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思邈的氣功養生思想及藥王殿銘文

孫思邈的氣功養生思想及藥王殿銘文

孫思邈生於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卒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享年一百零一歲。他是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東南)人。少時因病學醫,一直到老勤學不倦,自述"白首之年,未嘗釋卷。"(見《備忽千金要方》自序)他廣泛涉獵經史百家學術,精通醫學及養生。他不慕名位,長期居住終南山,為人治病,同時勤於著述,後人尊之為"藥王"。 其醫學名著《備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兩書中,都把氣功養生學放在重要地位,而且均有詳細論述。

第一,他重視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行與良好的生活習慣。所以,他強調"養生繕性",並直稱養生為養性。他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中,第二十七卷專論養生方法,他說:" 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大經也。"就是說人如果養成了好的習性,那麼一些致病的因素就輕易的被抹殺在了萌芽狀態。當然,這裡的習性包括社會交往、情操品行、情緒慾望以及飲食起居等諸多方面。

第二,在精神的修養上,孫思邈認為應當經常保持"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他認為這"十二少"是涵養精神的要領。與此相反,"十二多"是養生者應該避免的,所謂"十二多",即"十二少"的反面,他認為:"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志昏,多事則形勞,多語則氣乏,多笑則藏(臟)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理,多惡則憔悴無歡。此十二多不除,則營衛失度,血氣妄行,喪生之本也"。從現代人的各方面條件來看,要完全做到"十二少",一般人未免手足無措。但他的中心思想在於"適度"兩個字,即把思維、情緒、慾望、行為等方面自我調控在適度的範圍之內,正如他自己所說"惟無多無少者,幾於道矣"。

第三,在形體的煉養上,孫思邈仍以保持"無多無少"為原則,一方面,他主張養生者應該注意運動,他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且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運動故也"。但另一方面,他又反對過度的運動,"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他認為過度的運動是一種消耗,是損減壽命的,他說;"養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視,久聽。"這是因為"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立傷骨,久坐傷肉,久行傷筋"。

第四,在氣功方法上,從孫思邈著作中所載述的來看,是以靜功存想為主,而兼以導引、吐納、按摩。在靜功方法上,強調意守丹田法中的重要地位。孫思邈在其有關靜功論述中,比較重要的貢獻,是他在氣功文獻中第一次詳細敘述了入靜誘導過程中的五種意境變化階段,他稱為"五時",即:"第一時,心動多靜少,思緣萬境,取捨無常,念慮度量,猶如野馬,常人心也;第二時,心靜少動多,攝動入心,而心散逸,難可制伏,攝之動策,進道之始第三時,心動靜相半,心靜似攝,未能常靜,靜散相半,用心勤策,漸見調熟;第四時,心靜多動少,攝心漸熟,動即攝之,專註一境,失而遽得;第五時,心一向純靜,有事觸亦不動,由攝心熟,堅固準定矣。"(《攝養枕中方.太清存神鍊氣五時七候訣》)

在孫思邈的出生地,今陝西耀縣城東藥王山,仍保存有紀念孫氏的藥王廟。殿前碑亭,刻有反映他養生思想的《枕上記》與《養生銘》,兩文由秦王朱守中於明隆慶六年(1752)據孫氏原意撰寫而成。現錄兩文以作補充,並為本文作結。

附:

《枕上記》

"侵晨一碗粥,夜飯莫教足。撞動景陽鍾,扣齒三十六。大寒與大熱,且莫貪色慾。醉飽莫行房,五臟皆反覆。艾火漫燒身,爭如獨自宿。坐卧莫當風,頻於暖處浴。食飽行百步,常以手摩腹。莫食無鱗魚,諸般禽獸肉,自死獸與禽,食之多命促。土木為形象,求之有恩福。父精母血生,那忍分南北。惜命惜身人,六白光如玉。"

《養生銘》

"怒甚偏傷氣,思多太損神。神疲心易役,氣弱病相侵。勿被悲歡極,當令飯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亥寢鳴雲鼓,寅興漱玉津。妖邪難犯己,精氣自全身。若要無諸病,常當節五辛。安神宜悅樂,惜氣保和純。壽天休論命,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暮與島歌 的精彩文章:

TAG:暮與島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