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教名山,革命老區一一茅山

道教名山,革命老區一一茅山

原創好詩、好文、好段子,盡在絲路文學!

呂金英

GIF

道教名山,革命老區一一茅山

圖、文/呂金英

快樂的小青蛙(萌萌噠)

 快樂的小青蛙(萌萌噠)

劉士鳴 

00:00/02:10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各種鮮花竟相開放,我的心早就按耐不住,想要出去踏青賞景,迎接春天的到來。於是我就報名參加了戶外俱樂部組織策劃的一一一茅山三峰穿越一日游活動。

我早上五點起床,五點半左右起程,一路上車裡氣氛活躍,歡歌笑語,一邊聽大家獻唱,一邊欣賞窗外美景,感覺沒多久,三個小時的車程就過去了。

茅山位於江蘇省句容市,是一座聞名全國的道教名山,也是道家學派的發源地,被稱為"上清宗壇」。我也是聽了地導的解說才知曉的,以前只是在電視里看到有降妖除魔的茅山道士一說。

山腳下向上望去,仙霧繚繞,簡直是人間仙境。

因為今天下著濛濛細雨,這雨不像夏天那樣雷厲風行,也不像秋天那樣蕭瑟凄涼,這春雨綿綿的,柔柔的,浸潤著萬物,像情人一樣陪伴著你,讓你感覺不到一絲涼意。

就連路邊的野花在春雨的滋潤下,與那些室內的名花相比,格外的嬌艷欲滴,嫵媚撩人。

春天就像是情竇初開的少女,一切是那麼的新奇有趣,這濛濛細雨又彷彿給她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使人對她更加憐愛,更加浮想聯翩。

這蒙蒙春雨像霧、像雲、又像紗,使我們這次旅行更俱情調與詩意。

沿著青石板小路向山上進發,一路鳥語花香,一幅秀美的煙雨江南水墨畫盡收眼底,畫中的人物便是我們。

我們是從三茅峰開始穿越的,一路上道觀眾多,途徑祖師殿,仁佑觀,華陽洞??

接著去了元符萬寧宮,遠遠的就可以看到一尊碩大的銅塑雕像神態端祥的坐在那,手裡還拿著一把太極扇,無可厚非,這一定是老子,因為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也許他的心裡正在念著「道德經」呢。

這座雕像高33米,重106噸,目前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道教神像。1996年茅山道院集資各方力量建造此雕像,以紀念老子的功德。

元符萬寧宮主要包括睹星殿廣場、太極廣場、三天門、萬壽台,還有就是最醒目的老子神像廣場。

因為這裡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譽,所以遊客目不暇接,人聲鼎沸,香火旺盛。有緣在這裡敬香祈福也是一件幸事。我不但在這裡敬香祈福,其它的道觀我也一一叩拜。正所謂「誠心敬神神賜福,醉眼看室室生春」,

雖然燒香的遊客絡繹不絕,但道士們還是細心的接待每一位香客。告訴香客們,點香時要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香高手低,點好後三鞠躬拜三拜許願,然後從右邊上前插入香爐,退回雙膝跪下,不像佛教那樣對掌叩拜,道教要右手握左手大拇指,雙手重疊跪拜磕頭。聽過道土的講解我才區分開來,各教的禮儀各不相同。

由於這裡遊客眾多,自然少不了水果等美食,所以周邊的樹林里經常有猴子出沒,或是在樹上盪鞦韆,或是上串下跳,或是吃遊客給的食物。玩兒的不亦樂乎。

萬寧宮向下望,一個被譽為「天下第一福」的「福」字端立在路邊,大家都去拍照,摸福,意思是沾些福氣,把福氣帶回家。這個「福」字的由來我到不陌生,因為在一些關於書法的公眾號里經常出現。是康熙皇帝御筆,為孝庄太后祈福續壽而寫。此福寓意「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福壽雙全」。所以得名「福天下第一福」。參觀完元符萬寧宮已12點多,也翻過了三茅峰和二茅峰,在山下的停子里吃過午飯,稍微休息片刻,繼續攀登主峰一一大茅峰。

