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蒙古往事:斯大林的虎將羅科索夫斯基

蒙古往事:斯大林的虎將羅科索夫斯基

БНМАУ-ын баатар "Залуу жанжин" Ж.Лхагвас?рэн ЗХУ-ын маршал К.К.Рокоссовскийн хамт.

羅科索夫斯基元帥(Рокоссовски)和古同蒙古人民軍隊「年輕將軍」拉格瓦蘇倫在一起。1920年任布爾什維克軍隊騎兵團長的羅科索夫斯基曾經在蒙古邊界地區駐紮。

二戰後羅科索夫斯基說過一句名言:「德軍像機器,但機器能被打破。」

同下面1945年攝於柏林的照片相比判斷,這張在蒙古的照片可能攝於1950-60年代。

1945年羅科索夫斯基元帥(右1),朱可夫元帥(右3)和盟軍將領在柏林勃蘭登堡門前。居中背對鏡頭者應該是英國的蒙哥馬利元帥。

英國蒙哥馬利元帥(沒出櫃的同性戀):「羅科索夫斯基是個很魁梧的人,高大,十分英俊,而且穿戴講究;我知道他是個單身漢,很招女士喜歡。」

羅科索夫斯基和妻女合影

蘇聯元帥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Konstanty Rokossowski,1896年12月21日-1968年8月3日)是斯大林格勒戰役反包抄殲滅德軍主力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的指揮者,被譽為「常勝元帥」及「逆境英雄」。在德蘇戰爭中與朱可夫和科涅夫並稱為蘇聯陸軍的3架馬車之一,他以頭腦冷靜沉穩及處亂不驚而聞名。

英國劇作家Anthony Read這樣描寫羅科索夫斯基:「他高大,金髮,英軍,是個十足的英俊的,有一半波蘭血統的騎兵軍官。」

羅科索夫斯基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指揮過斯摩棱斯克戰役、莫斯科會戰、斯大林格勒會戰、庫爾斯克會戰、白俄羅斯戰役、東普魯士戰役、東波美拉尼亞戰役及柏林戰役等重大戰役。

羅科索夫斯基生於生於波蘭華沙市,其時屬俄羅斯帝國,其祖父為波蘭族人。第一次世界大戰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的當天,羅科索夫斯基虛報了兩歲謊稱20歲入伍加入俄國卡爾戈波爾龍騎兵第5團。在俄軍與德軍的戰鬥中羅科索夫斯基作戰英勇機智,兩次獲4級喬治十字獎章、1次獲3級喬治十字獎章。

1917年十月革命後,卡爾戈波爾團支持蘇維埃政權,羅科索夫斯基與團里的大部分龍騎兵加入了紅軍卡爾戈波爾分隊。1920年1月底羅科索夫斯基擔任騎兵團長駐俄蒙邊界一帶和伊爾庫茨克。他指揮部隊反擊從蒙古出擊侵擾蘇維埃共和國的號稱騎兵過萬的溫甘倫王爺的戰役中立功負傷。

1937年8月羅科索夫斯基在斯大林的「大清洗」被捕,他被指與波蘭和日本諜報機關有聯繫並被判死刑。羅科索夫斯基的老上司鐵木辛哥元帥出面干預,羅科索夫斯基在被執行死刑時,當時旁邊的兩個同時被處決的死刑犯都被處決了,唯獨羅科索夫斯基被打了一顆空包彈,得以倖存。

蘇德戰爭中1942年3月8日羅科索夫斯基視察了備戰的部隊後返回司令部遭遇炮擊,彈片擊中他的脊椎,在脅骨中間穿過,打穿肺部,幸而未觸及心臟,傷勢嚴重的羅科索夫斯基被送去搶救。

羅科索夫斯基在斯大林格勒戰場

斯大林格勒戰役後俘虜德國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右)左邊是羅科索夫斯基,中間是炮兵司令奧羅諾夫,右二是翻譯Dyatlenko上尉。

1942年7月中旬德軍集結71個師發起斯大林格勒會戰, 11月蘇軍最高統帥部批准了「天王星」大反攻計劃,以3個方面軍攻擊斯大林格勒德軍集團兩翼並圍而殲之。1942年11月19日和20日瓦圖京中將的西南方面軍和羅科索夫斯基的頓河方面軍從謝拉菲莫維奇和克列茨卡亞一線,葉廖緬科上將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從薩爾平斯耶湖一帶,先後發起反攻。經數日激戰,3個方面軍於23日在卡拉奇以東的蘇維埃村會師,合圍德軍保盧斯上將第6集團軍全部和坦克第4集團軍一部,共22個師、330,000餘人。

1943年2月羅科索夫斯基發出電報:「頓河方面軍在1943年2月2日下午四點完全擊潰消滅了在斯大林格勒被圍的敵軍部隊。22個師被消滅,或被俘虜。」

1945年6月1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發布命令:「為表彰蘇聯元帥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在東波美拉尼亞和梅克倫堡地域模範地完成最高統帥部賦予他的戰鬥任務,卓越地指揮了與德國侵略者進行的各次戰役以及在戰役中獲得的勝利,特授予他第2枚蘇聯英雄「金星」獎章,建立銅像,按在座台上,立於受獎者的故鄉。」

1945年6月24日羅科索夫斯基元帥獲得了他軍人生涯的最高榮譽:斯大林命令他指揮了莫斯科紅場上的反法西斯德國勝利的閱兵式。

在1945至1949年羅科索夫斯基元帥任北部軍隊集群總司令。

1949年10月應波蘭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經蘇聯政府批准,羅科索夫斯基元帥赴波蘭擔任波蘭人民共和國部長會議副主席兼國防部部長,獲波蘭元帥軍銜,並被選為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政治局委員、議會議員,同時保留蘇聯國籍和蘇聯元帥軍銜。

1956年回國後出任國防部副部長。1957年7月兼任總監察長,10月任外高加索軍區司令。1958至1962年復任蘇聯國防部副部長兼總監察長,1962年4月起任蘇聯國防部總監組總監。他根據以往戰爭經驗和軍事上的科學技術革命,為戰後時期蘇聯武裝力量的發展做了大量工作。

羅科索夫斯基在1956到1968年出任蘇共中央候補委員。1968年8月3日羅科索夫斯基在莫斯科病逝,享年72歲,葬於紅場克里姆林宮牆下。

斯大林曾經說過:「我沒有蘇沃洛夫,但羅科索夫斯基是我的巴格拉季昂。」

* 巴格拉季昂是拿破崙戰爭時期俄軍著名的少壯派將領,也是列夫 托爾斯泰的名著《戰爭與和平》中安德烈公爵的原型。巴格拉季昂作戰勇敢,有軍事指揮天才,深受蘇沃洛夫賞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倫敦老韓 的精彩文章:

亨克爾He111轟炸機:「披羊皮的狼」
西方指稱:普京在英國殺過哪些叛徒和間諜?

TAG:倫敦老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