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冷知識,我們今天使用的標點符號是怎麼來的

冷知識,我們今天使用的標點符號是怎麼來的

漢字的一磚一瓦堆砌成了文章的高樓大夏,但如果沒有標點在其中穿插,再好的文章也沒有美感可言。我國早在秦漢以前就出有現標點符號的概念,但使用並不普遍,大部分的書仍然沒有標點符號。

我們現在使用的標點符號起源於歐洲,第一個從國外引進標點符號的是清末同文館的學生張德彝。同文館是清末洋務運動中洋務派為培養翻譯人才而設立的,張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的一名學員。

冷知識,我們今天使用的標點符號是怎麼來的

1868年2月,清政府派團出訪歐美,張德彝也成為訪問團的一員,隨團做翻譯工作。訪問期間,張德彝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成了一本《歐美環遊記》。在書中,張德彝介紹了西方的新式標點:「泰西各國書籍,其句勾勒,講解甚煩。如果句意義足,則記『。』;意未足,則記『,』;意雖不足,而義與上句黏合,則記『;』;又意未足,外補充一句,則記『:』;語之詫異嘆賞者,則記『!』;問句則記『?』;引證典據,於句之前後記『「」』;另加註解,於句之前後記『()』;又於兩段相連之處,則加一橫如『——』。」

張德彝在言辭之間雖然流露出對新式標點的不屑一顧,卻在無心之中成為向國內引進新式標點符號的第一人。

新文化運動前後,以胡適為代表的知識分子提倡白話文,新式標點的需求也應時而來。1916年8月,胡適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論句讀及文字元號》一文,成為新文化運動中提倡新式標點的奠基之作。

冷知識,我們今天使用的標點符號是怎麼來的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發布第53號訓令:《通令採用新式標點符號文》,批准了以胡適為首,包括錢玄同、劉復、朱希祖、周作人、馬裕藻在內的六位教授聯名提出的《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方案》,頒布通行「,。;:?!()《》」等標點,這標誌著我國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標點符號的誕生。

圍繞著新式標點符號的使用,當時還發生了一系列故事。胡適曾經出版了《中國哲學史大綱》一書,這部著作不僅用白話文撰寫,而且書中第一次用新式標點。書出版後,胡適送了一本給章太炎先生。他在書的提詞中寫著「太炎先生指謬」「胡適敬贈」等字樣。姓名旁邊,按新式標點規定,加一條黑線。章太炎弄不清這個符號的作用,見自己名字旁有黑線當時就火了:「胡適竟然敢在我的名字上亂塗亂畫!」等看到胡適的名字旁邊也有一條黑線,章太炎才由怒轉喜:「哦?他也有黑線,那就扯平了。」

冷知識,我們今天使用的標點符號是怎麼來的

在新式標點的使用過程中,還出現了很多波折。有很多抑制白話文運動的知識分子也對新式標點進行抵制。比如文學家林琴南,他博學多才,曾用文言翻譯過150多種外國小說,名氣很大。他在翻譯時感到困惑的還不是自己不懂外文造成的不便,而是由於抵制標點造成的尷尬。

當時,外文中已使用了多種標點符號,受傳統的影響,他怎麼也不肯把外文中的標點移植過來,有時就很不好處理。比如,碰到外文中的省略號,他只好在原文有省略號的地方寫上「此語未完」四個字夾在譯文中,弄得讀者莫名其妙。

社會上有些人也對新式標點符號有一些偏見,據說有位刻薄的出版商曾向魯迅先生約稿,但又想少付稿費,於是事先講明,標點符號不算字數,因為它不是文字,希望得到諒解。沒想到魯迅先生答應得非常爽快,讓出版商著實高興了一把。

冷知識,我們今天使用的標點符號是怎麼來的

幾個月後,魯迅先生如約送上稿件,出版商打開文稿一看,只見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布滿了一個個方格,但因沒有標點,無法斷句,怎麼也弄不清內在的深意,簡直如同「天書」。

出版商無奈,只好親自登門向魯迅道歉,請求加上標點符號。魯迅先生嚴肅地說:「你不是說標點符號不是字嗎?但沒有標點的文字能叫文章嗎?現在你該明白了,標點就是無聲的文字!」隨後,他從出版商手中接過那疊文稿,認真添加標點,使文字、標點達到和諧統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山流水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十大國粹你能數出幾個
秦始皇留下的又一未解之迷:十二金人今何在?

TAG:高山流水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