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谷歌重金戰略投資的這家AI研究院,研發黑猩猩機器人要上天!

谷歌重金戰略投資的這家AI研究院,研發黑猩猩機器人要上天!

新智元報道

來源:DFKI

作者:文強,Gavin

【新智元導讀】說到機器人,除了波士頓動力,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DFKI)也不容忽視,這裡有探索太空的黑猩猩機器人,還有科幻小說中才有的「蜈蚣」自動駕駛汽車。DFKI在技術成果產業化方面也非常出色,已經孵化出80多家技術公司,10多家世界500強巨頭爭當DKFI的股東,谷歌花巨資也只拼到一個董事席位,DFKI憑什麼這麼牛?

最近波士頓動力又火了一把,原因是亞馬遜的CEO貝索斯遛著SpotMini出席MARS 2018機器人人大會。

SpotMini或許你已經聽說過了,這款機器人在2017年11月發布,外形小巧,頭部有一副機械臂(「狗頭」),機械臂的頂端是一個夾手,可以靈活操控物體。在波士頓動力最新發布的視頻中,SpotMini能做瑜伽,還能在被人阻擋的情況下順利開門。

波士頓動力機器狗?這裡有在太空採礦的黑猩猩機器人、螳螂機器人,以及蜈蚣自動駕駛汽車

不過,在機器人領域,還有不少比SpotMini更瘋狂、更細膩的想法。例如,下面這款計劃用於在太空採礦的猩猩機器人。

這個機器人重18公斤,高約70厘米,核心技術在於擁有一根像黑猩猩一樣的人造脊椎,這根脊椎替代了前後身體的剛性連接,不僅能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在快速移動時,還有效地改善了機器人的運動和平衡能力。

這個猩猩機器人來自德國人工智慧研究所(DFKI),是DFKI旗下機器人創新中心智能移動機器人iStruct項目的一項成果。iStruct的目標是開發受生物啟發的機器人結構組件,改善機器人系統的運動和移動特性。

DFKI還有一款機器人LIMES,是一種用於太空探索的螳螂啟發式機器人,在未來的外太空飛行任務中,這樣一個系統將讓我們能夠去到人類難以進入的地區採集土壤樣本,或者在粗糙和非結構化的天體表面上組裝和維護基礎設施。

在太空里,LIMES看起來應該是這樣的:

如果你覺得太空探索還比較遙遠,DFKI也有地球上的項目,比如這套能夠遠程操控的外骨骼AILA/CAPIO。圖中展示的,是遠在俄羅斯的研究人員控制這套位於德國的外骨骼進行移動。可以設想,未來人們操控這套外骨骼進入危險環境中,比如發生自然災害後進行救災。

DFKI最新的一個項目,是一款「蜈蚣」智能車。吊艙式設計,車廂可以起來,裡面有兩個座位,車的每個輪子都能旋轉90度,有極強的轉向能力,佔用非常小的停車空間,還能橫著停車。

這種車還有一大特點,能夠多輛連接,遠程運輸進一步節省能量,看起來像蜈蚣嗎?

10多家世界500強巨頭爭當股東,谷歌花巨資也只拼到一個董事席位

上面這些機器人只是DFKI眾多研究的冰山一角。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DFKI)創立於1988年,是全球最大的基於人工智慧的非營利軟體技術中心。DFKI是德國最大的從事軟體技術和應用的研究機構,研究方向覆蓋大數據分析、知識管理、畫面處理與理解、自然語言處理、人機交互、機器人等。

早在2015年下半年,谷歌被爆出重金戰略投資DFKI,時任谷歌德國工程主管維蘭德·霍爾菲爾德(Wieland Holfelder)博士對外稱,谷歌自2001年起就不斷與DFKI的科學家、技術專家交流,作為歐洲AI戰略的一大布局,希望能將更優秀的技術引入谷歌的產品和應用。

