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蘋果的新武器:Mirco-LED還有多遠

蘋果的新武器:Mirco-LED還有多遠

三月中旬以來,蘋果已經沉寂一年有餘的Mirco-LED顯示技術再次掀起起軒然大波——甚至,資本市場,相關股票價格都出現了大幅波動。Mirco-LED似乎已經「就在弦上」,馬上就能威脅「三星OLED」的市場地位。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Mirco-LED廠商密集表態

關於Mirco-LED最新的消息很多:比如,據外媒報道稱,蘋果公司正在加利福尼亞總部附近秘密經營一家製造工廠,此工廠致力於開發和測試蘋果自己的顯示屏。業內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實驗性的生產線」,用來驗證蘋果掌握的Micro-LED技術。同時,媒體消息還稱蘋果已經在韓國累積申請了30多個Micro-LED的專利技術。

韓國方面,三星的消息稱Mirco-LED的室內顯示產品今年8月正式銷售。LG也稱8月份會展示基於Mirco-LED技術的LED顯示牆產品。另一家日本巨頭,索尼則在2016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銷售基於Mirco-LED技術的大型室內顯示系統。

同時,專利研究數據顯示,過去十年中,各國企業在韓國申請的Micro-LED專利數量一共是358個。但是,2017年的新申請量高達120個。即三分之一的相關專利是去年產生的。這意味著Mirco-LED研發已經「加速」。

國內方面,國星光電剛剛宣布成立Mirco-LED研究中心;國內最大的、亦是全球在建項目投資額最高的顯示面板企業,京東方也表示正在對Mirco-LED技術進行研究。三安光電則稱積極布局Mirco-LED產業鏈。台灣省億光則表示基於Mirco-LED的室內顯示和手機背光產品今年會「供貨」。

以上信息可以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Mirco-LED應用開始在室內顯示、背光產品線落地;Mirco-LED研發進入空前的高潮階段,參與的企業數量快速增多。

Mirco-LED兩種應用形態「步伐」不一

雖然索尼、三星已經上市了Mirco-LED的室內顯示產品,但是對於蘋果Mirco-LED顯示屏, 摩根大通分析師發布得最新報告稱,媒體報道正在進行內部開發的蘋果Micro-LED顯示技術距離商用還需要3至5年的時間,資本市場更是反應過頭。——一個是已經上市,一個是距離商用還有很長時間,為何Mirco-LED技術上有這種「風馬牛」的結論呢?因為,Mirco-LED有兩種完全不同的「主要應用形態」。

首先,索尼、LG、三星等提到的Mirco-LED室內顯示產品,是一種採用更小的LED顆粒(5微米-100微米),但是,像素間距依然是毫米或者亞毫米級別的產品。這種產品的技術,還可以用於液晶顯示(比如智能手機)的背光源系統。因為這類產品的像素間距依然達到毫米級別,所以單位面積的器件密度非常有限,這顯著降低了產品製造的成本和工藝難度。

室內顯示用Mirco-LED產品,不僅得到LED上游企業的關注和支持,也得到了傳統液晶、OLED顯示陣營的支持。因為,基於玻璃基板技術的液晶、OLED顯示產品在100英寸以上顯示上具有難以突破的成本瓶頸。而Mirco-LED且可以滿足100-200英寸單體顯示器,200英寸以上拼接牆實現「高性能」、「低成本」顯示的需要。

第二,Mirco-LED在蘋果的規劃藍圖中,主要應用於智能穿戴和手機等產品——這是顯然的小屏幕、高解析度應用。在這類應用中,LED的晶體顆粒可能只有5-50微米,甚至更小;像素間距也會只有5-50微米,甚至更小。即在室內顯示和背光應用中,毫米級別的LED晶體顆粒間距,被縮小到原來的幾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Mirco-LED在小尺寸屏幕上的「極小像素間距」,大大增加了單位面積的器件數量、工藝精度和缺陷修復難度。這是摩根大通分析認為「蘋果Mirco-LED短期無法商用」的原因所在。對此,業內的術語是「巨量轉移」技術的難度。即指在一英寸的顯示屏上數百顆、乃至於千餘顆LED晶體顆粒的轉移、分布、「焊接」工藝的難度。

正是由於巨量轉移技術「難度非常高」,Mirco-LED在小尺寸高密度顯示領域的市場化前景依然被認為「並不明朗」。而只有這種產品才是對現在液晶和OLED技術有實質性威脅的「應用類型」。

所以,都是Mirco-LED技術,卻出現了兩大類產品:室內顯示屏和背光源;以及小尺寸Mirco-LED顯示屏。兩者製造工藝差距顯著,市場化進程亦不同步。Mirco-LED室內顯示屏和背光源已經「產品落地」;Mirco-LED小尺寸顯示產品還需「等待眾多技術的成熟」。後者也就決定了,蘋果無法用Mirco-LED短期內取代三星的OLED產品。

Mirco-LED挑戰液晶和OLED?其實是OLED先挑戰了LED!

