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魅藍E3上手體驗:李楠送給魅友的一劑興奮劑 夠刺激但未必持久

魅藍E3上手體驗:李楠送給魅友的一劑興奮劑 夠刺激但未必持久

【科技犬上手體驗】

魅藍E3是一款頗受魅友關注的一款新機,目前也是魅藍全系中搭載最高級別的高通驍龍處理器的手機,並且李楠也高調的宣稱這款手機全系標配6GB搭載驍龍636,但是問題來了,為什麼這款手機不採用驍龍660呢?如果驍龍660搭載全系標配6GB運存,售價保持不變的話,那麼究竟會是一番什麼景象呢?

魅藍E3是李楠送給魅友的一劑興奮劑,絕對夠刺激,但是未必長久,隨著高通驍龍845的推出,以及後續其他機型選擇驍龍636,畢竟這款SoC不是獨家供給魅藍的,那麼魅藍E3面對的對手不僅僅是堅果Pro 2和小米Note 3、紅米Note 5,還有更多的競爭對手,比如360手機。

外觀體驗

魅藍E3手機參數方面,魅藍E3搭載基於14nm工藝製程的驍龍636處理器,全系標配6GB LPDDR4X運行內存,擁有64GB/128GB快閃記憶體規格可選。前置800萬像素攝像頭,後置1200萬像素+2000萬像素雙攝組合,支持全像素雙核對焦。

注意:魅藍E3搭載基於Android7.1的Flyme6.3。內置電池容量3360mAh,底部Type-C介面支持10V/2A規格的20W Super mCharge。網路制式為雙卡雙待全網通,機身色彩提供香檳金、曜石黑、丹青三種選擇。

魅藍E3延續了魅藍的家族式設計風格,魅藍在側邊指紋解鎖模塊上是下足了功夫,全面屏加持下小巧便攜的機身和舒適的指紋驗證區域,在我實際體驗中左右手都十分順手就能事先解鎖,拿起手機的瞬間屏幕就完成了解鎖到亮屏的過程。

背面採用豎排雙攝的設計,並且背殼上採用金屬一體化機身。一刀切的天線工藝,丹青版本更是頗具心思,在整體藍色的機身上點綴了丹紅色的電源鍵元素,成為點睛之筆。

系統體驗

從早期的小圓圈到Smart Bar,再到讚譽無數的mBack,Flyme對人機交互的嘗試從未止步,然而,隨著全面屏時代的到來,以往那些基於物理Home建的交互設計已經無法適應新的變化,是隨波逐流還是特立獨行?

魅藍E3將Android的三個導航鍵替換成為Flyme經典的小圓圈,並配套了一個完全基於小圓圈的交互體系:

1、mBack

利用壓力觸控技術,實現輕觸返回和重按Home的功能。儘管虛擬按鍵和物理按鍵的按壓體驗不盡相同,但事實上,配合震動馬達的模擬觸感震動,這兩種交互維度還是很容易分辨的,對於用戶而言並不需要太高的上手成本。

2、快速切換後台任務

在底欄進行橫向滑動,可以快速切換前後兩個後台任務。多數情況下,這種交互操作在切換前、後一個後台任務的時候會更節約時間成本,但在切換多個任務的時候就顯得不夠便捷,因為用戶未必會記得開啟過的每個APP的順序,倒不如打開多任務界面進行選擇。

3、跟手切換後台多任務

長按底欄的空白區域,跟隨手指滑動即可快速切換多任務。字面上或許不太好了解,但這個功能的交互邏輯其實很簡單——按住滑動=選擇,放開=確認,值得一提的是,手指的滑動距離會根據後台任務的數量進行變化,後台任務越多,每個任務之間的滑動切換距離越短,從而確保手指滑動到底欄的左右邊緣時可以切換完所有任務。

4、長按鎖定屏幕

在設置中,用戶可選擇長按小圓圈鎖屏的功能。從便捷性上來說,長按確實不如按壓快捷,但由於魅藍E3的電源鍵位置偏高,單手操作並不方面,因此才有這個可替換的交互方案。

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小圓圈是可以替換成Android導航鍵的,同時,小圓圈也支持隱藏和呼出(輕觸左側小圓點隱藏,向上呼出即可顯示),最大程度地保證全面屏的視覺觀感和內容呈現。

