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少年人的信:真正有價值的思想決不會用強制的方式讓你接受

給少年人的信:真正有價值的思想決不會用強制的方式讓你接受

按:這是回復一位朋友的兒子的解答。這位15歲的少年充滿著困惑,對人生、對社會、對自由。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們每個人在青春期的時候都對社會、時代和自己充滿困惑和疑慮,這很正常。甚至,一些少年人比另一些少年人有更多的思考和困惑,也是自然而然的,沒有什麼特別的。心理學角度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天資稟賦,而內省能力是人類多元化智力的一種。它與語言能力(語文、英語等學科的學習主要倚重這種能力)、數理邏輯能力(數學、物理等學科的學習主要倚重這種能力)、節奏能力(那些在音樂上表現優異的同學大多在這個能力上有著天賦)、運動能力(那些在球類運動中出類拔萃的同學大凡在這種能力上超出常人)等一樣重要。當一個少年人顯得比其他同齡人思考得更多,想得更多,也因此困惑更多,疑慮更多,完全可能反映了他自內省能力上比同齡人更加擅長。

一個有著更為擅長的自省能力的少年,自然而然就比其他同齡人有更多的煩惱,更可能關注那些抽象的人生問題,如人生的意義,自由,等等。這些抽象思考的重要性,可能比同伴的交往,比參加戶外的活動更吸引人。為了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會自己根據點滴的線索去追尋書本中的答案。有些少年人可能因為媒體的推薦而熱衷從所謂的國學中尋找答案;有些少年人則可能在朋友的推薦下去德國哲學裡探尋究竟;還有些少年人則沉溺在一些似是而非的神秘主義的迷信里難以自拔。

雖然樂于思考,也擅長思考不是壞事;如饑似渴地尋求抽象問題的答案也難能可貴。可是,由於少年時期我們沒有辦法僅僅依靠思考和有限的閱讀來探及答案之所在,少年時期的大腦發育、知識積累以及社會閱歷都不足以找到諸如「人生的意義何在?」或者「自由到底是什麼?」的答案。這些問題即使對成年人而言,也人言人殊。因為類似的抽象問題,不像「波斯菊有幾片花瓣?」這樣的具象問題有當然的標準答案,而是根據不同的解答者所持有的觀點、立場不同而有著大相徑庭的「答案」。

所以,少年人在思考和尋求人生意義的答案前,需要也有必要做好下面幾步。

1、不持偏見地閱讀。如果可能,在課餘儘可能多讀一些簡要哲學史的書,西方哲學史和中國哲學史都可以讀一讀。解人類思想的多元化和多維化。不建議在沒有引導的情況下貿然去閱讀那些哲學家的典籍。

2、不沉溺在任何一門或一派哲學中。太年輕沉溺在某一門或某一派的哲學之中,容易一葉障目。哪怕某一門某一派的觀點成為主流意識形態,成為大多數人的思想的指南。

3、質疑是好的,但不可陷入相對主義的泥潭。像「自由」的要義,是人們選擇的結果,而不是自然的結果。相對主義會混淆是非,泯滅價值。「選擇」本身,就是自由。所以,要學會選擇,學會承擔選擇。

4、熱愛生活,多參加有趣的活動。讀書、思考固然可喜,但生活,特別是有趣的活動遠比讀書、思考更重要。生活簡單地說就是家庭里享受於父母的互動,並因此成長;校園裡享受與老師、同學的互動,並因此成長。活動的趣味取決於你的動機,而熱愛就是最強的動機。

5、學業第一。把學業當作是人生的一次長途跋涉的練習,從中不僅獲得知識,而且積累克服困難的經驗和信心。這些知識和經驗不僅有助於升學,更有助於人格的發展和人生的成就。

6、人生的意義是自己的生活方式所賦予的;自由也是自己所選擇的。當有一天你意識到自己的自由受到戕害,你起碼可以有能力和機會選擇更為自由的社會。這建立在你的學習和成長上。

7、真正有價值的思想決不會用強制的方式讓你接受。

至於「人生的意義和目的到底是什麼?」「自由是什麼?」等這一類的問題,答案就在閱讀、思考和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要自己去選擇答案,而不是去找到答案。找答案的本質是推卸責任的表現,而選擇意味著承擔。

從心理學角度,每個人的真正意義上的生理成熟要等到大腦前額葉的完全成熟才告結束,而這部分腦區正好是複雜思考和理解模糊知識最關鍵的腦區,而大腦前額葉的完全成熟大約在25歲左右。所以,在25前不要自以為找到「答案」了,或選擇了「答案」了。25歲前的任務就是閱讀、閱歷、學習、生活,以及對此四者的愛,為25歲後選擇答案積累知識、經驗和資源。有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能力或資源去選擇答案;也有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自欺欺人的經驗迷信和觀念迷信中而不自知。

最後,祝每一位愛思考的少年人能夠生活快樂,學業成就,這樣思考才是有趣的事情,而不會乏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思親職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善思親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