在人們最近對蘋果Mirco-LED的關心中,蘋果Mirco-LED將取代OLED和液晶屏幕的觀點成為「最大」的重磅炸彈——因為後者可是一個萬億級的大產業。

但是,對於Mirco-LED與液晶、OLED的產業關係,不僅面臨Mirco-LED用於移動小尺寸顯示系統的「成熟度」遠遠不足(液晶和OLED則已經高度成熟)的問題,還面臨「發展前景」、「產業重合」與「OLED挑戰LED在先」的問題。

第一,從發展前景看,Mirco-LED不能簡單樂觀。並不是只要Mirco-LED能夠製造出今天液晶和OLED顯示所能提供的相應產品,Mirco-LED就會成功。因為,一方面,OLED顯示產品已經進入價格下降階段,三五年後和Mirco-LED競爭的將是很便宜的、供給充足的OLED顯示屏。也許蘋果手機的高昂價格可以承受Mirco-LED市場初期的高成本,但是更多的手機產品卻難以承受更高的成本。

另一方面,三五年之後的OLED產品也不會是現在的形態,可摺疊和柔性OLED那時候已經大規模上市。目前,新建的OLED生產線,基本都是柔性線。即,Mirco-LED不僅要實現「巨量轉移」技術,還要實現「柔性化」技術,才能和未來的OLED競爭。摺疊和柔性化,會給手機等產品帶來根本革命——即屏幕尺寸不再是5-6英寸,而可以是8-10英寸,甚至更大(想要小畫面,疊起來就行)。

第二,Mirco-LED與今天的液晶、OLED產業具有重合度。Mirco-LED本身是一種「發光器件」技術。構成顯示面板,不及需要發光材料,還必然需要驅動基板。這種基板有可能依然是低溫多晶硅、金屬氧化物技術的玻璃基板或者樹脂基板。這種TFT基板是液晶和OLED顯示的共性產業鏈,也很可能是Mirco-LED將採取的主要基板類型(超高密度近眼顯示,可能會採用半導體基板——如單晶硅CMOS基板等)。這種產業關係,決定了Mirco-LED如果大規模成功,只不過是OLED之後的又一次升級,不會成為對今天「液晶、OLED主導的半導體顯示產業」的徹底顛覆。

第三,有研究認為,Mirco-LED如果成功,將佔據今天LED產業50%的產能,並獲得每年300-40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包括室內大尺寸和移動設備小尺寸顯示)。這種成功情景被描述為對液晶和OLED的替代。但是,這個結論忽視了LED廠商們看中Mirco-LED的一個核心理由。

LED產品的重要市場之一是作為液晶背光源。而OLED顯示是不需要背光源的。即液晶向OLED的升級,一個副作用是幹掉了LED的「背光源」市場。某種角度看,LED廠商發展Mirco-LED技術,進入室內顯示、手機等移動顯示市場的目的,是為了在失去液晶背光源市場之後,為產能尋找出路。

即,不是Mirco-LED要來顛覆液晶和OLED顯示,而是OLED先顛覆了LED產業的一個最重要的細分市場。Mirco-LED更多的是一種反擊的武器,而不是主動挑起戰爭的工具。

所以,Mirco-LED與液晶、OLED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不能用簡單的「競爭」來形容:比如,Mirco-LED在大尺寸室內顯示上完全是液晶和OLED技術的有效補充;在小尺寸上也很可能要繼承液晶、OLED體系的TFT背板技術;在行業市場空間上,更是OLED先搶佔了LED作為液晶背光源的市場,而後Mirco-LED才出來拯救LED的市場需求。且即便只考慮Mirco-LED技術的市場前景,也有Mirco-LED室內大尺寸應用已經落地,Mirco-LED移動小屏幕產品困難很大、尚需時日的「結構性差異」。

綜上所述,作為蘋果的一個未來技術支點Mirco-LED並不是「不可或缺」的組件,也不是今天就能威脅三星OLED的產品。但是,作為一種技術創新Mirco-LED帶來的新應用已經開始落地——蘋果在韓國的專利申請,短期可能是奔著三星和LG的Mirco-LED大尺寸室內顯示設備而來。後者則與國內顯示產業目前最火熱的小間距LED顯示產品「市場重疊」:Mirco-LED小間距LED屏,被認為是表貼小間距、COB小間距之後的「第三代」產品。這部分的競爭才是「市場已經在發生」的事情。至於蘋果用Mirco-LED對抗三星,這個命題還處於絕對的「畫大餅」階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投影時代 的精彩文章:

創新促騰飛:顯示信息科技業的競爭主線
阿爾泰成立一年,銷售額就翻倍,秘密在於……

TAG:投影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