好像在霧中游,看不到遠處的風景,途中經過「喜客泉」,到了「半山土地廟」,腿又酸又軟,心想,再有一半路程就到峰頂了,又走了大概二十多分鐘,終於看到傳說中的「九福萬寧宮」的身影。是道教著名的宮觀,建造於西漢時期,後經太平天國和抗日戰爭的破壞,現有道觀均是後來修復的,整個道觀依山而建,雄偉壯觀,是江蘇省道教協會、茅山道教協會、茅山道教研究院所在地。

也許我們來的早些,正是午休時間,道士們都在休息,或是忙其他事情去了,並沒見到幾個道士,也許就像是詩中所寫的吧「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參觀完道院又去逛逛賣紀念品的小商店,隨後便下山去。

因為還要去參觀「革命烈士紀念碑」和「得撒石磨豆腐村」所以不能在山上逗留太久。俗話說的好,「上山容易下山難」,此話不假,上山時累了就休息一下,也不覺得怎樣,下山則小心翼翼,一步一步的慢慢走,這種感覺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的到。

下大茅峰沒走多遠便是茅山鎮,馬路兩邊整齊的青瓦白牆的建築,基本都是接待遊客的茅山土菜館。

繼續向前走右轉,就看到像城門一樣,上面寫著「浩氣長存」四個大字,裡面便是蘇南抗戰勝利紀念碑。因為這裡曾經是以茅山為中心的革命抗日根據地,是革命老區。為了紀念抗戰勝利,由原國防部長張愛平提寫的「蘇南抗戰勝利紀念碑」九個大字。碑前下方廣場建有「陳毅」和「粟裕」兩位大將軍的塑像。

向革命先烈致敬,為他們鳴放鞭炮,當我們放鞭炮的時候,便可以聽到嘹亮的軍號聲,也驗證了碑前放鞭炮,山下聽軍號的事實。要不是親身經歷我也不相信這個事實。地導說這是新四軍小號手顯靈,為革命勝利而吹的軍號。

道別革命先烈,我們一行人又去了最後一站一一一得撤石磨豆腐村,這裡的建築古樸典雅,工藝精湛的雕花門窗,青石板的小路,還有黑瓦白牆的房屋,處處散發著濃郁的復古風情。

整個村莊主要以經營豆腐為主,使用傳統工藝石磨製造,遠離現代化機械設備,口感純正,遠近聞名。凡是來茅山的遊客,都會到這裡嘗一下茅山當地的特色小吃。

他們把豆腐做成各種美食,魚香豆腐、鐵板豆腐、脆皮豆腐??,連豆渣也做成豆渣餅和饊子,還有一整桌的豆腐宴。遊客絡繹不絕,產品供不應求,排了十幾分鐘的隊,才喝上一杯豆漿,買三份豆腐。爬一天山,正好也累了,在這算是飽了口福,吃飽喝足,今天的行程也接近尾聲,也該啟程回家了。

這次的旅行不但領略了茅山的大美風光,還讓我更加了解祖國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傳統文化,又結實了一些新的朋友,給人生的旅程上又添了一抹新綠,真是受益匪淺,收穫頗豐。

此文已自動同步推薦在天天快報、騰訊新聞客戶端、QQ瀏覽器、QQ看點、QQ公眾號、網易號等平台發布,在以上平台搜索關注「草根文藝」即可瀏覽查閱!

作者介紹

作者:呂金英,1979年生,黑龍江省鐵力市人。現在江蘇南通。初中文化,熱愛生活,喜歡鮮花綠草,親近自然。工作之餘學習書畫,寫作。17年9月20日發表第一篇散文,後陸續發表10餘篇於網路平台。用心靈之筆描寫生活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根文藝 的精彩文章:

在東北,有一種誘惑叫燒烤!

TAG:草根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