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津一男子在《今日說法》看到失蹤的「未婚妻」

天津一男子在《今日說法》看到失蹤的「未婚妻」

民警同志,騙我的那個『未婚妻』找到了,她捲走我一萬多元彩禮錢,現在上了電視……」3月18日一大早,家住寧河區潘庄鎮某村的男子張某到公安寧河分局打擊犯罪偵查支隊三大隊報案。

「到底怎麼回事,您慢慢說……」在民警安撫下,情緒激動的張某漸漸平靜下來,講述了事情經過。

「老大難」相親一見鍾情

張某家境貧寒,30多歲還沒結婚,是村裡的「老大難」。2016年7月,經同村村民牽線,張某到薊州某村相親。女方姓孫,30歲,要求不高,只想找一個能照顧自己的老實人。

到了孫某家,張某受到了熱情款待。孫某家中除了父母,還有個弟弟,到了午飯時間,一家人張羅著炒菜做飯,十分熱情。經過一番觀察,張某覺得孫某打扮樸實,談吐大方,長得也不錯,心裡十分滿意。孫某一家對張某也頗有好感,尤其是孫某的弟弟似乎很喜歡這個「未來姐夫」,言語間很是親近。

「你們歲數都不小了,這門親事就定下來吧……」孫某的父母沒有異議,張某和孫某互相也很滿意,就這樣,張某在孫某家住了下來。

未婚妻一家「人間蒸發」

親事定下後,張某按照雙方商定的彩禮錢,將11000元交到了孫某手中,孫某父母也把他當成了「准女婿」。小住幾日後,張某回寧河準備結婚事宜,準備找個良辰吉日過來迎親。然而,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孫某一家再也聯繫不上了,開始是不接電話,後來乾脆停機了。

張某找到媒人,對方也是一頭霧水,表示自己只是聽說有人找對象,於是幫忙介紹一下,對女方家庭並不了解。張某感覺不妙,立即趕到薊州的孫某家中,發現已是人去屋空。

張某吃了啞巴虧,神情沮喪地返回家中,此後閉口不談相親一事,也沒有報警。

「婚騙」落網後上了電視

轉眼到了2018年3月。一天傍晚,張某在家中看電視,中央電視台的《今日說法》欄目引起了他的關注。

這期節目介紹的是天津農村發生的一系列騙婚案件。「兩名嫌疑人都是寶坻區人,平時以姐弟相稱,租用村子裡閑置的民房後,僱傭老人充當父母,然後以相親、要彩禮的方式詐騙……」

電視上介紹的案情和張某的遭遇非常相似,他越看越專註,當畫面中出現民警訊問嫌疑人的鏡頭時,張某頓時愣住了:那名女性嫌疑人正是自己的「未婚妻」孫某,而男性嫌疑人則是她的「弟弟」!

看完了《今日說法》,張某決定報警,為自己討個公道,於是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根據掌握的情況,三大隊立即與寶坻警方取得聯繫,獲悉孫某的真實姓名為李某,2017年7月因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其同夥鄭某因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經調閱案卷,兩人參與騙婚的案件多達15起,總計涉案金額十餘萬元。

3月20日,寧河警方辦理相關手續後將李某、鄭某從寶坻押回寧河,目前此案仍在進一步審理中。

民警揭示騙婚案件特點

辦案民警表示,當前農村騙婚案件大多具有以下特點:被騙對象多來自貧困家庭,經濟條件較差,還有的年齡較大或身體有殘疾。此類人群存在結婚難的現象,渴望結婚的意願非常強烈,從而給騙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在騙取受害人的信任後,騙子往往以彩禮錢、買首飾、女方父母需要贍費等名目索要錢財,得手後找機會逃跑。被騙的農民普遍警惕性不強,缺乏法律意識,許多受騙者上當後往往自認倒霉,沒有及時到公安機關報案,使騙婚者得以繼續作案。

轉載自:天津政法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燕網·天津 的精彩文章:

熊孩子為啥愛把小東西塞到鼻子耳朵里?
假導遊太坑人!高高興興去泰國,登機時才發現被騙

TAG:大燕網·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