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體驗苗族祭橋風俗 傳承弘揚黃平非遺

體驗苗族祭橋風俗 傳承弘揚黃平非遺

【點睛】立春一過,春風送暖,春節前後的苗寨,油菜花開得漫山遍野,過路的行人放眼望去,目光所到之處儘是金黃一片。也許人們還沉浸在新春節日的歡樂里,但不知不覺中,春的腳步就已悄悄進入了農曆二月,淺色的李花、雪白的梨花、粉紅的桃花,以及各色不知名兒的花種相繼盛開,把暖人的春天裝扮得五彩繽紛。

立春一過,春風送暖,春節前後的苗寨,油菜花開得漫山遍野,過路的行人放眼望去,目光所到之處儘是金黃一片。也許人們還沉浸在新春節日的歡樂里,但不知不覺中,春的腳步就已悄悄進入了農曆二月,淺色的李花、雪白的梨花、粉紅的桃花,以及各色不知名兒的花種相繼盛開,把暖人的春天裝扮得五彩繽紛。

每年的二月初二,簡稱「二月二」,對於苗族人來說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日子。我國諺語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但苗族人民對於這個說法並不太了解,也似乎不那麼感興趣,而真正讓他們感興趣的是他們的民族傳統節日——苗族祭橋節。

說到苗族的祭橋節,又叫敬橋節,主要功能是祭祀遠古以來各地苗族先民們及後代子孫架起的大大小小、供人行走及渡江渡河的橋樑碑石,以求添丁生子延續香火,綿延苗家子嗣,保佑兒童健康成長,使家族人丁興旺,體現的是苗族人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

在「二月二」祭橋節這一天,除了最主要的祭橋以外,祭祀古樹、碑石、水井、山石、桌凳、米缸、壽竹、砧板、豬食槽、三角木馬等,都屬於祭橋節的祭祀範疇。據報腳里苗寨76歲高齡的《黃平苗族古歌古詞神話·古詞·巫詞》傳承人、苗族巫師楊昌貴老人講,「二月二」不僅是苗族的祭橋節,同時也是苗族社會裡不言而喻的兒童節。因在一年之中,唯獨每年「二月二」這一天,所有大人都是圍著孩子轉的,不僅給孩子們穿上新衣服、新鞋子,還在孩子們身上掛滿紅綠蛋,孩子們所提出的要求,大人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去滿足,目的就是讓孩子們開心快樂的過節。

「二月初二,煮紅綠蛋,孩子愉快,童顏燦爛。」從這幾句苗族諺語來看,可能孩子們老早就知道「二月二」這一天是不成文的苗族兒童節,所以孩子們早上都會起的特別早,洗完臉後哪兒也不去玩了,就守在自家火塘邊看大人們煮鴨鵝蛋(通常不煮雞蛋),並聽老人們講述那些遠古時候流傳下來的祭橋故事,其故事主要內容是苗族祭橋節的由來(即祭橋節的歷史淵源),以及孩子們為什麼能在這一天掛滿紅綠蛋開心的玩耍等等。待鴨鵝蛋煮熟以後,婦女長輩們會把這些蛋分別染上紅色、綠色兩種礦物顏料,並將紅綠蛋一個個裝入精心編織的蛋套中,一頭留長繩,另一頭留鬚鬚自然垂下,並將留長繩的那一頭編成串,每串幾個到十幾個彩蛋不等,然後給孩子們掛在脖子上(比較小的孩子則綁在腰上),紅綠兩色色彩相間,既美觀又喜慶,深得孩子們的喜愛。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紅綠蛋不僅可以食用,孩子們還可以拿著這些蛋去和其他小朋友的彩蛋進行互磕,謂之「放蛋打架」,實則就是孩子們自發的「磕蛋比賽」,這樣的活動,在我兒時的記憶里是其樂無窮的。當某個小朋友的彩蛋在和多個小朋友的彩蛋連續多次碰過以後,若一方的彩蛋能保持完好無損的,就是最後的勝利者,孩子們就會將此蛋封為「蛋王」,蛋就會得到主人特別的禮遇——找個地方安放起來供大家觀賞,直到蛋黃蛋白都風乾,而捨不得將蛋吃掉。雖然是自發的「磕蛋比賽」,但比賽畢竟有輸贏勝敗,不是每年都能獨佔鰲頭的,這得看機遇。小朋友之間彼此磕破了蛋也不傷和氣,但卻能滿足孩子們小小的爭強好勝之心。

婦女們早上起來後,主要的任務是在家煮紅綠蛋、蒸糯米飯、擇蔥(或韭菜)來炒蛋等;男人們則從火塘上取臘肉、血豆腐進行清洗、開煮,準備酒肉及香紙蠟燭、花紙、花竹條、花竹籤等祭橋物品,在吃過午飯後前往野外祭橋。

