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時鋼盔根本擋不住子彈,為何還會被各國重視並大量配發士兵?

二戰時鋼盔根本擋不住子彈,為何還會被各國重視並大量配發士兵?

經常觀看抗戰影視劇的人,對於劇中常常出現的一個畫面肯定熟悉,那就是主角對著頭戴鋼盔的日本鬼子抬手就是一槍,只見鬼子應聲倒地,鏡頭拉近,只見鬼子鋼盔上出現一個小洞,血水正汩汩往外冒。因為如今抗日神劇的大量湧現,以至於有人開始質疑這樣的情節也是神劇的一種,其實呢,影視劇並沒有進行誇大,而是真實反映了現實狀況。

根據資料顯示,二戰期間,各國軍隊配發的頭盔基本上都是鋼製品,這樣的材質並不能抵擋當時各國士兵手中大威力槍械所造成的傷害,即使是威力相對稍小的手槍也能在相對距離把當時各國的鋼盔打個對穿,士兵若是妄憑頭戴鋼盔就敢在戰場上肆無忌憚的露頭,那麼面臨的將是被爆頭的結局,即使運氣爆棚,鋼盔僥倖擋住了子彈,但子彈附加的那恐怖衝擊力也會將士兵脖子給擊斷。有人就納悶了,既然鋼盔根本擋不住子彈,為何還會被各國重視並大量配發士兵呢?

要解開這個疑問,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鋼盔是如何誕生的。眾所周知,早在古代,人們在征戰的過程中就已經發明了鎧甲、頭盔等防護裝具,用來抵擋戰場上的冷兵器的傷害,材質不盡相同。隨著時代的發展,火槍、大炮等熱兵器的廣泛應用,各國早期的護具早已被淘汰,士兵往往是輕裝上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次戰役中一名法軍炊事兵無意將鐵鍋扣在腦袋上,從而避過生命危險,將軍亞德里安大受啟發,從而發明出了鋼盔。

鋼盔的應用讓法軍在戰場上的損失大為降低,各國於是紛紛效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更是因為大量裝備鋼盔從而使得7萬多名士兵免於傷亡,鋼盔更是被各國看重,進而成為了戰場必備品。為何鋼盔有如此神效呢?其實,鋼盔在戰場上並不能抵擋來自正面子彈的傷害,但是它對於炮彈碎片、飛石、流彈等物的防禦能力十分顯著。根據研究,士兵在戰場上75%的傷亡都是由於炮彈碎片、飛石、流彈等物造出的,反而被子彈直接擊中斃命的比例比較小。鋼盔的戰場應用,使得各國士兵戰爭傷亡大為降低,各國軍隊怎能不重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敬禮大頭兵 的精彩文章:

世界十大狙擊步槍最新排行,大伙兒來看看究竟哪款槍是「槍王」
對比各國女子特種兵,中國女子特種作戰連令人眼前一亮

TAG:敬禮大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