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系教育?我做不到呀!

佛系教育?我做不到呀!

加減乘除

 改改

劉小慧 

00:00/04:09

最近跟老媽關於孩子有兩次對話,一次關於上學,一次關於興趣班。

跟老媽抱怨北京的學區房太貴,我們這邊小學沒問題,但中學差點意思,身邊的朋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凡有辦法,都把孩子弄到西城,海淀上學去了,而我們實在無能為力,只能讓孩子就近上學。老媽說是金子在哪都能發光,她相信自己外孫在哪上學都能有出息。聽她這麼雞湯難免有點意難平,我問我媽,當初我上學的時候,他們費勁巴拉的把我的戶口轉到朋友家掛著,就為了讓我去上個重點中學,那會是吃撐了沒事幹嗎?環境對孩子很重要呀,特別是在他們的叛逆期,朋友的影響遠遠大於家長,上個好中學當然很有必要。當初都明白的道理怎麼到了我兒子身上就不明白了呢?我媽在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說那再想想辦法。其實我也知道這事懟自己老媽沒啥道理,只是習慣性的跟親近的人抱怨排解下內心的焦慮,最後開玩笑的叮囑老媽按時買彩票,我等她中獎就能想到辦法了。

另外一次是聊天說打算假期給孩子報一個乒乓球班,讓他集訓一個月,以後可以跟他爸打球玩。我媽又開始念,讓我不要讓孩子學太多,壓力太大,說快樂的童年最重要。每次說孩子在上什麼課,爸媽都是這套嗑,我已經煩得不行了。再次重申自己的立場,所有的班都是孩子同意或者自己要求學的,壓力大的不是他,是我,每個興趣班學費都不菲,他一下學好幾樣,我跟他爹才是壓力山大。

關於學區的價值其實不用爭論什麼,畢竟市場價值已經告訴了我們大多數人的觀點,如果大家都報著是金子在哪都能發光的自信養娃,學區房的概念不會被炒作得如此淋漓盡致。

而上興趣班的壓力,可以說完全是自找的了,我只能說,即使在大多數問題上能佛系的人,到了孩子的問題上也很難保持淡定。

現在關於教育主要有兩大陣營:一邊說應該給孩子減負,減減減,減到孩子們能擁有快樂童年,孩子嘛,就是喜歡玩,應該玩,玩得好才學得好;一邊說學習的黃金期不容錯過,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習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我一直以為,自己夠佛系,是個只想給孩子快樂童年的媽媽,後來發現,高估了自己,我TMD只是個普通媽媽。

別跟我提什麼歐美日德,但凡有條件的家庭,別管在哪國,孩子的教育都是頭等大事,越牛的家庭能提供給孩子的學習條件越好,更別提,天朝這麼多人,一個省的人口趕上人家一個國的情況多的是,大家面對的競爭能一樣嗎?不說出人頭地這麼勵志的話,能活下來是根本呀,職業確實不分貴賤,但誰不希望自己家的娃下半輩子能過得好並輕鬆點。是,玩也能玩出名堂來,但咱也分個比率呀,天才有幾個?這麼自信自家娃就是其中之一?

感覺自己已經算很淡定了,並不要求孩子走什麼專業路線,有個一技之長,再退一步,有個興趣愛好就好,條件範圍內,讓他多接觸些有意思的東西,語文數學不是唯一出路,但總是得學點什麼才能有出路。確實到處上課,還要有課後練習很累,可這世界上到底有什麼完全不累的事?上學的時候覺得累,長大上班後發現以前上學的日子是最幸福的,吃穿都不愁,只要考試能考好,一切就很美好,而現在呢?要面對的問題和麻煩可不是一個簡單考試能解決的,考試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最容易取得成功的途徑了。

孩子最愛的就是玩IPAD,看電視,能讓他們一直玩一直看嗎?那樣帶娃倒是輕鬆了。你帶娃去外面活動就會發現,除了還需要抱著在公園曬太陽的奶娃娃和兩三歲的小寶寶,根本沒有同齡人,他們去了哪?別人家的孩子也都有課呀。

光是朋友圈的這些孩子們,周末最滿的有一天排了四種不同類型課程的,我也問,這樣會不會太累,孩子媽回答,他自己喜歡,不覺得累。我們自己在感嘆,那些比我們有錢,比我們長得好看的人比我們還努力,好可怕。到孩子這兒,就能改變觀念覺得孩子,你只要玩好了就行,其他的風風雨雨爸媽給你扛,扛得住嗎,誰能替誰過一輩子呀。

教育觀念人人不同,其實誰也不必說服誰,覺得對就繼續,反正每個人都只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能掃乾淨自家門前的雪就不錯了,還管那麼多。不論是玩的孩子,還是一直努力學習各種技能的孩子,肯定都有成材也有不成材的,還是原來的那個概率問題,到底是玩出來的孩子多,還是學出來的孩子更多?

好了,我真的知道有個快樂的童年很重要,但我更知道,童年呀,只是人這一生漫漫歲月的一步,小小的一步。很多被父母逼出來的名人也說,自己沒有快樂的童年覺得很遺憾,但他們還是感謝那些當初父母逼著自己刻苦訓練的日子,畢竟,現在的一切,都是當初的犧牲換來的。

你看,人生就是這樣,有得有失,什麼都想圓滿和完美,哪有這麼好的事。

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鎵油站 的精彩文章:

女人,請不負時光不負已

TAG:鎵油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