲學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經常談及的生、老、病、死,也是哲學思考的問題。各種宗教,想拉開與哲學的距離,事實上,也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很難絕對剝離開來。西方哲學似乎從主觀上即有分離宗教與哲學的關係;而東方哲學在主觀上卻沒有這種意識,所以,中國有文、史、哲不分家之說。東方哲學與西方哲學,相同之處就是都是通過語言來研究人類與自然的關係,而不同之處則是西方哲學重視對世界嚴謹劃分、不懈探究。「西方哲學將語言內涵精練到極致,且將宗教、諸科學、處世智慧等進行區分;而東方哲學對宗教、處世智慧、道德等則未進行明確劃分」(原著作者語)。可見東方哲學更重視身體力行的體悟,注重知行合一,是一個由實踐到理論的過程,即先認識,再探求。具體地說,西方哲學採用數學原理、結構主義、符號論等理論來分析、解剖世界;東方哲學則由瑜伽、乞討、打坐等實踐來感知世界,體悟蘊含其中的奧妙。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東、西方哲學都對「輪迴」感興趣。尼采「發現」了「超人」。「超人」以堅強的意志而獲得超越的存在,故可以「永恆輪迴」。釋迦牟尼通過半生實踐,消除了苦痛,涅槃重生,達到不苦不樂的境界。尼采也好,釋迦牟尼也好,宣揚的其實就是中庸之道,竟與中國的儒家思想不謀而合,的確有趣。

此前,我曾向一位百歲高僧請教,如何放得下?如何看破生與死這樣的大事?高僧答曰:放下時便放下了;看破時就看破了。我默然。

這本哲學書,書小,容量卻很大,我們是否能讀懂,弄明白世間萬物,還是要看各人的造化。

《圖解哲學:像哲學家一樣去思考》(日)宇都宮輝夫坂井昭宏藤井教公著周素譯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

我的讀書座右銘

□張彥英

讀書是一件叫人心靜又心暖的事。很多時候,我感到無所適從,或者煩惱堆積如山,本能地就會去選擇一本書,捧在手裡緩緩地讀下去,不知不覺間心境變得開闊,彷彿是步入了廣闊的草原,令人心曠神怡、豁然開朗。讀書就是有這樣的魅力,且是魅力無窮。

因為愛讀書,新家在裝修的時候,早早地就想好專門有一個房間用來做書房。書房裡當然要有書櫃和書架,但傢具市場賣的書架大都太小,不足以放下我的書,於是請木工師傅現場定做,整整一面牆都是書架,下面是柜子,很是壯觀。儘管如此,書還是不能一一找到自己的位置,只好委曲求全堆積起來,堆在桌子底下、窗台上,甚至廁所里都是書。書不僅填充了我的生活,也填充了我的心靈。

不光買書、藏書,我更鐘情於借書。在這座城市生活了18年,圖書館三次遷址,無論它搬到哪兒,多近或多遠,我都會追隨而去,幾乎每個月都要從圖書館借兩本書回來讀。有時候也會貪心地想,假若把圖書館當成我的書房該有多好啊!而實際上,圖書館儼然成了我的書房,也成了很多讀書人的書房。經常在書架旁選書的時候,看到熟悉的面孔,她們或他們對書的喜愛,對文字的虔誠全寫在臉上。圖書館的藏書多種多樣,我最為偏愛的是隨筆散文類,因為它們簡短而不失深刻,真實且生動,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讀起來也不需要太長的時間,每天的零碎時間就可以用來讀。

最近在讀的書有三本,分別是余秋雨先生的《何謂文化》、老舍先生的《真正的生活者》、李家同先生的《世界吻我以痛,要我報之以歌》。《何謂文化》是余秋雨先生關於文化思索的著述,文化看似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在書中,我找到了共鳴:「文化的最終目標,是在人世間普及愛和善良」「文化是一種手手相遞的炬火,未必耀眼,卻溫暖人心」「文化的魅力,就在於擺脫實用,擺脫功利,走向儀式」。一個人,一座城市,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不可能離開文化的熏陶,拋開文化什麼也不是。可見文化有多重要,文化是什麼有多重要。《真正的生活者》這本書讓我更加了解老舍先生,彷彿通過它走近了一位文學大家,而且就站在他身旁聽他說濟南、重慶和在英國經歷的那些事,有感傷、有諷刺,也有疼愛。如果說通過小說可以了解作者的思想,那麼讀他的生活隨筆則可以窺見他真實的生活,聞到人間煙火的味道。而《世界吻我以痛,要我報之以歌》這本書在告訴我,任何時候不要小覷人性、博愛的力量,在苦難面前,人有兩種選擇:要麼消極痛苦,步入絕境;要麼滿懷希望,拿出勇氣和智慧去改變能夠改變的,拿出胸懷和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接受不能改變的。書可以豐富和武裝一個人的心靈,讓其變得強大。

「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是我的讀書座右銘。我相信一個人多讀一些書,身上自然會帶著一股書卷氣,就會自然而然受書本的影響,言談舉止間流露出讀書人所特有的氣質,或溫雅或脫俗、或不卑不亢、或典雅大方。這就是我對讀書的淺顯理解,這就是我的讀書生活。

壹號書屋

《北京的隱秘角落》陸波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定價:58元

作為多個朝代的都城,北京留存下來的歷史古迹很多,但也有一些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歷史變遷中消失了,只留下一個名字。該書作者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北京人,用自己的目光去追尋定慧寺、宜芸館、藍靛廠、保福寺、櫻桃溝等「隱秘角落」的歷史足跡,考察那裡的文物遺存,講述那些在歷史上留下或深或淺印記的人們的故事,試圖將大時代與小事件勾連起來。

《再遇芥子園:〈芥子園畫傳〉與當代名家對話展圖錄》國家圖書館 著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

定價:128元

該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國家圖書館所藏《芥子園畫傳》的十餘種珍貴版本,觀眾可在諸版本流變中感受這一經典畫譜的持久生命力;第二部分介紹了《芥子園畫傳》作為蒙養之書,為眾多習畫者提供的借鑒和啟發;第三部分介紹了在當代藝術中,《芥子園畫傳》這種經典符號被藝術家們作為創作的養料,進行重新解讀與利用。

《中國古代簡牘綜覽》橫田恭三著

張建平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定價:198元

該書用400餘幅精美圖片,按省份和地域詳細地梳理了自新中國成立至2012年出土的重要竹簡的具體情況,包括竹簡的尺寸、數量、內容、考釋,發掘情況,保存情況,相關圖書的著錄和出版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書畫天地 的精彩文章:

人間草木皆有性情經典不朽
(四)——馮寶麟、蘇金海、林公武、傅 舟、蒯憲(2018年第4期

TAG:書法報·書畫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