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貿易戰:管仲對魯國經濟封鎖,齊桓公成為春秋首霸

古代貿易戰:管仲對魯國經濟封鎖,齊桓公成為春秋首霸

兩國之間的矛盾,如果政治和軍事解決不了,往往會通過經濟手段能做到,如今的中美貿易戰就是如此,而在古代也不少見,比如春秋時期,齊桓公要稱霸中原,卻碰到以魯國為首的強國反對,於是採用了貿易戰。

齊相管仲

憑著政治高壓和軍事威脅,宋、陳、蔡、衛、鄭等國都承認齊國的霸主地位,推舉齊桓公為盟主。然後,緊鄰齊國,勢力比較強大的魯國卻不依不饒,與譚、遂等小國堅決反對。

齊國不在乎那些小國,卻對魯國比較忌憚。公元前684年,齊魯之間發生的長勺之戰,就以齊國大敗告終,雖然後來齊國數次打敗魯國,卻也討不到多少好處。

齊魯兩國緊鄰

齊桓公很鬱悶,打又打不垮,勸又勸不動,簡直是軟硬不吃。齊相管仲另闢捷徑,提出圍繞「齊紈、魯縞」發動一場經濟戰,讓魯國屈服。

紈是一種細緻光潔的白絹,主要產於齊國,因此又稱齊紈;縞則是一種細白的生絹,主要產於魯國,因此又稱魯縞。齊國和魯國緊鄰,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常年都有貿易往來。

齊國百官穿縞服

管仲請齊桓公帶頭穿縞做的衣服,又下令百官們也要穿縞做的衣服,不久之後,齊國百姓紛紛效仿,一時之間,縞服遍及齊國。而管仲又下令,禁止齊國百姓生產縞,所有的縞都必須從外進口。

這樣一來,魯縞供不應求,價格猛漲,魯國百姓見利潤豐厚,便放棄了農耕,都來織縞。

魯國百姓織縞

不僅如此,管仲還派人張貼告示:凡是商人給齊國販來一千匹縞賞三百金,販來一萬匹賞三千金。如此這般,魯國人的熱情更高了,魯庄公也貪圖賦稅,並不加以制止,於是魯國家家戶戶都是織布聲,而田地都荒廢了。

一年之後,管仲突然下令封閉關卡,不準魯縞進入齊國,與此同時,齊桓公和大臣們又都開始穿齊紈做的衣服,齊紈又開始流行。

齊桓公成為盟主

這下可苦了魯國百姓,不僅堆積如山的魯縞賣不出去,莊稼也荒廢了。魯庄公這才發現中了計,可是已經晚了,只得派人向齊國買糧食,管仲卻趁機抬高價格。

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魯庄公向齊桓公低頭,推舉他為盟主,承認齊國的霸主地位。這就是歷史上「齊紈魯縞」的典故,管仲以經濟手段開啟貿易戰,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史記·齊太公世家》

2.《史記·魯周公世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百年信息群發,並非現代人自創,500年前就出現了
傳奇名臣金日磾:從匈奴王子到漢武帝託孤重臣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