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善用大腦錯覺,離夢想更近一步

善用大腦錯覺,離夢想更近一步

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的時候,馬雲將帶有阿里巴巴logo的T恤贈送給了在場的嘉賓,上面印著他親自挑選的一句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可是為什麼只有少部分人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大部分人最終都與自己的目標漸行漸遠呢?

最近讀了西田文郎的《錯覺的法則》,有一種醍醐灌頂之感,一個人的行為與其大腦的認知密切相關,而大腦認為對的事情,其實99%都是錯覺,成功之人則善用錯覺。

西田文郎,日本訓練研究指導先鋒,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科學開發大腦潛能的研究,構建了利用生理學和心理學提升大腦功能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超級大腦訓練」,已出版多部經管類圖書,銷量超過100萬冊。

《錯覺的法則》這本書,從腦科學、心理學、行為學等多個方面講解了大腦如何被掌控,而我們在了解了大腦的工作原理之後,又如何利用大腦產生的錯覺,讓事情往我們想要的方向發展。

西田文郎在書中講到:「讓儘可能多的人從壞的錯覺中醒悟過來,傳遞好的錯覺。這並不是說只能認定某一件事是正確的,而是引導人們通過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把世界看得更加清楚透徹。」

01

生活處處是錯覺

首先來看下面這張圖:

你看到的是臉朝向畫面深處的少女呢,還是臉朝外的老婦?有的人只能看到其中一種可能,但換一個角度就會看到另外一張不同的臉。這幅著名的視錯覺圖的原型是1888年在德國發行的一張明信片,不同的人眼裡有不同的畫面。由此可見,我們的感官會常常讓大腦出現錯覺。

《錯覺的法則》這本書里舉了很多例子,生活中最常見的應該是錨定效應和從眾效應。

錨定效應也叫沉錨效應,是一個心理學名詞,指的是人們在對某人某事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

這個原理在企業品牌營銷中得到了很好的運用。一個讓消費者親睞的品牌必定是品牌基調高,產品價格適中的。比如現在國內幾個知名的手機品牌,都是請大咖代言,並且冠名贊助了很多熱門的影視和綜藝節目,品牌調性拔高,首先滿足客戶的心理需求,讓大家覺得這是一個高大上的品牌,然後將市場定位在普通消費人群,價格實惠,與大眾的支付能力相匹配。在消費者心裡,大品牌,價格肯定不菲,這是沉錨,如果能夠給客戶低於心里價位的價格,客戶就會覺得物超所值,從而迅速完成購買行為。如果你稍微留心就會發現,這種心理錯覺的營銷手段被運用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眾效應就更好理解了,路邊很多水果攤,你發現其中一家擠滿了人,你是不是會好奇地擠過去看一看呢?如果大家都在買,你會覺得要麼是水果好吃,要麼是價格優惠,購買慾會馬上湧上心頭。這就是從眾效應。

生活中的確處處是錯覺,那我們的大腦是如何識別這些錯覺的呢?書中給了我們明確的解釋。

01

大腦的運作方式

大腦由三部分組成,大腦新皮質、大腦邊緣系、腦幹。大腦新皮質是知性腦,用于思考,大腦邊緣系是感性腦,負責發出食慾、性慾這樣的本能慾望,腦幹被稱作反射腦,是大腦中最原始的部分,腦幹的基本功能是信息的輸入和輸出。

成功者都善用「本能的大腦」,所謂「本能的大腦」主要是指大腦的本能反射區,包括大腦邊緣系和腦幹,這部分是最具動物性本能的原始腦,負責掌控我們的判斷。本能反射區屬於我們的潛意識區域,這個區域有個特點,就是只要它產生正向情緒,就能輕易轉化為正向思考。這就是說如果你不斷為自己的大腦輸入正面積極的記憶,那大腦就會輸出正面的指令。

我們的大腦是無法區分經驗和想像的,比如說你告訴自己「我學不會開車。」大腦無法判斷你是已經學過了學不會,還是在想像自己學不會,如果你反覆給大腦輸入這樣的信息,那大腦就會發出消極的指令:不用學了,你肯定學不會。反之亦然。

所以,我們在給自己訂立了目標之後,一定要利用大腦的運行機制,不斷為大腦輸入「我一定能做到」的信息,用大腦給予的好的錯覺,指揮行動。

01

成功者善用錯覺

西田文郎在書中提到了幾個關鍵詞:優越錯覺、運感力、苦樂力。優越錯覺就是覺得自己比別人優秀,而這種優越感本身會讓人變得積極向上,富有行動力;運感力就是堅信自己能夠做到的一種自信;苦樂力是享受痛苦和努力的過程,能夠樂在其中的能力。

這些都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條件,如果說優越錯覺和運感力開啟了你的行動的話,那支撐你前行的就是苦樂力。

說到成功者善用錯覺,不得不提到大腦的鐘擺法則:「人類的感性腦(大腦邊緣系)總是處於搖擺不定的狀態,大腦遇到享受和開心的事情時就會變得愉快,遇到痛苦和討厭的事情時就會變得不愉快,這就是鐘擺法則。」

成功的人有一種能力,就是將大腦從「不愉快」迅速拉回「愉快」狀態的能力,讓大腦持續產生好的錯覺,不斷給予自己正面思維,就算目標暫時沒有實現,這種好的錯覺能夠讓自己堅信將來一定可以實現。

《當幸福來敲門》的主人公克里斯,瀕臨破產、老婆離家出走,後因長期未交房租被趕出家門,帶著六歲的兒子流浪街頭,但他並沒有沉溺在失望與沮喪之中,而是一邊堅強面對困境打散工掙錢,一邊努力學習股票知識,希望可以成為一位股票經紀人。就算在他窮困得要去賣血的時候,他都沒有放棄過,在這個艱難的過程里,讓自己和兒子過上好日子的期望與想像給了他無窮的動力,最後克里斯靠著毅力在華爾街股票公司當上了學徒,最後開上了自己的股票經紀公司,成為了百萬富翁。這就是夢想的力量,即便是惡劣的環境,我們也能打破它的束縛,創造出新的東西,將逆境轉化為武器。

《錯覺的法則》這本書,用了六章,近一百小節的內容告訴我們如何管理我們的思維,案例豐富,腦科學、心理學的理論深入淺出,輕鬆易讀,讓我認識到平時自認為對的事情,也許正是大腦的錯覺,而我們的生活就被這種種的錯覺所困,而對自己喪失了信心,換一種思維方式,也許一切都會不一樣。

拿破崙曾經說過:「世間有兩種武器:精神和利劍。從長遠來看,精神必將打敗利劍。」從今天起,善用你的錯覺,給予自己強大的精神力量,離夢想更進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君羊 的精彩文章:

TAG:秋君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