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母給的自由讓我前路渺茫」 ——不是所有的自由都叫開明

「父母給的自由讓我前路渺茫」 ——不是所有的自由都叫開明

這是一個姑娘的原話。因工作接觸認識了這個姑娘,一次無意間聊起了職業規劃,她頗感憂傷,原來她覺得自己特別失敗。

而這個對比來自於一位小學同學。「我們同歲同家庭背景,父母都在同一個單位共事,現在她博士畢業在歐洲當醫生,而我呢還在為下個飯碗在哪裡而發愁。」

「醫生職業是有很多人羨慕,但是她自己喜不喜歡就不知道了,說不定幸福感還沒你強呢」,我這樣勸慰道。

她搖頭,表示她那位小學同學是真的很厲害,她遠不能及,而更憂傷之處她們的起點幾乎一摸一樣,「甚至我腦袋瓜子更靈活一些,學東西更快」。

姑娘是獨生女,父母國企雙職工,經濟條件小康,父母相愛,家庭氛圍良好。用她自己的話說,小時候是真的無憂無慮、幸福快樂。可近幾年她越來越覺得幸福和快樂感在消退,焦慮了很多。

「因為社會競爭太殘酷,而我似乎並沒有什麼真本事」。

缺乏技能和替代性強正是憂心的原因,而她把這主要歸因於小時候父母給了太多自由。她的家庭很開明,父母給了她快樂富足的童年,從小很多事都讓她自己做主,從不逼迫她做不願意的事情。那時很多同學還很羨慕她家的自由民主,而她還曾經以此為榮。

「小學時候,我的同學去學鋼琴,我媽媽問我願不願意去,我聽說學習時間在周末,我不想失去周末玩耍的時間,所以我沒有去」。

「初中時候,我有很多同學在補課,我爸爸希望我也去提高成績,但我不想去也沒去」。

「高中時候,大部分同學很用功埋頭複習,很少出來玩。而我看電視出來逛街什麼的,我爸媽也很少說我。」

諸如此類,跳舞啦,英語啦,她說不想去,或者去了之後嫌累,父母也就隨她。那時候她覺得自由真好,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聽歌追劇看漫畫。

而現在,她覺得這並不是一件多麼值得炫耀的事情,因為她發現現在的自己一無所長,還在為前路發愁——讀的普通大學,沒有耀眼的工作背景,已然高不成低不就。而那些曾經用功讀書的同學們,正如前面提到的那位其實不算很聰明的小學同學,去一所超一流大學讀了很難的醫學並獲得了博士學位,在歐洲某國當醫生。

「說不定她不喜歡當醫生呢,只是家裡逼迫的」,我還是這樣勸慰道。

「不喜歡也可以不幹啊!還有很多選擇,可以去醫藥研究所,可以去藥廠,可以去高校當老師,可以去學術雜誌社,還可以自己開診所。如果想徹底斷絕行醫行業,她鋼琴還十級呢,開個鋼琴培訓班也是沒問題;再不濟的話,學醫的數理化都很厲害,當高中的輔導老師也可以;另外她在國外當醫生英語肯定也超好,當個英語培訓老師也行......會這麼多,選擇有這麼多,總不會沒有一樣不喜歡吧?」

她繼續惆悵道,「而我呢,如果辭職就不知道能幹什麼了,什麼都不會,我追的那些劇純屬娛樂,完全不能當飯吃好么。如果我爸媽當時逼我一把就好了。」

姑娘覺得自己沒有用功讀書,也沒有掌握多少生存技能,所以現在擺在她面前的選擇很少,面臨被迫謀生,懊悔父母當初沒有逼自己努力。

說到這裡,我也不好再去評論,強行說優秀的人不一定快樂,普通的人更快樂之類的話。

關於要不要用功讀書這個話題,龍應台有句話廣為流傳:「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讀書學習對人一輩子影響深遠,是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當然要用功讀書。

但是該不該逼迫用功讀書?父母該不該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權利?

時代發展至今,這個話題從來沒有冷清過。各家對現行教育制度態度也褒貶不一,有小青年在未婚未育前大肆批判現行教育制度,宣揚自己倘若有孩子一定會讓其自由快樂成長,但等他們有了孩子後他們卻緘口再也不提到當年,因為步入社會後的他們明白,學習落後可能會造成若干年後人生境況的大不同。

雖然也有讀書學習不好照樣「混的很好」的例子,比如20年前曾痛斥教育制度痛斥高考的韓寒,但已為人父的他最近卻發文稱「當年的自己不值得學習,退學不值得提倡,現行教育制度基本公平」。那種學習不好但逆襲成功的人被稱為傳奇,但傳奇之所以稱為傳奇,那是因為實在太罕見。

今天的社會不乏對現行教育制度的各種聲討:中國孩子太累,要求給孩子減負。但是也有有識之士通過研究比較發現,中國孩子學業負擔其實並沒有比其他國家重,而是因為他們怕吃苦不會合理安排時間,所以看起來很累。很多國家的孩子除了學業,還要承擔家務,而大部分中國孩子都免除了家務這一勞逸。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年幼的時候可能並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說不喜歡可能只是因為懶惰和想要逃避管束。他們並不知道當時的自由要以長大後的更不自由作為代價,那時的自由並不是真的自由,只是不上進的借口和怕吃苦的擋箭牌而已。

愛孩子是家長的天性,逼迫學習也好,不逼迫學習也好,都是出於愛。但成長時期需要給予正確引導,不是所有的自由都叫開明,給予自由不等於放任自流。

用功學習也不一定都是出於逼迫,父母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往往自律性也更強,不用逼迫。孩子天生一張白紙來到人世間,長成什麼樣子全靠父母和社會的描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能不能好好學習關鍵還是取決於父母。父母天天打麻將打遊戲,能指望孩子在房間專心學習嗎?父母愛玩手機不愛看書,能指望孩子也愛看書嗎?

如其說孩子不用功,不如說爸媽不用心。

以一首歌來結尾此文,周杰倫為什麼會成為周杰倫?

《聽媽媽的話》已經給出了解釋: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為什麼 別人在那看漫畫/

我卻在學畫畫 對著鋼琴說話/

別人在玩遊戲 我卻靠在牆壁背我的 ABC/

我說我要一台大大的飛機/但卻得到一台舊舊錄音機/

為什麼要聽媽媽的話/長大後你就會開始懂了這段話/

長大後我開始明白 為什麼我 跑得比別人快 飛得比別人高/

將來大家看的都是我畫的漫畫/大家唱的都是 我寫的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墨正見 的精彩文章:

TAG:墨墨正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