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Facebook泄露5000萬用戶數據?都是模糊信息,這為開放平台敲響警鐘

Facebook泄露5000萬用戶數據?都是模糊信息,這為開放平台敲響警鐘

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Facebook正在遭遇一場空前的危機。

據報道,一家名為Cambridge Analytica的數據分析公司通過與Facebook開放平台的合作,竊取了約5000萬名用戶的個人資料。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在事發五天後,就此事發布聲明,承認公司沒有保護好用戶數據,並表示將通過採取一系列嚴格的措施以確保不會再發生類似事件。

實際上,互聯網行業關於信息泄露的事件並不少見,此前雅虎的10億用戶資料泄露以及美國信用機構Equifax的數據泄露,都比Facebook事件要嚴重,因為這次泄露的並非用戶核心數據,基本是一些用戶性格、喜好等信息,而雅虎和Equifax泄露出的數據都涉及用戶的賬號和財產安全。

但是話說回來,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Facebook掌握著數以億計的用戶的數據,而這些數據正是其最核心的資產。倘若Facebook對數據的安全性都無法把控,那對Facebook來說,外界的信任危機所帶來的影響,將遠遠大於信息泄露的直接影響。不僅如此,這次泄露的數據還被牽扯進美國政治大選,這也是外界對Facebook批判如此激烈的核心原因之一。

若僅從數據安全問題看,通過扎克伯格的聲明可以發現,問題的核心被聚焦於第三方應用平台。2007年,Facebook推出了開放平台,允許第三方應用接入,同時,用戶在用Facebook賬戶登陸應用時,也會授權這些應用使用其個人信息。

2013年,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Aleksandr Kogan在Facebook上開發出一款性格測試應用,最終有約30萬用戶進行了安裝。同時,該應用除了獲取參與用戶的個人信息外,還獲取了這些用戶社交好友的信息。這也是報道稱有近5000萬用戶信息遭泄露的原因。

當時Facebook平台上此類測試應用非常常見,用戶也很樂於參與這些性格測驗。到了2014年,Facebook或許感知到了大量第三方應用可能帶來的數據安全風險,便加強了對用戶數據的管理。比如第三方應用不能通過某個用戶獲取其社交好友的數據,同時,開發者在獲取任何敏感數據前,都需要經過Facebook的批准。

若是在這樣的規則下,Aleksandr Kogan的應用最多只能獲得30萬用戶的信息。但當時,新規發布時,Aleksandr Kogan的應用已經獲取了大量用戶信息,與此同時,Facebook也沒有針對較早發布的應用,採取相關措施進行數據追蹤。

2015年,Facebook通過《衛報》記者了解到,Aleksandr Kogan向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分享了其獲得的用戶數據。於是,Facebook禁掉了Aleksandr Kogan的應用,並要求他和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提供法律文書證明已經刪除相關數據信息。

據扎克伯格稱,當時,Aleksandr Kogan和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均提供了相關的文件。直到泄露事件被曝出時,他才了解到這些數據信息並沒有被刪除。扎克伯格認為,這是一起由於「信任破產」而引發的事件,同時對信任Facebook的用戶造成了傷害。

到這裡,我們可以發現,泄露出去的數據產生於Facebook快速發展階段,當時,公司的管理跟不上從而埋下了隱患。據報道,Aleksandr Kogan在發布測試應用時,是以學術研究的名義進行申請的,但Facebook在審核之後,並沒有繼續把關和追蹤其對用戶數據的用途。

當下,互聯網越來越強調開放性,幾乎所有的大型互聯網企業都推出了開放平台,而Facebook遇到的問題,也是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所有互聯網企業,都可能面臨的。Facebook事件給行業敲響了警鐘,開放平台要思考如何對大量的第三方開發者進行數據監督,同時,無論是政府,還是互聯網公司開放平台,都應當考慮到合作雙方協議信任破產的情況。

針對此次事件,扎克伯格也表示Facebook將採取一系列措施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據悉,Facebook將調查所有在2014年之前訪問過大量用戶數據的應用,並重點審查那些有可疑行為的應用,對於不配合的開發者,Facebook將禁止他們的訪問許可權。

同時,Facebook還將加強開發者對用戶數據的訪問限制。比如用戶若已3個月沒有訪問某應用,那該應用將不能繼續使用該用戶的數據;同時,Facebook也將限制第三方應用對用戶信息的獲取範圍,當需要獲取更為隱私的數據時,需徵得用戶同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灼科技 的精彩文章:

「蘇寧雲商」要更名為「蘇寧易購」 說是為了凸顯零售主營業務

TAG:白灼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