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不是「笨」,只是學習方法出了問題!三招解決!

孩子不是「笨」,只是學習方法出了問題!三招解決!

有的孩子每天學到半夜,考試成績不升反降,報班吧,效果也不明顯,難道他們天生就不是學習的料?

家長千萬別這麼想,這些孩子不是「笨」,可能只是學習方法出現了問題,今天,先生整理了三招學習技巧,堅持做,成績一定會實現三連跳。

1

學習分三步

課前預習,課上學習和課後複習都是不可缺少的,如何正確高效的走完這三步呢?

課前預習

迅速瀏覽一遍即將學習的新內容,大致了解分為哪幾個板塊,重點在哪,難度如何。這個過程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就好;

接下來需要帶著第一遍瀏覽時所發現的問題進行思考,速度可以適當放慢些,不明白的地方自行查閱相關的工具書,翻看以前所學過的相關內容;

做好預習筆記,在預習中遇到了那些問題,具體不能理解的地方是哪一點,自己又是如何思考的,直接在書中標註出來就好。

課上學習

課上的學習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並不是坐在教室聽老師講課就算學習了,而是要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口到、心到。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當數學老師在黑板上講題時,孩子首先得看著黑板,而老師回到課本時,就需要翻到課本對應的內容。先生看到有的孩子走神,無論講到那個地方,書本都是第一頁,「眼」首先就沒到。

一邊看,一邊聽老師的講解和思路,遇到很重要的地方得記錄下來,特別是孩子預習過程中沒理解的問題,在聽課的時候通常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這個時候不做記錄很可能過後就忘了。

很多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也經常會拋出一些小問題,孩子一定要積極的思考,說出自己的答案,與老師互動,也會使得課堂的氛圍更好,利於學習。

課後複習

主要是對當天所學的內容做一個整理,數學中的公式、法則、概念、定理都需要加強記憶,能力足夠的話可以嘗試推導,主要精力還是放在預習中和課堂上做過標記的地方,自己重新理解一遍,在這個基礎上做題檢查學習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當天的內容需要複習,每學完一節、一章或一個單元的時候,都需要進行總的複習,這樣也更容易發現知識之間的關聯。

2

多做經典題型

書上的例題

數學書上每一個章節都會有大量例題,仔細研究這些題目往往比盲目刷題有效的多,書中的例題都是經過層層的篩選,可以把知識、學習技能和思想方法綜合在一起,且難度適中,況且這部分資源比較容易獲得,孩子們都可以利用。

老師重點講解的題

除了課上的例題,在講課時老師還會自己找來一些題目擴充內容,如果是老師重點講解的,孩子也應該整理下來重複學習,而且這部分題目一般來說難度會比課本上略高一點,對於孩子的提升幫助較大。

考試中的真題

考試中的真題對於初三的孩子是尤其重要的,歷年中考的真題都是精華,每一套都要用心做,反覆做,提前熟悉中考的套路,當然對於其他年級的孩子來說,平常考試中的題目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加以琢磨是最好了。

經典的題型要反覆做,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最好能做到一題多解,這樣在遇到同類型題的時候就能融會貫通了。

3

多看錯題

錯題反映了孩子知識上的欠缺或是解題能力上的不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記錄錯題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首先完整抄下題目及答案,或是將題目裁剪貼上去;

寫上為什麼會錯,是因為公式錯誤,計算錯誤,還是理解錯誤等;

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標註,包括答案,解題思路,涉及知識點,解題感悟等;

錯題分類整理更利於複習,可以根據題型分,或是考察的知識分類等;

整理好錯題之後就要時常翻閱了,養成定時查看的習慣,尤其是考前,遮住答案重新做一遍,如果依舊錯誤就需要仔細鑽研,看看以前都錯在哪了,是不是又發犯了同樣的錯誤,在考試中一定要注意,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小學數學通 的精彩文章:

TAG:中小學數學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