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對父母最大的孝敬,是接納父母的不完美

對父母最大的孝敬,是接納父母的不完美

父母一直在竭力愛著孩子,孩子卻常常忘記父母只是普通人。

富書主播:夏·宇夕

主播荔枝號:夏·宇夕(FM1816582)

01

前段時間,朋友的父親因心臟病突發直接進了ICU,事後朋友哭得像個淚人,不住地懺悔。

一向溫和孝順的她,那天卻突然暴怒,歇斯底里地咆哮,非要同父親辯個是非高低,父親氣極,心臟病發作。

那天是周六,她用剛發的工資給母親買了營養品,給父親選了件襯衫,一家人喜氣洋洋地圍在一起吃飯。父親誇她孝順懂事,不知不覺就提起了上學時候的事。

父親說,幸好他堅持己見,把她送到重點高中,雖是寄人籬下,日子苦了點,但吃的苦中苦,才有甜上甜。他還不時數落母親目光短淺,當時眼淚婆娑地勸說他,讓朋友在縣城讀書。

那些話一句一句敲打她的神經,那些寄宿生活的悲傷記憶似啞雷,嘭得一下炸裂,回憶像潮水般湧入。

寄住的日子,讓自己感覺始終被隔著,家她是回不去,新環境她是無法融入。孤獨感,無力感常常挾裹而來,嚙噬著她的心。

有次,她補習太晚,被一個陌生人尾隨好久,當時的驚恐和無助仍刻骨銘心。

她開始不悅,其實以她當時的成績不入重點,她未必比現在差。她打量著父親,原來他從未反思過自己的專制,還自以為是的沾沾自喜,思緒的電視火光間,她怒吼著,說出了當年的種種委屈。

父親聽後開始臉色大變,嘴裡囔囔著,結果還是好的,不是嗎?

她機關槍似的反駁,數落他的蠻橫、冷漠和無知。以女兒為傲的父親,無法接受女兒的話,最後發病。

朋友懊悔不已,自己對父母的好,不過是表面的順從和物質的饋贈,內心深處對父親當年的「拋棄」,還耿耿於懷。

他感恩父母,卻不認同父母的付出,它像一道屏障,隔開了你與父母的聯結,饒是你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也不肯由衷的感激。

孝順父母,就得和父母和解。卸下沉甸甸黑漆漆的恨,內心才能輕鬆明亮。

父母子女這場人世相逢,是用來相親相愛,而非相恨相殺。

02

董卿也曾一度和父親關係緊張。

她的父親在農村長大,祖父早逝,祖母一人把父親養大。董卿父親從小就要下河捕魚捉摸蝦賣了補貼家用。後來他憑藉努力考上了復旦大學新聞系,做了報社主編。

由於單親苦出身,養成了董卿的父親努力、隱忍的性格,他對董卿要求異常嚴格。

天不亮去跑步、寒暑假勤工儉學、每天抄古詩背古文,董卿父親以各種方式引導磨鍊她。

除此之外,怕董卿過分注重打扮,不讓妻子給她做新衣,時不時還要餐桌聆訓,導致董卿小的時候一提吃飯就怕。

後來的董卿集氣質、智慧和高雅於一身,在《朗讀者》和《詩詞大會》上大放異彩。

這個時候她才明白,原來這一切都歸功於父親的嚴厲管教。

後來,她開始體會到父親的用心良苦,那種虎爸式的教育方式,雖然讓成長過程變得痛苦凌厲,但不可否認,正是兒時的經歷苛刻自己不斷變得優秀。

最終,她選擇和父親和解,接納了父親的嚴厲。

是呀,父輩那一代人專制嚴厲,經常性挑剔,動輒訓斥。網上有個段子合集,說的就是那一代父母的這些特徵。

有人說,有次我偷跑去網吧,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我爸知道後,把我一頓胖揍,硬生生打折了一根棍子。

有人說,我爸怕我只注重儀錶,從小就讓我留短髮,衣服也是哥哥的舊衣服,甚至連買個筆記本也要挑最丑的。

有人說,小時候我跟我媽說喜歡鋼琴,但是我媽非得說拉小提琴更有前途,拉琴考級的過程也是蠻辛苦,我媽天天盯著我拉夠兩個小時才肯罷休,否則會什麼都不做一直陪著我。

其實,我們的父母輩大都浸過苦日子,所以才明白不努力只會更苦,所以要求你努力努力再努力。

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才會在方式上簡單粗暴,生怕丁點兒的錯誤,會讓你萬劫不復,所以苛刻嚴厲。

父母沒有學過那麼多的心理學知識,無法分辨那種行為,會造成你的心理陰影,但是他們會根據風俗良序判斷哪些事是做不得的,因著擔心,他們風聲鶴唳,一點小事也會上綱上線。

因為他們比你更加明白錯誤的代價。孝順父母,要理解父母的付出和不容易。

只要不是十惡不赦,只要他們在你身上傾注了足夠的愛,只要他們全心全意地養育了你。

那些錯,其實可以原諒。因為那個時代並沒有普及育兒心理學,他們認知、見識有局限。

父母也許欠你一個道歉,但對你的成長,他們並不虧欠!