時至今日,谷歌也沒有披露當時的具體投資金額,市場傳言稱 「相當於DFKI合作的其他16家私營公司的投資總額」。而如此大手筆的投資,也只為谷歌搶到了DFKI的一個董事會席位。

再一看DFKI官方披露的股東信息,陣容可謂超級豪華:全球500強,比如微軟、谷歌、英特爾、德國電信、寶馬、大眾汽車、博世、空客、理光、SAP、迪爾等均在列,此外,還有語音識別公司Nuance、德國農機公司CLAAS、介面製造商HARTING等。

DFKI成功的一大因素,在於其自籌建之初就非常注重對從研究到實際應用的轉化,30年時間積累了大量產業成果。

Verbmobil多語言大型機器翻譯項目的研究為德語、英語、日語雙向翻譯識別起到重大貢獻。同為語言翻譯方向,EuroMatrixPlus研究項目是歐洲所有語言之間機器翻譯的領先項目;在SmartKom中,測試開發了全新的人機交互技術;在SmartWeb中,開發了第一款基於語義互聯網服務的移動應答機;在數字產品內存方面,SemProM(語義產品內存)軟體開發了物聯網的關鍵技術;而RIMRES(可重構集成多機器人探測系統)則用來輔助進行行星探索,可以幫助完成很複雜的任務,諸如地形數據採集、導航,自身能源供應等問題。

自成立以來,DFKI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了包括Chusable、B4、Ascella、Camelot、DHC、Digipen等在內的數十家分支機構或公司。其中,50多家目前保持著較高的市場活躍度,在各自所處的細分領域也都極具競爭力。

巨頭青睞原因為何?全明星AI人才陣容!

DFKI深具影響力,究其根源,在於這裡聚集的人。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成員、德國總理默克爾科技顧問沃爾夫岡·瓦爾斯特爾(Wolfgang Wahlster),世界最頂級的自然語言專家漢斯·烏思克爾特,不來梅環境輔助生活實驗室主任 Serge Autexier,語音和智能用戶界面大牛Jan Alexandersson博士、語義技術和量子互聯網專家Matthias Klusch博士,等等,都在DFKI。

除了這幾位,更多的大牛隻是隱介藏形,有資料顯示,DFKI有超過60多個國家的500多名高水平科學家(其中不乏兩院院士甚至三院院士)、管理人員和約400名學生員工,正進行著數百個科研項目。

最為顯赫的是在業界有「工業4.0教父」之稱的沃爾夫岡·瓦爾斯特(Wolfgang Wahlster)。他是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成員),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歐洲人工智慧協會院士、美國人工智慧協會院士,曾獲德國科技最高獎「德國未來獎」,現為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科技顧問,也是DFKI的首席執行官。

Wolfgang Wahlster

漢斯·烏思克爾特(Hans Uszkoreit),歐洲科學院院士、國際邏輯語言和信息協會主席、計算語言學國際委員會終身成員、柏林工業大學榮譽教授、早年的斯坦福人工智慧實驗室的項目負責人,200多篇科學出版文章作者。從2010年開始至今,擔任DFKI柏林分所所長。2017年,擔任深知無限人工智慧研究院(AITC)院長兼首席科學家。

深知無限人工智慧研究院(AIT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enter)成立於2017年,由烏思克爾特教授及其團隊創辦,是一家專註於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產業化的創新型研究機構。AITC致力於依託DFKI的研究成果和技術平台,構建技術研究、創業孵化、產業加速、人才培養等附能體系,吸引全球最傑出的創業者、行業專家和科學家,深入金融科技、生物科技與大健康、汽車與駕駛、製造、零售、教育、智慧城市等領域,推動全球前沿人工智慧技術與中國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的商業化落地。

Hans Uszkoreit

現在,有個近距離接觸DFKI的機會!

3月29日,沃爾夫岡·瓦爾斯特教授和漢斯·烏思克爾博士將出席由新智元主辦的「2018新智元產業·躍遷AI技術峰會」,發表主題演講。這也是沃爾夫岡·瓦爾斯特教授首次在中國面向公眾發表演講,如何打造世界級的一流AI研究院?歐洲AI技術發展和產業化趨勢如何?到峰會現場,一睹大師風采!

