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被下架20多部!網路大電影如何從野蠻生長走向健康發展?

又被下架20多部!網路大電影如何從野蠻生長走向健康發展?

一方面,2017年網路大電影(以下簡稱「網大」)全年上線1892部,並在類型和題材探索方面頗富創新性和試驗性,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走在了國產院線電影的前頭;愛奇藝獨播「網大」《靈魂擺渡·黃泉》上線27天,票房分賬收益突破3000萬元,其變現速度和票房分賬體量不斷創造歷史新高。另一方面,2016年11月,60部「網大」集體被下線;2017年6月,40餘部;今年1月,20餘部;本月,又有20餘部「網大」無法播放。

四年來,「網大」填補了網劇和院線電影之間的空白,茁壯發展,同時也難免野蠻生長所帶來的種種問題。

圖說:網路大電影《靈魂擺渡·黃泉》 官方圖

門檻低 收益快

網路大電影這一概念是2014年誕生的,廣義上指填補電視劇、網劇和院線發行電影之間空白的影視作品,目前特指那些片長超過60分鐘,故事結構完整的純網發行電影。作為專為互聯網視頻平台定製的產品,「網大」主要通過付費、會員服務的方式來回收成本。「網大」與院線電影最大的不同是門檻低:資金門檻低、設備門檻低、人員門檻低。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周期短,一部「網大」從創意到攝製完成,少則一個多月就能完工。

2015年的殭屍片《道士出山》就是以小博大的經典案例之一。攝影是跟焦員,燈光師是助理,後期特效是大三學生,導演連分鏡頭概念都沒有,就是這樣一個草台班子,完成劇本花了不到一周時間,籌備10天,拍攝10天,後期製作約20天。時間短,投入少,卻在網路上斬獲了2.2億點擊量,以28萬元製作成本賺了1500萬元。

圖說:《道士出山》的豆瓣評分為4.5 網路截圖

門檻低、成本小、收益快,有利可圖的「網大」因此迅速膨脹。從一家團隊到200家團隊,從2014年上線450部到2016年上線2463部,行業經歷了一段野蠻生長時期。

擦邊球 打不得

一旦野蠻生長,就難免產生問題和弊端。稍稍梳理一下此前下架「網大」的下架原因,便會對存在的問題一目了然——《驚魂派對》的下架原因:宣揚封建迷信;《慾望都市2017》的下架原因:內容低俗涉性,展現錯誤婚戀觀;《火影女友》的下架原因:畫面血腥,給人以強烈的感官刺激;《十二星座大亂斗》的下架原因:細緻展現兇殺過程,渲染血腥暴力;《荒島大逃亡》的下架原因:過度展示人性陰暗面,渲染暴力兇殺;《愛情靈藥》的下架原因:渲染淫穢色情和庸俗低級趣味……凡此種種,無非是打了院線電影和電視劇的擦邊球,而影片逐批被下架,則體現了行業管理者對宣揚封建迷信、不健康的戀愛觀、淫穢色情、血腥暴力的零容忍。

圖說:網路大電影 網路圖

花大力 推精品

此次下架的影片達26部,涉及平台包括愛奇藝、優酷、搜狐在內的7家視頻平台。令人頗感意外的是,三足鼎立的視頻行業內,與愛奇藝同處網路大電影第一梯隊的騰訊視頻卻無一部網路大電影「入圍」。被問及是否「僥倖」,騰訊相關負責人闡釋了他們的「網路電影精品化策略」:一、提升內容的准入門檻,嚴格遵從審核條例;二、加強自查,嚴格參考審核條例對片庫進行清查,將有問題的影片全部清查出庫;三、持續推薦數據、口碑等較好的項目;四、扶持精品,加強出品項目的前期把控,同時把控每個製作環節。在精品化策略之下,騰訊不僅沒有一部作品被下架,還有一個數據也相當喜人——據統計,騰訊視頻網路電影票房前十所涉類型共有6個,在同質化嚴重的「網大」領域顯得頗為多元化,真正提升了平台的核心競爭力,吸引並留住了更多不同的用戶群體。(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孫佳音)

圖說:騰訊網路電影的合作審核標準(部分) 網路截圖

【馬上評】切莫辜負觀眾

雖然目前分賬票房「體量」仍與動輒破億元、破十億元的院線大片差距明顯;雖然被叫作「網路大電影」,目前仍存在模仿痕迹較重、劇情略顯單薄、演員演技一般、敘事線索凌亂、節奏把控不好等問題,但「網大」也別把自己不當回事。一來要繼續提高門檻、加強自查,二來更要以電影創作的藝術規律要求自己,以爭取更大的發展。

骨朵數據從2017年1-10月豆瓣評分超過6分的「網大」短評中提取關鍵詞,按關鍵詞的出現頻率和比重,對其進行整體詞雲分析後發現,好口碑「網大」最醒目的關鍵詞是「好看」「誠意」「情懷」「完成度」等,也就說是,觀眾最在乎的是網路電影的「劇情」和演員的「演技」,而能讓觀眾眼前一亮的是網路電影的「立意」或「創意」。再換句話說,有兩個元素對網路電影的品質提升至為重要:一是要有「好的故事」,即好劇本;二是要有「好的表演」。可見,觀眾對好品質、有誠意的「網大」,是頗為鼓勵和期待的。(孫佳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上海畫壇新春開年研討:戲曲人物畫「如何變形」?
久等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狗年春節暖心回歸

TAG:新民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