祭拜古橋古樹,素來就是黃平苗族的一大民俗傳統,頗有地方民族特色。從這些民俗現象中不難發現,苗族人民是信奉「萬物有靈」理論的,認為山有山神、樹有樹鬼,橋有橋神、井有井尊,總之認為一切山精樹鬼都存在於自然界中,與人類和諧相處,互不侵犯。但這只是表面現象,當真正剖開表象看本質,就會發現這些現象其實是過去苗族先民們對大自然的普遍認識,具有濃厚的民俗色彩。

經筆者分析認為,過去的苗族先民們可能自然生產力極其低下,無法與惡劣的大自然相抗衡,於是在不斷的生產實踐中,逐漸認識到了趨利避害的重要性,並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民族世界觀和民族價值觀。而從另一個面來看,苗族人民的做法本質上應是尊重自然環境,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體現,這對於保護古橋古樹、保護大自然、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綠色家園具有積極意義。

「二月二」祭橋節,有心的祭橋人家都會為古橋古樹等準備花紙,其寓意不言而喻,自然是為橋神、樹神、碑神、水灘之神、井神、桌神、凳神「披紅挂彩穿新衣」,以此娛神、祈福、納吉,求得神靈的保佑,讓主家大人小孩身體健康,門戶清凈平安,諸事順利,這反映了苗族人民對幸福生活的神聖嚮往和對實現美好願望的積極樂觀心態。

近年來,隨著國家文化部對民族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大力倡導,從國家層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省一級也頒布了《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隨著非遺保護法和保護條例的大力實施,民族文化等各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與弘揚碰上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作為黃平當地一個土生土長的苗家人,筆者從小就生活在谷隴鎮報腳里苗寨的一個集「巫、醫、歌」為一體的苗族家庭里,爺爺及歷代祖上都是苗族大巫師,奶奶及曾祖母等都是苗族古歌師。記得爺爺常說,曾祖父在世時還是民族民間中草藥醫師、陰陽師,憑藉赤腳行醫濟世,並保持著「巫醫同源」的民族民間中醫藥特色,造福谷隴鎮山凱鄉一帶的十里八村。

我在這樣一個民族文化氛圍極其濃厚的家庭里成長,自然受到祖父母所掌握的大量民族文化的熏陶,加上祖父母的耳提面命和積極影響下,使我從小就對民族文化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因未上小學之前是由奶奶帶著的,年紀小無事可做,奶奶就天天教唱苗歌,百教不厭。每次外曾祖母來我家,晚上我都要嚷著老人家給我講苗族傳統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年齡的逐漸增長,我在漸漸地長大,並掌握了大量的苗族傳統故事、苗族習俗和苗族古歌古詞文化。

長大後高中畢業,抱著遠走他鄉、出去外面看看的想法,2010年我毅然考到了沿海大都市的上海上了幾年大學。後因懷著對家鄉民族文化的無比酷愛,畢業後的2014年初又回到家鄉的文化部門工作,在縣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入職,一干就是三年整。工作期間,努力完成上級非遺部門和單位領導安排的各項工作,並在黃平飛雲崖每年的「四月八」民族集會期間,協助局領導主持苗族古歌大賽。

在工作以外的業餘時間裡,極度熱愛民族文化的我並沒有閑著,為了搶救那些即將瀕臨失傳的民族文化,我風雨未歇,三年如一日的拜訪了數十位民間古歌師、巫師、理老、蘆笙師,下鄉收集了大量的音頻、視頻、圖片、文字等民族文化資料,在閑暇時進行整理。三年來,一心一意的撲到民族文化的搶救工作中,如痴如醉的享受著民族文化帶來的快樂。

現在,我作為年輕一代的民族文化、苗族古歌非遺傳承人,有感於民族傳統文化(尤其是古歌古詞)在苗族年輕一代的傳承中逐漸衰弱,甚至有斷層之趨勢,深感老一輩口耳相傳的傳承方式已不能再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隨著年輕人們從小外出讀書,畢業後又在外地工作,腳步逐漸遠離了民族文化生長的這片沃土,年輕一代對古歌古詞等民族文化的接觸是越來越少,導致對民族文化的陌生感在無形中進一步加重。基於此文化憂慮,2015年夏季,筆者在網路上自主建立了QQ群,並以講師的身份開展《黃平苗族古歌古詞》教學及相關民族民間、民俗文化公益教學工作,此舉深受苗族年輕一代民族文化愛好者、古歌古詞初學者的熱烈歡迎。

民族文化的範圍極廣,節日眾多,分支繁雜,若非有心於搶救民族文化之人,恐怕很難理清這裡面的千頭萬緒,比如苗族祭橋節的一系列祭橋過程,年輕一代基本上就很陌生,能熟悉過程者更是寥寥無幾。