硬體體驗:驍龍636+6GB運存滿血配置

驍龍636依舊採用14納米FinFET製程工藝,架構升級到中高端級別的八核心1.8GHz的Kryo 260,CPU性能較驍龍630提高40%;GPU升級為Adreno 509,以應付當下大型遊戲的需求。

魅族科技高級副總裁李楠就在微博上表示:「636必須搭配 6GB 才是滿血狀態,否則都是殘血。所以魅藍E3標配6G運存。」所以我們現在見到的魅藍E3直接全系標配了LPDDR4X的6GB運存。

除了性能上的升級,驍龍636還加入了14位Spectra 160 ISP、全面屏支持等諸多新特性。配備X12 LTE數據機,下行支持3x20MHz載波聚合、256-QAM高階調製,峰值速率600Mbps;上行支持2x20MHz載波聚合、64-QAM調製,峰值速率150Mbps。

驍龍636+6GB運存這樣的「滿血組合」有著怎樣的性能,立刻跑分看看。新版安兔兔總分112478分,接近驍龍660的14萬分平均水準。Geekbench單核1327分,多核4872分,較630有明顯的提升。快閃記憶體速度方面則維持在主流水準。

魅藍E3在電池配置上有所減配。內置電池容量3360mAh,並支持低溫快充cold mCharge,通過底部Type-C介面和定製電源進行10V/2A 的20W高壓直充,30分鐘即可完成53%的電量注入,溫度相比上代快充技術降低4.2℃。

拍照體驗:

從魅藍Note6開始,拍照配置成為繼性能參數外,延續了美譽度較高的1200萬像素SONY IMX362感測器,配備F/1.9光圈和6P定製鏡頭,更支持拍照旗艦水準的全像素雙核對焦技術。

在全新處理器加持下,魅藍E3對焦技術得以再度提升。Dual PD全像素雙核對焦配合驍龍636內置的 Spectra 180 ISP,可以選擇最適合當前光照的對焦手段。拍照速度由原來Note6基礎上的0.03s提升至0.026s,對焦體驗更加準確迅速。

搭載雙攝的魅藍E3支持高達2.5倍的光學變焦,通過輕點「拍照」字樣上方的倍數,就能直接在2倍光學變焦下成像。(魅藍 E3 目前相機版本默認提供2倍變焦,實現2.5倍變焦可通過雙指滑動實現)。

對於喜歡美顏自拍的用戶,魅藍E3前置採用三星 800 萬像素鏡頭,並搭載虹軟美顏演算法,可自動學習人像輪廓信息,解決美顏磨皮不均勻的現象。F/2.0光圈配合FaceAE 面部亮度智能增強,隨時自拍都清晰動人。

實拍樣張:

體驗總結和競品分析

魅藍E3主打的性能口號就是「全系標配6GB內存」並且為性能佔優的LPDDR4規格,這項在一年前還屬於旗艦配置的參數,如今卻下放到了價格不足2千元的產品上面,不禁讓人唏噓。不過處理平台採用驍龍636,相比競爭對手在絕對性能方面恐怕很難拉開差距。它的最高主頻僅為1.8GHz。

其次,拍照方面最大的亮點在於採用了兩枚焦段不同的後置攝像頭,從而不僅能夠實現景深的識別,還能達到兩倍光學變焦,讓拍照的實用性更強。

該機配備的3360mAH聚合物鋰電池雖然容量上表現平平,但是支持20W低壓快充則讓它在充電環節相比競爭對手普遍的18W功率又擁有了一定優勢。

對手一,小米Note 3

小米Note本是小米試圖進軍高端線的產品系列,但到第三代產品,小米似乎改變了策略,小米Note 3從外觀上來說就是小米6的放大版,但配置上卻有所下降,核心換成了驍龍660。6GB運存+64GB存儲起步,發布售價2499元,如今京東特價可以2099元拿下。它還有一版4GB內存64GB存儲空間的版本,價格1899元。而這一版本魅藍E3是沒有的。

