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學良拱手將東北讓給了日本,為什麼日軍卻不敢乘勝追擊?

張學良拱手將東北讓給了日本,為什麼日軍卻不敢乘勝追擊?

關東軍顧名思義,只能駐紮於遼寧和吉林地區的南滿鐵路沿線,在黑龍江省是沒有駐兵的。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大部主力撤往瀋陽以南的錦州地區,關東軍由於兵力並不充足,難以兩線作戰,採取了「先北後南」的策略,即決定趁北方空虛,首先奪取俄國人的傳統勢力範圍黑龍江省。關東軍並不擔心東北軍反撲,他們把張學良看透了,他們真正擔心的是蘇聯可能進行的軍事干涉,因此,迅速完成對黑龍江地區的佔領,造成既成事實,是避免蘇聯介入的最好方法。

關東軍將僅有的一個師團第2師團的主力北移,同時收買東北軍的「洮南鎮守使」張海鵬作了漢奸,打頭陣攻向洮昂鐵路的嫩江鐵橋,希望進而拿下黑龍江省府齊齊哈爾(非哈爾濱),張學良則任命黑河鎮守使馬占山代理黑龍江省主席進行抵抗,馬占山部迅速南下,以三個旅的兵力在嫩江鐵路橋與張海鵬接火,「江橋抗戰」就此爆發。馬占山痛擊張海鵬的偽軍部隊,使之不能越過江橋半步,日本人只能自己赤膊上陣了,集中多門第2師團主力直接攻擊馬占山部東北軍,馬部死戰不退,並給日軍以重大殺傷,日軍進攻陷於停滯。當時是舉國聲援馬占山吶,可惜也只能是聲援。

江橋抗戰歷時半月余,是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第一次有組織的抵抗,並使日軍遭到較大傷亡,僅11月15日一戰,馬部即斃日軍300俘敵200人。如果張學良「九一八」一開始就堅決反擊,恐怕是另外一種局面。可是不久,從朝鮮增援的日軍第20師團1個旅團到達前線,再度發起猛烈進攻,馬占山孤軍作戰,逐漸不支,在侵略軍源源不斷得到大量補充和增援的情況下,馬占山只好撤出戰鬥。1931年11月19日,齊齊哈爾淪陷。

日軍控制黑龍江省後,主力掉頭南下,此時張學良已經在錦州重新建立軍政公署,並結有重兵,國民政府也要求少帥堅決抵抗不得放棄錦州。然而由於蔣介石當時已經下野,張學良得不到國府任何實質性增援,不願東北軍獨立與日軍作戰,1932年1月2日,命令錦州附近的所有東北軍分乘幾十列火車,全部撤進山海關內。至此,東北三省全部淪陷,東北人民開始了水深火熱的十四年亡國奴生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霓雲說情感 的精彩文章:

深度解讀太平天國戰略性的失敗原因,失敗果然是必然的

TAG:霓雲說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