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趙王會在長平之戰中,信任一點實戰經驗都沒有的趙括呢?

為何趙王會在長平之戰中,信任一點實戰經驗都沒有的趙括呢?

史不想瞞今天來跟大家說說為何趙王會在長平之戰中,信任一點實戰經驗都沒有的趙括呢?秦趙常平之戰,是一場對秦趙雙方來說都輸不起的豪賭,是關乎兩國國運的決戰,所以雙方几乎都是傾盡舉國之人力物力,壓在常平一線。從趙括統帥長平軍和秦軍作戰的具體行為來看,趙括的領軍能力是優秀的。被圍四十多天,趙軍絲毫不亂,軍心穩定已經說明趙括的領軍能力。另外,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長平之戰是趙括首次領兵。只是沒有資料說明趙括領過兵而已,司馬遷也沒有明確表達趙括以前沒有領過兵。

老將廉頗自知趙軍沒有與秦軍決戰的實力,選擇堅守不出也是無奈之舉,然而失算的是沒有想到秦國的意志如此堅韌,幾十萬大軍在常平前線一對峙就達三年之久而不撤兵。如此一來,就害苦了趙國,趙國軍需供應已經到了強弩之末,無力支撐。其實秦國也到了東拼西湊、山窮水盡的地步了。這種時候,比的就是國家意志了。秦國原本就是窮山惡水,朝野上下對艱苦的耐受力遠遠超過趙國,又有巴蜀糧倉接濟,且上下團結。

而趙國好日子過慣了,面對國力大量消耗失血,便湧現不少雜音,朝野上下對廉頗的避戰策略深深的不以為然且不斷質疑,面對一邊倒的輿論壓力,加上國家確實已到強弩之末,趙王也就不由得不動搖,在國家意志較量上,趙國便已經輸了。而趙括知兵,且具有軍事天賦,舉國聞名,其給趙王上的條陳可不光是指責廉頗,還有具體的攻防建議。他原本就是熟讀兵書戰策,做出來的方案自然是完美無瑕,趙王自然會對其動心。

史不想瞞覺得這個時候秦國看出了趙國朝野的這種動向,秦相范雎便順勢使用了離間計。在坊間四處散布謠言,說廉頗已老,無心與秦國再戰,暗中通秦,不日便降。只要趙國不起用趙括,秦國雖然沒有了戰神白起(白起裝病迷惑趙國),一樣能夠穩贏趙國。正好說中趙國朝野的心病,於是趙王眼見常平前線對峙三年空耗國力而且遙遙無期,便再也沒有耐心對峙下去,決心求變。於是採納了趙括的建議,並立即啟用趙括換下避戰的廉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平之戰 的精彩文章:

他真的憑三寸不爛之舌,奠定長平之戰勝局?
長平之戰,趙國有樂毅、田單、李牧、廉頗等名將,為什麼非要用趙括?

TAG: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