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美新冷戰打響,你要做好4個準備

中美新冷戰打響,你要做好4個準備

本文3024字丨閱讀時長約為8分鐘

核心提示:70年前,美蘇冷戰蘇聯解體,世界進入一超多強;40年前,日本崛起挑戰美國,最終日本失去二十年;如今中美進入加息加稅新冷戰,誰會是最後贏家?身處大時代的我們,又該如何應對新時代的變化?

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驚人的相似。

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飛速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欲與美國抗衡。

當時,美國先發制人,先後使出兩大絕招:

第一招是對日本發起貿易戰,對自日本進口的商品加收關稅;第二步與日本簽訂《廣場協定》,迫使日元兌美元大幅度升值。

貿易戰加上匯率戰,經此兩役,極大削弱了日本產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

更嚴重的是,引發了此後90年代日本經濟大崩潰,至今日本未恢復元氣。

如今,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又走到了中美對決的歷史時刻。這一次,美國使出的是加息戰和關稅戰。

3月22日凌晨,美國扔下2018年第一顆加息核彈,上調聯邦基金利率25個基點,即0.25%。

3月23日,美國宣布對600億美元自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還聲稱:這才只是開始。

一時間,戰火硝煙的味道瀰漫全球,有分析說這是「新冷戰的前夜」。

- 01 -

加息戰火越燒越旺

資產價格最怕的,終究還是難以承受利率之高。

隨著3月加息落地,美國進入加息通道至今,加息6次,每次25個基點,也就是一共加息1.5%。

目前,美國的利率區間已經上升到1.5%—1.75%的水平了。

讓人更加憂心忡忡的,是美國央行新任掌門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所說的一句話:

因為經濟前景改善,預計2019年和2020年的加息路徑將更為陡峭。

更為陡峭意味著加息的次數會更多,如果一切真如鮑威爾所言,一年加息4次甚至是5、6次,到了利率飛漲的時候,我們還能不能扛得住?

在美國宣布加息後,我們的央媽就緊隨其後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5個基點,即0.05%。

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也就是變相加息,通過提高銀行的資金成本,間接達到提高市場利率的加息效果。

從央媽開始變相加息以來,加息4次,前兩次10個基點,後兩次5個基點,也就是一共加息0.3%。

去年,央媽的第三次變相加息力度大打折扣,從前兩次的10個基點,一下子壓縮到5個基點。

於是,有人覺得是不是加息空間已經不足了,貨幣政策可能轉松。

結果,一切事與願違。在美國宣布加息後,央媽還是跟上了。

但是這裡面確實有值得玩味的地方:此次央媽變相加息只是公開操作100億元7天逆回購,利率上調5個基點。

說實話,100億元的量對於公開市場操作來說可有可無。

從加息利率打折扣到加息數量一般般,央媽到底是在釋放什麼樣的信號呢?我認為至少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是不懼怕美國加息。由於這兩年採取一系列資本管制、匯率改革的措施,我們的央媽如今並不會很擔心美國加息對資本外流的衝擊。

當然,跟還是要跟,只是這裡面多少有了自己的主動權,所以即使跟著加息,力度也比較溫和。

第二層意思是收緊流動性經濟去槓桿的政策預期不變。這就是央媽100億變相加息的原因,不能讓市場產生錯誤的政策預期,以為貨幣寬鬆又回來了。100億雖然是小意思,但是意義非同凡響。

總之一句話,面對美國加息戰,目前央媽找到了對策和節奏,但是貨幣收緊和利率上行的趨勢也同樣無法避免。

- 02 -

貿易戰打響

就在加息戰還在進行的時候,另一邊貿易戰也打響了。

隨著特朗普決定對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商務部也宣布擬對美國30億美元進口產品中止減讓關稅。

貿易戰一般來說是要遏制對方優勢產業。但看完這張圖,難免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中國是科技大國,美國是農業大國。