沃夫岡·瓦爾斯特爾(Wolfgang Wahlster)

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CEO

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成員

沃爾夫岡·瓦爾斯特爾教授,是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 (DFKI) 首席執行官及科學董事。薩爾信息大學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的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執行委員會成員,他是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成員)和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德國柏林-勃蘭登堡萊布尼茨科學與人文學院院士,以及德國Acatech國家工程院院士。榮譽包括德國未來獎、德意志共和國聯邦一級十字勳章,以及三項名譽博士學位。瓦爾斯特教授曾是全球人工智慧組織IJCAI的主席,並被公認為是德國殿堂級的人工智慧技術先驅,被譽為德國」人工智慧教皇」。作為多個信息和通信技術委員會的成員,他是「工業4.0之父」,「Smart Service Welt」的發起人之一。參與創建了80家初創公司,將DFKI打造成為孵化新創企業最活躍的研究中心之一。

【主題演講】德國 AI 研究的大趨勢:團隊型機器人、長期自控和大規模多模態

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 (DFKI) 成立於198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頂級研究中心之一,其研究方向覆蓋了人工智慧的全部細分領域。DFKI為德國政府的大型項目提供技術戰略,比如工業4.0、智能服務和自學習無人系統。大量產業化應用的實踐案例充分展現了DFKI人工智慧技術儲備的經濟和社會影響力。

DFKI論述了協同機器人和人類混合團隊的新系統架構,用於多適應性工業製造以及大規模定製系統。DFKI認為實體和認知輔助系統必須基於大規模多模態會話系統,即融合和分拆語音、面部表情、人眼凝視、姿態和手勢等模態。DFKI智能化的人機介面技術,擁有包括無人汽車、水下機器人、機器人裝配團隊、智能農業機械等一系列案例。演講還將介紹其研究人員如何與DFKI的股東,如奧迪、博世、寶馬、SAP、德國電信等企業合作,通過將人工智慧技術融入德國最暢銷的產品促進德國的經濟發展。

漢斯·烏思克爾特(Hans Uszkoreit)

歐洲科學院院士

深知無限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

漢斯·烏思克爾特教授是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DFKI)科學董事,北京深知無限人工智慧研究院(AITC)院長兼首席科學家,聯想研究院人工智慧首席顧問,柏林工業大學榮譽教授,歐洲科學院院士和國際計算語言學委員會成員。烏思克爾特教授多年來從事並引領著人工智慧領域的學術及研究工作,尤其在語言和知識科技領域,擁有超過30年的經驗,參與創立並指導了數十家人工智慧初創公司,其研究成果刊登於200多家國際出版物。

【主題演講】基於知識和機器學習技術的人工智慧強化決策支持應用

如今,人工智慧在工業4.0 和其他領域的應用有兩大類: 一是人工智慧支持自動化,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和系統(通常基於機器學習)啟動、優化或控制自動化過程;二是人工智慧支撐分析和管理,通過顯性知識和機器學習來解讀數據,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優化決策過程。前者屬於所謂的狹域人工智慧, 而後者則擴大了當代人工智慧的任務範疇。

我們進一步擴展了工業4.0計劃,整合工業企業外包括全球範圍內的非結構化數據, 將關於客戶、供應商、競爭對手、監管者、投資者等維度的數據與企業的內部數據相聯繫。目前,我們所研究的重點之一是尋求深度學習與顯性知識的最佳組合。漢斯·烏思克爾特教授將在演講中介紹在中德兩國正在進行的人工智慧應用項目的案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智元 的精彩文章:

獵豹傅盛「開掛」:發布三款機器人+區塊鏈AI音箱+機械臂
卷積神經網路熱度上升最快,計算機科學熱詞五年變化趨勢大揭秘

TAG:新智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