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快速快速在快速,達到十倍速

快速快速在快速,達到十倍速

什麼是「十倍速」?那不是體能的競賽,乃是智力的竟逐是腦筋轉得比人快,眼光看得比人遠。

握時間的脈動

貞觀元年春,唐太宗大宴群臣,宴會中演奏《秦王破陣樂》(唐太宗君臨天下之前原被冊封為秦王,《秦王破陣樂》乃是表彰秦王征伐之功業)。對於在承平之時的宴會中演奏武樂,這位帝王當然得有番說辭,唐太宗說:「朕背受委專征,民間遂有此曲,雖非文德之雍容,然功業由茲而成,不敢忘本。」

當時一位大臣封德立即揣摩上意,獻上諂媚之言:「陛下以神武平海內,豈文德之足比?」唐太宗的答覆是:「戡亂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隨其時。卿謂文不及武,斯言過矣!」(《資治通鑒?唐紀九》卷一九三)

貞觀四年,宰相房玄齡奏報:國庫中各種武器甲兵遠勝於隋。唐太宗說:「甲兵武備,固然不可有缺。但是,隋煬帝日時武器甲兵哪裡有不足?還不是把天下丟了。若各位大臣盡忠為國,百姓生活安樂,這才真正是我保家衛國之甲兵!」(原文見《資治通鑒?唐紀十一》卷一九五)

貞觀十年,唐太宗與大臣討論「創業」與「守成」哪略一樣難?房玄皊日:「草昧之初與群雄並起,角力而後巨之,創業難矣!」魏徵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於艱難,失之於安逸,守成難矣!」

唐太親日:「玄齡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業之難。(魏)征與吾共安天下,常恐驕奢生於富貴,禍亂生於所忽,故知守成之難。」(《貞觀政要?·君道篇》)

根據以上兩段史事,可以發現:既有大唐

之開國功勛,並能建立名垂千古的「貞觀盛世」的唐太宗藉由客觀的反省自身的生命經驗體悟了一項領導統取秘笈笈:「日時變是守」一一深識「隨日時之義」而有「隨時之宜」的做法!

唐太宗以堅甲利兵掃平群雄之後,知道「可以馬上得天下,不可以馬上治天下」,以崇武而創業成功,卻不以創業成功的經驗移植於守成、守成則則注重偃武修文,所以諭告大臣「戰亂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隨其時」。知戰時固須嚴防滲透,平時則以「百官儘力,人民生活安居樂業」作為成衛疆土的甲兵,而而不溯既往、既往不咎,以免妄生事端而擾民,這是「文武之用,各隨其時」理念的貫徹。唐太宗於治國平天下,深知時世不同而各有處置之宜——深知當務之急,更能善為制宜,是真知知時務、且擅制時務的俊傑。

《孫子兵法》開親明義第一篇篇《始計篇》即標出整軍經武的五大原則:道、天、地、將、法。至於如何落實「天」,《孫子兵法》提示的準則是:「時制」自然的時序以及隨著時序變遷對相關人、地、事、物的掌握與配合。少壯之時為沙場大將的唐太宗推行「時制」的理念於治國平天下,而創建備受中外歷史學學者、政治學者推崇的太平盛世「貞觀之治」,並為日本人推崇為東亞政治史上第一英主。

時間是創造價值的基礎

在重農抑商的漢朝,大史學家司馬遷寫下了《貨殖列傳》,記載上古時代傑出的企業家,不但開風氣,使商人躋身於歷史的舞台;而在以農立國的年代,《貨殖列傳》中揭示了企業經營的金科玉律。

《貨殖列傳》中標標明了芸芸眾生因著本身經濟能力之不同而有不同的謀生方式:「無財作力,小有鬥智,既饒爭時。」家無恆產之人只有憑藉勞力、智力以維持生計;小本經營的生意需有經營策路以做市場區隔;而大企業就須掌握時代的脈動,而且要走在「時需」之前。

計然、陶朱公、白圭,此三人在當時皆富可敵國,就《史記貨殖列傳》所載這三位上古的「經營之神」的企業經營理念,異中求同,即是:「掌握時」。計然說,「知斗責修備,時用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陶朱公認為,「貨物所交易也乃置產積居,與時逐而不責於人,故善治生者能責人任時。」白圭強調,「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趨日時若猛善擊鳥之發」。這三位上古的「經營之神」在馬克思之前兩千年就明白:「時間是創造價值的基礎」。

「掌握時需」的經營理念只適合傳統產業嗎?

「鴻海精密」以自創品牌「 Foxconn」(富士康)征戰國際,如今成為連結器世界級龍頭大廠,營業額突破千億,已為全球級的企業集團。「鴻海精密」董事長郭台銘說,「將來的個人電腦(PC)行業是快、變、準的行業。要做到三點:即即時上市( Time to market)即時量產( Time to volume)、即時變現( Time to money)」(《郭台銘的鴻海帝國》,天下雜誌出版)。美國國務卿鮑威爾說,「1980年的財星五百大企業」(《 Fortune》500),現在有一半以上已經不存在了,原因是這些企業規模龐大、左右市場、資源豐富,但卻不能夠適時地調整!」(《鮑威爾風範一一迎接變局的領導智慧與勇氣》)

這樣看來,《孫子兵法》「時制」的理念跨越時空、跨領域、亘古常新。

太上先時

戰國時代強調企業經營須如「孫吳用兵」的大企業家白圭所提之企業經營理念是「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企業經營者之眼光應在「時需」之先:須在眾人之先看出未來之需要因此能比眾人早作規劃;在大眾搶購之時能體察市場的極限,而不至於一窩蜂地隨眾起舞。看出趨勢的走向,未雨綢繆,對策走在時間的前面,這就是明末清初大學者王船山所說「太上先時」,也就是《孫子兵法》所揭示的「時制」。

什麼是「十倍速」?就《孫子兵法》來說,那不是體能的競賽乃是智力的競逐:腦筋轉得比人快,眼光看得比人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羽絨服配短袖 的精彩文章:

TAG:羽絨服配短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