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宮「軍師」易人 鷹派色彩加重

白宮「軍師」易人 鷹派色彩加重

下月接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博爾頓被美國媒體稱為「戰爭鷹派」,他曾就職於里根、老布希、小布希三任政府,以對外政策立場強硬著稱。

美國政界和軍界普遍認為,麥克馬斯特敢於直言,是白宮內的「理性派」,上任以來一直試圖讓特朗普聽到安全外交政策方面的「不同聲音」。作為白宮的「安全閥」,他的離任或將令特朗普的安全政策更加強硬並不可預測。    圖:新華社發

當地時間22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前常駐聯合國代表博爾頓將取代麥克馬斯特,出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近期在國家安全、外交、經濟領域決策層「大換血」,旨在加強推行其「美國優先」政策。博爾頓等「鷹派」人士的「上位」,或預示特朗普政府將以更激進手段處理包括伊朗核問題在內的國際事務。

「戰爭鷹派」回歸

特朗普當天通過社交媒體平台宣布,博爾頓將出任他執政一年多來的第三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任命於4月9日生效。博爾頓這一任命不需要國會批准。

博爾頓曾於2005年至2006年出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是小布希政府中新保守主義勢力的代表人物之一。白宮在發給媒體的郵件中稱其為美國「最強大的聲音之一」,是在「國家安全事務和應對國家挑戰方面全方位的專家」。

分析人士指出,儘管博爾頓此前分別在三位共和黨總統的政府中身居要職,但由於其在外交和國家安全事務上的極端主張,近年來已逐漸被邊緣化。例如,美國各界普遍認為伊拉克戰爭是「非正義的」,但博爾頓至今堅稱美國應該發動伊戰。此外,他還聲稱使用外交手段是懦弱的表現,鼓吹美國應轟炸伊朗來解決伊核問題。

分析人士指出,麥克馬斯特和特朗普不僅「氣場不合」,在諸多外交政策上更是意見相左。反觀博爾頓,不僅同樣以口無遮攔著稱,他也和特朗普一樣厭惡聯合國等多邊國際機構、反對伊核協議、質疑美情報界有關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的指控。與特朗普的「氣味相投」,是他再次得到重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連續改組人事

特朗普政府近期人事變動劇烈。本月6日,原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科恩由於反對特朗普徵收鋼鋁關稅,在勸說特朗普無效後宣布辭職。特朗普已提名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的電視評論員庫德洛接替科恩。

13日,特朗普突然宣布解除蒂勒森的國務卿職務,提名共和黨內激進派別「茶黨」成員、中央情報局局長蓬佩奧接任國務卿一職。

美國智庫外交學會國家安全領域高級研究員馬克斯·布特撰文表示,多數新任總統在初期會選擇重用親信或與自己執政理念相契合的人,但在遭遇挫折後會轉而選擇更加主流派的能人。但是,特朗普在用人方面無跡可尋,堪稱「任性」。

麥克馬斯特和蒂勒森一度被美國政壇主流派寄望於牽制特朗普。但這兩人延續美國主流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做法很快引起特朗普不滿,認為他們妨礙了其兌現競選承諾。同樣,科恩被普遍視為白宮經濟政策團隊中「全球主義者」代表,與特朗普在自由貿易等問題上齟齬不斷。

分析人士指出,博爾頓等3人除符合特朗普的口味外,他們做出的效忠表態表明,他們會執行和宣傳、而不是像前任那樣制衡特朗普的執政理念。

引發戰爭擔憂

作為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的主要職責包括協調涉及防務和外交政策的聯邦機構的跨部門合作,在國家安全政策制定上將發揮重要作用。

但是,早年國會參議院關於伊拉克戰爭的聽證會資料顯示,為了能對伊拉克開戰,在2003年戰爭開始前,時任負責軍控和國際安全的副國務卿博爾頓涉嫌逼迫美情報人員偽造證據,謊稱伊拉克政府開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分析人士指出,博爾頓的「戰爭鷹派」形象也直接導致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後來否決了小布希對他出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的提名。最後,小布希只能憑藉「休會任命」的手段繞開國會來任命博爾頓。

美國智庫外交學會主席理查德·哈斯公開反對特朗普對博爾頓的任命,認為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必須是「誠實的協調者」。曾在小布希政府任白宮法律顧問的理查德·帕因特形容博爾頓當時就是小布希政府中「最危險的人」,並警告稱特朗普對他的任命將引發戰爭。據美國媒體報道,博爾頓向特朗普保證,一旦被選中,他「不會開啟任何戰端」。

然而,在特朗普宣布任命博爾頓為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後,美國輿論普遍認為,在國際社會亟須解決伊核問題等棘手難題之際,美國或迎來更具強烈「鷹派」色彩的國家安全團隊,這對美國和國際社會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信號。 新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回家!春運5天惠州已送客112.89萬!今起又增4條加班航線
資源稅、消費稅等6部稅法列入今年立法計劃

TAG: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