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明堯居士:我與南老的一面之緣(紀念南懷瑾先生誕辰百年)

明堯居士:我與南老的一面之緣(紀念南懷瑾先生誕辰百年)

我與南老的一面之緣

明堯居士

我第一次聽說南懷瑾老先生的名字,是在1989年秋天。那一年,我剛考上武漢大學哲學系研究生。在武漢汽輪發電機廠進行思想煅煉期間,我從同學那兒看到了《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這本書。書中南老的法相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通過這本書,覺得靜坐很神奇,於是便對禪修產生了興趣。因為沒有人指導,當時腦子裡是把禪修當成是某種與氣功類似的東西。

1993年夏天,我參加了凈慧老和尚在柏林禪寺舉辦的第一屆生活禪夏令營活動,正式皈依了佛教,並第一次體驗到寺院里正式的坐香。次年春天,我辭去了某大學的教職,來到了柏林禪寺內的河北禪學研究所,開始了為期三年的佛法學習,之後移住石家莊,負責《禪》刊的編輯工作,一直到2003年春天。這期間,我讀過南老的《禪海蠡測》、《楞嚴大義今釋》、《楞伽大義今釋》、《金剛經講什麼》等著作,對禪宗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同時還讀了南老的《論語別裁》、《大學微言》、《易經雜說》等書。當時,介紹禪宗的書籍並不多,像其他大多數愛好禪修的居士一樣,南老的禪學著作對我來說,是首先入門之書。在讀書的過程中,覺得南老一下子變得親切起來。但是當時並沒有奢望今生能有機會一睹他老人家的慈顏。

2003年春,我移居北京。次年秋天,我和同修明潔居士奉凈慧老和尚之命,開始著手編輯《虛雲和尚全集》,至2007年春,初稿完成。凈慧老和尚依古德之先例,擬請當代士夫名流題辭、作序,為虛雲老和尚一生之偉業開啟末後一段光明。經過反覆斟酌,最終認為請南老題辭、作序最為合適。一是因為南老是當之無愧的一代國學大師、佛學大家、禪門大德,二是因為南老曾於1943年在重慶隨袁煥仙先生一起親近過虛雲老和尚,事後並撰寫了《虛雲和尚與袁煥仙先生的禪緣》一文,成為研究虛雲和尚生平思想的重要文獻之一。

因此之故,便有了2007年6月間凈慧老和尚前往太湖大學堂拜訪南老這一幕。二老相見,自然氣象不同尋常,惜乎筆者未能隨師同行,具體細節不得而知。所幸南老在他的《序說虛老年譜致凈慧長老》一文中,提到了他與老和尚的這次見面:

歲次丁亥(二00七年)春夏之交,住持黃梅四祖寺之凈慧法師,屈尊相訪,並贈先後所作詩七首,謙稱曾於數年之間,已有十度欲見而未果。今為虛老全集專程索題。初我但知法師為佛教長老,殊不知其詩才清越,雋出常流,且謙抑之誠,溢於言表。唯我生平不善書法,今勉為其難而不自慚其拙陋也!且補敘與虛老有關諸事,蓋亦煩惑未銷,積習難除,不覺自作贅疣之言也。

二〇〇七年(歲次丁亥秋)八月二十五日南懷瑾

南老還在文末特地附上凈慧老和尚送給他的贈詩七首:

擬拜謁南公懷瑾老維摩,並呈拙句二首:

慧業文章四海傳,

清流汩汩潤時賢。

雲霄隔世相逢晚,

耳滿潮音二十年。

祇園有約記前緣,

歷劫同參古佛禪。

法鼓聲聲傳宇內,

湖山萬里叩經筵。

二〇〇三年一月二十日

拜謁南公因緣未就,存詩以記此段未了公案。二〇〇三年四月十二日再記。

拜謁南公懷瑾老維摩於太湖大學堂感懷並呈審政

懷疚來參金粟身,

湖光波影四時春。

重重樓閣從頭看,

一派清風迥出塵。

維摩丈室雨花天,

指點乾坤處處禪。

生活菩提原不二,

何妨一念入三千。

三千一念事圓融,

火里蓮花老更紅。

聃也猶龍游大澤,

五洲翹首沐春風。

三教經綸別有天,

和光同俗祖師禪。

我來問道將何似,

多謝先生為捲簾。

滿懷憂教老婆心,

面壁求賢想古音。

天下禪林重抖擻,

清修何懼毒龍吟。

凈慧初稿,二〇〇七年六月一日於北京法華寺

明堯居士:我與南老的一面之緣(紀念南懷瑾先生誕辰百年)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知道,2003年至2007年數年之間,凈慧老和尚曾經數度欲拜訪南老而未果,直至2007年《虛雲和尚全集》完成之際,才終於如願。為了這次見面,凈慧老和尚作了精心準備,前後兩次寫詩,共七首。如今此二老均已圓寂,再讀斯文、斯詩,其惺惺相惜之意,令人動容。

2008年10月,《虛雲和尚全集》內部徵求意見版問世,南老的《序說虛老年譜致凈慧長老》作為全集之序言,冠於卷首。一年後,也就是2009年10月,在內部版修訂的基礎上,《全集》始由中州古籍出版公開出版發行。

明堯居士:我與南老的一面之緣(紀念南懷瑾先生誕辰百年)

全集出來之後,奉老和尚之命,我將《全集》的樣書寄給南老,同時還附上我和明潔居士編輯整理的《禪宗六代祖師法本法本》《馬祖四家語錄》等書。南老收到《禪宗六代祖師傳燈法本》等書之後,旋即讓他的秘書馬宏達先生轉達他的意思說,這個時代,還有人肯默默地做整理祖師語錄的工作,非常難得,並囑馬先生給我們轉來3000元人民幣,以示鼓勵。未曾謀面,而得南老對後學的勉勵如此,令人終身難忘。