這背後,其實折射出中美兩國經濟的優勢和命門。

大家都知道,美國一直都是科技大國,但是近年來中國科技產業發展突飛猛進,某些產業的科技含量可能並不比美國差,更要命的是中國的科技產品便宜啊。

如果說之前特朗普打響鋼鐵貿易戰,還只是針對貿易層面的利益,那麼現在打響科技貿易戰,顯然意味要重大很多,已經觸及美國經濟的根本。

這顯然是特朗普無法容忍的,這也是為什麼他說「這才只是開始」。

對於中國而言,其實並不想打貿易戰,畢竟我們是出口型國家。

要知道,2017年中國出口總額就高達15萬億元,佔到了2017年GDP總值的18%左右。

但是,別人已經欺負到家門口了,不能不打啊,本質上貿易戰也是一種政治博弈。

所以,我們看到,中國對美國的貿易戰規模只有30億美元,而且集中在農產品領域。

長久以來,很多人有一種誤解,以為我們的農業很強大,但實際上此次貿易戰已經進一步證明:

我們是農業大國並不是農業強國,農產品是中國進口的重要需求之一。

提高進口農產品的關稅,自然能對美國出口貿易造成傷害,但同樣會帶來農產品輸入性通脹,引發農產品價格上漲。

說到底,貿易戰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的損招,特別是大國之間的較量,更會傷害全球經濟。

德意志銀行稱,貿易戰已然打響,最糟糕的情況正在醞釀中,可能觸發2008年金融危機規模的衰退。據估計,全球經濟損失可能高達4700億美元。

相比美國,我們吃虧則會更大。

一方面,中國假如在農產品方面徵收高額關稅,就會推高進口糧價,不管是從供需角度,還是成本角度,最終都會導致國內糧價走高。

另一方面,假設在最極端的情況下,我們和美國徹底老死不相往來,那每年1.87萬億元的貿易順差是賺不到了。

作為一個出口型國家,如果出口受到巨大限制,對經濟的影響非同小可。

- 03 -

做好準備

從表面上看,加息戰帶來的是緊縮,貿易戰帶來的是通脹。兩個截然相反的經濟現象,卻同時出現在當下。

相信大家已經感受到了:一方面今年以來明顯感覺到物價在上漲;另一方面以房貸利率為代表的貨幣緊縮也越來越明顯。

如果貿易戰持續擴大,那麼通脹將不可避免,進口商品增加的成本會推高消費者物價,使得消費放緩,消費需求減少又會影響上游生產,最終很可能進入經濟通縮,演變成經濟危機。

雖然國與國之間的博弈我們普通人無法左右,但是面對眼下的環境,我們還是可以提前做一些準備。

首先,當然是做好應對物價上漲的準備。如果貿易戰不斷升級,物價上漲將不可避免。

然後,隨著物價上漲,就意味著我們手上的錢在不斷貶值,理財投資的必要性就越來越突出。

怎麼理財投資呢?建議「避一個風險,抓一個機會,尋一個安穩」。

避一個風險是指股市。從目前來看,貿易戰的影響遠未結束,昨天的大跌只是開始,短期內不要想著抄底,很可能是接到「掉下來的刀」,耐心等待市場修復企穩。

抓一個機會是指黃金。中美貿易戰引起全球性恐慌,黃金依然是最好的避險資產,昨天大漲就是證明,短期內黃金應該還有機會。

但要記住,對普通人來說,配置黃金賺取的是避險收益,不是投機收益,沒有重倉和全倉的必要。

尋一個安穩是指尋求固定收益。在市場波動如此巨大的時候,固定收益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而且隨著加息效應,固定收益也是水漲船高,P2P、銀行理財等都可以考慮。

遙想70年前,美蘇冷戰,最終蘇聯解體,世界格局從兩極變為一超多強,並延續至今。

70年後的今天,中美全球兩大經濟體開始新冷戰較量。一超多強的格局是不是已經走到歷史的拐點,未來世界格局又將如何演變呢?

在此之前,請提前做好準備保護好自己,才能有機會看到未來。

-END-

互動:原創不容易,還請大家支持我為文章點贊、留言、分享。菜導才有動力寫更好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菜鳥理財 的精彩文章:

銀行理財竟紛紛違約,手上的錢該怎麼辦?
未來3年,賺大錢的機會在哪裡?

TAG:菜鳥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