找出魅藍E3對應的6GB+64GB版,我們可以發現的優勢為它的定價更便宜,僅1799元,便宜了近300元;擁有側面指紋,壓感Home鍵特色功能;採用全面屏,屏佔比更高,屏幕大了0.49英寸;20W快充也比小米Note 3的18W快充效率高。

相比魅藍E3,小米Note 3的背殼採用了曲面玻璃材質,更接近目前高端產品的主流設計;3500mAh電池容量上更勝一籌;攝像頭具備光學防抖,在夜間的拍照也要更勝一籌;前置攝像頭像素1600W,像素遠高於魅藍E3的800W,夜間還可進行像素合成帶來更強的感光表現;而最主要的是採用了驍龍660處理,是高通最接近旗艦的中端處理器。

總的來說,魅藍E3的優勢在於獨具特色的使用體驗,全面屏帶來的大屏視覺享受,以及速度更快的快充與更低的價格。所以它適合對性能要求不高,但還在乎屏幕尺寸的用戶。而小米Note 3則更適合對外觀,拍照和性能更有要求的人。

對手二,堅果Pro 2

首先,堅果Pro 2的外觀更具特色,並且前後玻璃設計也符合當今審美的主流;其次,它也採用了驍龍660移動平台,性能自然要高於驍龍636高出一截;還有就是前置攝像頭擁有1600W像素,從數據來看是優於E3的800W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鎚子的系統相比其它安卓手機定製的幅度則要更大,甚至會讓熟練使用安卓的人對這個系統感到陌生,但總體來講鎚子系統的口碑還是蠻高的,像大爆炸這樣的鎚子特有功能也逐漸在手機圈普及起來。

再說回魅藍E3相比鎚子堅果Pro2的優勢。首先,便宜。1799元便可以買到6GB+64GB的配置,而堅果Pro 2需要花費2299元,足足貴了500元;其次,側面指紋識別與屏幕壓感Home鍵帶來的創新體驗大家有目共睹;還有主攝像頭的輔助攝像頭非常強大,像素達到2000W,鎚子只有500W,因為有了它便可以支持1.8倍光學變焦以及2.5倍無損變焦,會大大增強拍照的實用性。

對手三,紅米Note 5

其實拿魅藍E3和紅米Note5對比是不太正確的,魅藍E3定位是中高端產品,而紅米Note5這是中低端產品,兩者的價格並沒有交集。不過從售價來看的話,紅米Note5的頂配——6GB運存版本賣1699元,和魅藍E3的標配1799元只差了100元。從價格上看,紅米Note5確實便宜了100元,然而,看了魅藍E3和紅米Note5的差距,你會發現這遠遠不是100元能解決了的問題。

在很多媒體的稿件中我們都不難發現,紅米Note 5和魅藍E3會被冠以「水桶」機的稱號,其實這也是廠商想要突出該價位段機型表現均衡的一種方式。

必須要承認的是,在紅米Note 5和魅藍E3的處理器、內存、拍照、續航、快充上都沒有明顯的短板,確實足夠均衡,尤其是拍照硬體上的提升讓他們在這個價位段上更具競爭力。

拋開定製版不談,紅米Note 5的6+64版本和魅藍E3的6+64版本只相差了100元,對於消費者來說可以約等於同價格,主要就是看品牌喜好以及外觀ID設計的更傾向於誰。

儘管魅藍是以全系6GB運存為賣點宣傳,但對於不在意遊戲體驗的消費者來說,紅米Note 5的入門版本顯然更加親民,這也讓紅米Note 5的門檻更低,機型定位跨度更大,而魅藍E3就不能以千元機來描述了。

如果您不是遊戲發燒友又更看重價格因素,並且對外觀的要求不是那麼的高,紅米Note 5是個好選擇;但假如您對細節品質要求更嚴,而且預算充足,又期望更好的性能體驗,那顯然魅藍E3更適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犬 的精彩文章:

AMD銳龍7 2700U四核八線程性能到底有多強悍?實測揭曉
長腿女神代言華為新機:首發搭載麒麟670性能堪比驍龍660

TAG:科技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