苗族祭橋節,是黃平苗族傳統文化中頗具民族特色和頗具神秘色彩的一個節日,祭橋貼花紙、焚香燒紙、祭祀酒肉是不宜缺少的環節。因2018年的「二月二」是周末,正好可以扛著相機回家陪家族的叔伯長輩們一起祭橋,此行不僅可以在祭橋活動中記錄每一個樸實動人的美好瞬間,還能深入體驗民族傳統文化所散發的巨大魅力,同時更履行到作為一個民族文化、非遺傳承人所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祭橋當天的早晨,筆者和表弟早早的回到了生我養我的老家——報腳里苗寨。一進大門,看見奶奶正在煮紅綠蛋,爺爺正在劈柴和取臘肉,二老都在忙,我寒暄了幾句,之後問爺爺「花紙剪好了沒有」,爺爺表示忙不過來。於是我找來紅紙和綠紙,學著爺爺平時剪紙的模樣,當起了「巫師」剪起了花紙。爺爺見狀,生怕我從沒剪過花紙缺乏經驗,就手把手的教我,並囑咐道:「對,就這樣,眼睛要注視刀口,下刀要准,出花要乾脆,花紋要疏密適中,不要圖快,當心傷手。」其間,表弟則在一旁不停地給我拍剪紙的過程,並時不時投來羨慕的目光。

約莫3分鐘左右,一朵頗具苗族特色的綠色小花紙圖案剪好了,奶奶看到後笑了笑說:「基本學到你爺爺的手藝了,看來以後也是塊做傳承人的料。」我回答說:「雖然還沒趕上老師傅,但今天也算是頭一回出師了吧!」大家一笑而過,於是各忙各的去了。

據爺爺說,要想做一個掌握系統民族文化知識、名副其實的民族文化、非遺傳承人是很不容易的。在舊社會裡,因這個角色基本上都是由巫師、理老、寨老、族長等人扮演,也只有這些人的其中一種才能有資格學習和掌握全部,至於有沒有能力到還在其次。

隨著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加快,這些嚴格的規矩已經在嚴重淡化了,甚至式微到瀕臨絕跡的邊緣,所以現在已沒有了那麼嚴格的要求,但民族的婚喪嫁娶、祭祀鬼神,陰陽兩道的方方面面基本上還是要掌握的,具體條款如下:

第一條是要為人正直磊落,有慈悲濟世之心,不能唯利是圖;第二條是要懂規矩、循古禮,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亂來;第三條是要口齒伶俐、口才好,話會說、詞會念、歌會唱、理會論,能說會道;第四條是動手能力要強,手不僅要會做,而且還要巧,做得好、做得紮實;第五條是要理解能力好和記憶力強,師傅一說就懂、一點就明,一聽就能記住的才能成大器;第六條是要思維能力強,頭腦反應迅速,按理詞「議榔」才能使鬼神信服;第七條是要會為人處世,做事有分寸,凡事留退路;第八條是要勤讀書識字,並有較高的苗、漢兩個民族傳統文化修養;第九條是要勤奮好學,刻苦鑽研,博採眾長,能出師;第十條是要出師以後須啟蒙後學,承上啟下,並努力發揚光大。

爺爺說的這十條,在我看來既是對我的嚴格要求,同時又是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也是一個苗族家庭祖傳下來的家規家教的集中體現。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後,數十朵小花紙剪出來了,紅的綠的,放在一起煞是好看。我完成了剪花紙的任務,收拾了東西放好,奶奶此時也已擇好了青蔥,接下來就是讓我準備祭橋節特有的一道美食——青蔥(韭菜)炒鴨蛋。

奶奶拿出一大筐鴨蛋,我一個個洗凈磕破,將蛋白蛋黃一股腦兒倒出來放在小盆里,撒上適量的鹽和雞精、辣椒面、花椒粉,倒上少量醬油和醋,再把切好的青蔥放進去一同攪拌均勻,顏色黃中帶青,準備好油鍋就可以炒了。

我負責炒菜,奶奶幫忙燒柴火。因是奶奶一手帶大的,祖孫兩人配合的自然默契,奶奶的火候也掌握的恰到好處。

在黨的好政策下,隨著新農村的建設進程加快,現在鄉村裡煮飯做菜基本上都是用電器,已很少燒柴火了,我以為可以直接用電磁爐炒蛋,但奶奶卻說:「今天不同往日,今天是我們苗家的祭橋節,過去祖上的時代沒有電,都是用柴火,用慣了,就按祖輩的傳統用柴火來燒吧,這樣炒出來的青蔥炒蛋味兒更香、色更正,祭祀的時候祖輩及神明們可能更喜歡呢!」