鑒於現時代的人閱讀禪宗典籍不易,自2003年起,我和明潔居士奉凈慧老和尚之命,著手整理編輯《正法眼藏》叢書,擬將歷史上曾經對禪宗產生過重大影響、對實修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祖師語錄,如六代祖師傳燈法本、馬祖四家語錄、趙州和尚語錄、永嘉集、圓悟心要、大慧尺牘、高峰禪要、中峰廣錄、夢遊集、博山語錄等,收錄進來。除了點校之外,還要求對語錄中出現的唐宋時期的口語、方言以及叢林習語等等,都作簡明註解,以方便現代人閱讀。老和尚講,這是振興禪宗的基礎性工作;我們要想原汁原味地了解禪宗,必須從整理和研讀原典開始;這項工作,如果我們自己不去做,沒有人會做的。我想,南老得知我們在整理祖師語錄並給予鼓勵,想必是同樣看到了整理禪宗典籍的重要性。

也許是宿世曾經受過南老的法乳之恩吧,在馬宏達先生的安排下,我終於有了機會拜訪南老。對我這樣一位無名之輩來說,是個意外之喜。

2010年初春,我和明潔居士奉凈慧老和尚之命,專程到蘇州吳江太湖大學堂拜謝南老。當時同行的還有四祖寺《正覺》雜誌的原編輯恆章先生。我們趕到太湖大學堂時,正是晚餐時間。當時餐廳里有六、七桌客人,都是社會名流,也有幾位出家師父。因為我們去得晚,先直接入席吃飯。我環顧四周,看見南老坐在另一桌,白髮飄然,精神矍鑠,正聲音洪亮地與客人聊天。

飯後,南老在馬先生的陪同下,來到我們飯桌旁,一一跟我們握手。他的手很柔軟、很溫暖,一握就知道他經常打坐、禪定功夫很好。

馬先生向南老介紹,說我就是編虛老全集和六代法本的明堯居士,南老慈祥地看著我,並鼓勵道:「整理祖師語錄很有意義,繼續努力!」

我向南老轉達了凈慧老和尚的謝意,感謝他為《虛雲和尚全集》題字及賜序。我向南老奉上謝儀及一隻宋代的建窯茶盞,以示感謝和敬意。南老堅決不收謝儀,只接受了茶盞,並說他喜歡這個。

那天因為從全國各地來拜訪的名流很多,很可惜,我有兩個修行上的問題沒有來得及向南老當面討教。太湖大學堂有個習慣,每天晚餐後,大家就坐在餐廳里,聽南老作專題開示。所以,跟我們寒暄之後,南老馬上就坐在一塊白板旁,開始講課,從台灣來的一位比丘尼師父站在旁邊作板書。那天南老講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男女之生理特徵以及養生方面的一些問題,都是我們平時不常聽到的。

因為要趕回蘇州,很可惜,這次講座我們只聽了上半部分,不得不告辭了。走的時候,我在想,希望今後人少的時候,能有機會再來親近南老。當時覺得南老的精神狀態很好,機會應該是有的。可是,哪裡會想到,兩年後,也就是2012年9月29日,南老走了。我的再度參禮南老的想法也就變成了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遺憾。

五四運動以後,隨著西方科技文明的傳入,以儒釋道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遭到空前的批判,並急劇走向衰落。解放以後,尤其是文革十年,中國傳統文化被當作封建迷信而遭到毀滅性的打擊,處於一種「斷層階段」——教育的斷層、傳承的斷層和研究的斷層。改革開放以後,西方的科技與商業文明在中華大地上得到了高調的傳播,與此同時,一度處於窒息狀態下的中國傳統文化也在悄無聲息地蘇醒過來,雖然與前者相比,顯得很脆弱,猶如初春冰封的泥土中初露的嫩芽,但它畢竟醒過來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得不承認,南老的著作由台灣和香港傳到大陸,起到了喚醒、啟蒙和普及的重要作用。如今,中國傳統文化能夠進入大陸中小學教材並且所佔比重越來越大,這與南老所進行的長期不懈的啟蒙和普及,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從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來看南老,他的歷史功績無疑是顯著的。

記得虛雲老和尚於1959年圓寂前,曾留下三首偈子,第一首偈子是安排荼毗之後事,第二首偈子是教導座下弟子要堅固道心,第三首偈子是鼓勵諸在家護法居士要切實承擔起護法護教之重任。其中提到「靈山會未散,護法仗群公。是韋天再世,振毗耶真風。自他一體視,咸仰金粟尊。中流作砥柱,蒼生賴片言。末法眾生苦,向道有幾人。我負虛名累,子應覺迷津」,此處的「諸公」當然是指一切以護法弘教為己任的大心居士,自亦應包括南老在內。南老大半輩子一直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忠實地、同時又似乎是無心地在履踐虛雲老和尚的囑託;不然,先師凈慧老和尚在詩中讚歎南老為「老維摩」,以及南老在給《虛雲和尚全集》書名題字中,自稱是虛雲老和尚的「白衣弟子」,豈不成了虛言!

今值南老誕辰一百周年之際,謹撰此文,述此「千載一時,一時千載」的一面之緣,以表對南老的深切懷念。

明堯居士:我與南老的一面之緣(紀念南懷瑾先生誕辰百年)

註:作者明堯居士,武漢大學哲學系碩士,曾執教湖北大學,後為河北禪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禪》雜誌主編,編輯整理多部禪宗典籍和著作,《虛雲和尚全集》執行編輯。

本文轉自南懷瑾學術研究會、南懷瑾文教基金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致知、誠意這兩個是一切修養工夫的基礎
南懷瑾老師:《金剛經三十二品偈頌》第十一品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