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在白居易的詩作中,被完美的呈現出來

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在白居易的詩作中,被完美的呈現出來

無意間刷到了幾個月前炒的火熱的《妖貓傳》,便看了一遍電影。電影的主線圍繞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展開,道出了楊貴妃之死的真相。歷史上也確有其事。他們的愛情一直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唐代有不少詩為兩人的愛情所作,最有名要數白居易的《長恨歌》,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我放佛看到了一位絕色女子低眉含笑的嬌媚模樣。

公元685年唐玄宗即位,即李隆基。他是一個非常有作為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國家出現了空前的繁華盛世。可最後一手打造的江山都毀於自身的風流成性,整個國家由「憶惜開元全盛世,小邑尤藏萬家室」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的是非功過我們不說,也不說李楊二人的愛情,只說白居易與長恨歌。

長恨歌作為敘事詩總體來說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寫的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生活,寫二人奢華無比的生活「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以及唐玄宗專寵她不理朝政「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字裡行間無不體現著唐玄宗對楊貴妃的無限寵愛,也為後來的政治暴動埋下了禍根。

第二部分著重寫楊貴妃之死,可以說貴妃之死整個故事的靈魂所在,也是埋著白居易深情的地方。從戰亂爆發攜貴妃出逃「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到描寫貴妃之死以及面對屍首唐太宗的表現「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關於貴妃的死因,有很多種說法:被賜死、被亂軍謀殺、被默許自殺。首先可以排除被亂軍謀殺,從「六軍不發」就可以看出。唐玄宗,大權還在手。而他

面對的只是江山與美人只能選一的逼迫,只要江山在,何愁美人?所以楊貴妃的死因可想而知。

但關於貴妃之死白居易只是粗略帶過。「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沒有說是怎麼死的、被誰殺死的。而妙就妙在這一筆帶過,如果太過於詳細就會與第三部分唐玄宗的深情思念造成矛盾。這一筆巧妙的淡化了這一矛盾。

可白居易是知道真相的。知道貴妃是被唐玄宗所賜死的,那一刻他是多麼的冷血無情,可他又不願將真相寫下來。與其說長恨歌是唐玄宗對楊貴妃的痴情,更不如說是白居易對楊貴妃對深情,他希望楊貴妃的愛情是完美的。

第三部分寫的是失去楊貴妃的唐玄宗承受沒日沒夜相思之苦,物是人非只能將一切希望寄於夢境。更或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願景。結尾的「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此恨更是由愛而生吧

不得不說長恨歌是成功的,它讓我們所有人都認為面對楊貴妃的死,唐玄宗他是有苦衷的、是欲救不得的,的種種表現都說明他是個刻苦銘心的情種。可這一切都是白居易筆下的唐玄宗,是白居易給楊貴妃的最好的結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行李︱遠方:十個黃金分割點,解密杭州何以成為天堂
詩人雅稱大全,你確定你都知道?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