03

宋涵在《不可慢待的孤獨》中,寫過這麼一個故事。

一個女孩,很罕見地,視母親為偶像。的確,她的母親是個大美人,長得像林青霞,才藝又卓絕,在女兒五歲的時候就隻身去歐洲學習藝術。

三年後,這位母親回國和父親離了婚,原因是在巴黎遇到了真愛,從此遠赴他國。

後來她的母親每年寄回大量的衣服和書籍,給她寫許多信,督促她在學識和眼界上追求精進。

她覺得母親酷斃了,是個光芒萬丈的女神,穿著最美麗的衣服,做著最自由的選擇,周遊列國,曼妙無邊——她就要成為這樣的女人。

可是,在她16歲跑到法國找母親贊助她出國時,母親拒絕了她。

她一下子啟動了對母親「自私冷酷」的評價,她站在母親對面,說她拋棄她,說她這麼多年來只為自己而活,從未關心過在這世上缺乏母愛的、可憐的女兒。

她一邊哭一邊驚訝地發現,自己積累了那麼多不滿,像細小的雪花在心上悄悄地覆蓋了一層冰,

無論眼前這個女人活得多麼精彩,也抵消不了她的積怨,也不可能讓她們親密起來。

我們一邊期待父母擁有很多能力和愛,帶我們優秀,帶我們飛,一邊抱怨父母,跟不上我們的思維和潮流,不能時刻關注我們的需求,父母總是不能放下身份感同我們交朋友。

英國精神病學家鮑爾比曾提出「依戀理論」,

它闡述了人人都需要有依附對象,這個對象必須是可以信任的並且能夠提供給我們支持和保護的重要他人,於孩子而言,依附對象通常是父母。

通常被作為依靠的人,都會被依戀者認為是無所不能的,就像小時候我們認為爸爸是超人,媽媽是仙女,他們總是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出現,給予我們最大的關懷。

習慣了依賴,所以對他們的期待也遠遠大於常人,當他們出現些許的不合意,在我們心理都會被無限放大。

對於常人,我們卻寬容的多,因為本身我們並沒有抱有多少希望,也就留白了轉圜的餘地。所謂愛之深,恨之切就是這個意思。

父母一直在竭力愛著孩子,孩子卻常常忘記父母只是普通人。

孝順父母,就得放下自己對父母的理想化、強求父母盡善盡美。

就像是完美的別人家的孩子不存在一樣,完美的別人家的父母也不存在!

04

我的一位同學,父親早逝,母親含辛茹苦將她養大。

她和母親的關係一直很緊張,記得那時候,學校流行穿耐克的T恤,基本每個同學想有一件,同學也不例外,她憋了好久才跟母親說,母親卻爽快地答應了。

母女倆在商場逛了好久,在敲定買哪一件上出了分歧,母親堅持要買李寧牌子的T恤,說料子舒服,價格還高,同學堅持買耐克牌子的,她只在乎那個商標。

最後,母親堅持己見買下了自己中意的那件,朋友回家後卻發瘋似的將那件衣服剪壞了。

朋友說她一直不肯原諒母親的固執專制,每每看到母親在一件小事上同她掰扯,她就氣不打一處。

直到有一次,陪兒子買玩具,兒子喜歡的,她一直看不上,又貴還不耐玩,她便替兒子做了主,玩具買回家後兒子賭氣,將玩具從樓上扔下,還說別的小朋友都有那款玩具。

這似曾相識的這一幕,讓她想到了之前的事,母親不是不愛自己,只是不理解一個商標在把虛榮心看得比天大的年紀,是多麼重要。

只怪自己當時太年輕,不能透徹理解母親的想法,傷了母親的心。

自此,她開始回憶過去,小心翼翼地理解母親,母親雖然老是嘮叨,但是每句話都是擔心;

有時會發脾氣,但也是害怕自己走彎路,她的固執和專制,也不過是想給自己最好的,儘管那不是她想要的。

但母親已經用全部的愛來養育她了,換做自己,未必能比母親做的好。

今年過年回家,她發現準備了她上學時候最愛的油炸小黃魚,其實她已經戒掉小黃魚很久了,因為妊娠時吃小黃魚,血脂高,她就直接戒口了。

她吃了一口,熟悉的味道一下湧上來,她不禁掉了眼淚。

世界不完美,父母會犯錯,成長也會磕磕碰碰,這些都是不能改變客觀事實。

但是,給父母最好的孝順,是能夠感激父母的恩情,原諒父母的過錯,接納他們的不完美。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原創不易,隨心打賞

富書原創矩陣: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FranklinReadingClub),爸媽精讀(shenduwenhua),富書(zhongchoudushu),出版暢銷書《絕不過低層次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重要的不是努力,而是努力方式
敢不敢和我談一場2天後分手的戀愛?

TAG: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