奶奶既然這麼說,那我也就只能按老人家說的辦了。這一席話雖然不長,但卻充滿了奶奶對已故先人及神靈的尊重與崇敬,深刻體現了苗族「萬物有靈」及中國儒家傳統里「事死如事生」的孝文化觀念。

吃過午飯,家族的叔伯長輩們每家都拎著裝有酒肉祭品的籃子、帶上鋤頭和柴刀等開始到奶奶家門前的空地上集中,近20人的祭橋隊伍就此出發了。小朋友們只要能自己走路的,也都可以跟著一起去野外祭橋,一路上有說有笑熱熱鬧鬧。

我因為要跑攝影,秉持的自然是「哪兒熱鬧、哪兒有拍法就去哪兒」的原則,於是就沒有像往年一樣跟叔伯們一路去祭家橋。為了能拍到好的民俗攝影作品,今年只能反其道而行之,讓表弟帶上剪好的花紙,跟表弟一路飛奔,直接趕到報腳里苗寨全村祭拜的最古老的古橋——「嘎豆杭九」處去進行拍攝。

2017年春,報腳里苗寨依託「嘎豆杭九」這座有數百年歷史的壘石古橋和該村寨家族式隆重的祭橋活動,已獲黃平縣文化部門推薦申報為《苗族祭橋節》縣級示範村,並已在山凱村村委會掛牌,下一步將完善資料繼續向州省申報。

據老人們說,「嘎豆杭九」這座古老的石拱橋是過去報腳里苗寨建寨之初所修建,由一塊塊石頭壘砌而成,不用一根鋼筋,不用一鏟混凝土,數百年了依然能正常使用。按當時架橋所立的「村規民約」碑石記載,這座古橋垮沖而架,分兩頭,靠近苗隴村方向的一頭為報腳里上寨所祭,靠近本寨的一頭為報腳里下寨所祭。往年祭橋時,整個寨子數百人不約而同的匯聚到該處祭祀古橋,焚香燒紙的煙霧可以覆蓋整條山坳,人聲沸騰、炮火連天,那場面的熱鬧勁兒異常壯觀。

祭橋的時候,苗族人民往橋頭、碑石、古樹、菩薩廟貼紙錢和花紙,一直是黃平苗族祭橋的固有特色,貼花紙披紅挂彩的歷史也由來已久,據黃平苗族古籍《苗族古歌古詞·苗族古歌·大歌·仰歐桑》中記載的歌句來看,應可以追溯到我國母系氏族社會的河姆渡時期。

我在貼花紙,表弟則拿手機不停的給我抓拍每個瞬間。待我貼完紅綠兩色花紙再回過頭來看時,環境清幽的古樹、碑石似乎頓時有了生氣,也難怪老人們說貼花紙是給橋神、樹神等神靈們「披紅挂彩穿新衣」,看來還真有那麼個味兒。不過話說回來,不管有沒有那些所謂神靈的存在,但這一切都足以彰顯黃平苗族祭橋的民族特色和表達人們的美好願望了。

按民族習俗,每年祭到最後一座古橋的時候,大家先祭橋完畢,然後把所帶的酒肉香紙全部拿出擺在地上,請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者為大家挨家挨戶的平分,每家一份,苗語謂之「分繁衍、分富貴」,分好了以後,大家再聚餐,喝酒、吃肉、划拳,一個家族的人們有說有笑,會唱古歌的人們則唱起《苗族古歌古詞·古歌·祭橋繁衍歌》,直到夜幕降臨方歸。

晚上回家前,大家也可以通過協商在家族中某一家再聚餐喝酒,並唱酒歌到深夜;當然,也可以不聚,直接各自回家,這需要視每年家族裡祭橋人員的意願而定。但無論如何,從野外帶回來的東西都要先各自帶回家,到堂屋的神龕下焚香燒紙、斟酒掐肉告慰祖先家神,大概意思是:「今日出門祭橋歸來,感謝橋神耇九耇當送來子孫魂魄,今帶回子孫之魂和繁衍富貴,一併向歷代先祖之靈稟告,請先祖認領歸宗,日後好添丁生財,延續我門香火,綿延我庭子嗣。」稟報結束,又說一些吉利的話語請祖先保佑等等。到此環節,祭橋節就算是真正的結束了。

總體而言,苗族祭橋節的祭祀行為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更重要的苗族人民根深蒂固的「修橋補路」的理念,對保護苗族地區自然生態、不隨便濫砍濫伐、讓森林保持較高的覆蓋率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值得我們和後代子孫學習和效仿,更值得大家宣傳和提倡。

(楊政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大雪寒風襲擊朝鮮半島東南部 當地部分學校停課
美國中產階級其實是這樣:IT業年薪的確很高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