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代翡翠珠鏈和手鐲、觀音、彌勒佛

清代翡翠珠鏈和手鐲、觀音、彌勒佛

開篇寄語

翡翠珠鏈是最難得的翡翠飾品之一,以珠串中的種、水極佳的可以在拍賣會上,以上千萬元甚至是上億元的拍出,所以翡翠珠串一直都是拍賣中壓軸的重頭戲。

翡翠珠鏈是一種用翡翠散珠串連而成的翡翠飾品,可分成翡翠項鏈、翡翠手鏈,翡翠佛珠項鏈和手鏈等。項鏈是用來裝飾領口,而手鏈則是直接佩戴手上,或將翡翠項鏈纏繞幾圈戴在手上。翡翠佛珠也有翡翠佛珠項鏈和翡翠佛珠手鏈之分,不同顆數的翡翠佛珠則代表的寓意不同,我們就常見的翡翠佛珠顆數有一百零八顆(五十四顆,四十二顆,三十六顆,二十七顆,二十一顆,十八顆,十六顆,十五顆,十二顆等,但這些珠鏈不在本文的論述當中)。因為翡翠佛珠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裝飾,當然有的也是為了信仰,其裝飾的翡翠佛珠顆數已沒有做明確規定,都是為了時尚而設計,但為了信仰的翡翠佛珠鏈顆數是有一定要求的,這不可混為一談。

不論是一款精美的翡翠項鏈,還是佛珠項鏈,它們的價值不僅僅是美化了誰的脖頸和手腕,而是那種綿綿的柔情,通透欲滴,雍容華貴,燦燦晶瑩,串串華貴,誰能得到那都上一輩子修來的福分,誰擁有誰就是最幸福、最快樂的。

1、選材和加工工藝

翡翠串珠的顆顆圓潤,粒粒光亮,晶瑩剔透,都表現在翡翠的串珠之中,而這些珠子看似簡單,其實它的加工工藝程度是極其複雜的。要打造一串極品的翡翠珠鏈對原石的選料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原石擁有大部分明顯的並且色澤必須是一致,沒有明顯的雜質和無咎無裂。因為,在切割的過程中原材料的損耗比例是十分大的,而且切割風險高,再加之設計及打磨也要有極高的技術,所以說,翡翠珠鏈是翡翠收藏中的極品。翡翠高貴的品質是來源於它明顯沉穩的顏色、質地細膩、緻密,通透欲滴的透明度、燦燦瑩瑩的光澤,以及堅硬的硬度和韌性,這些都在特質的串珠中表現的淋漓至盡。

也許大家不知道,要用原石切割成一串珠鏈,不但選原石的要求高,而製作程序也是十分複雜的,尤其是清代在切割技術上十分落後的情況下,要是切割加工一串翡翠珠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像是如今的機器切割,喝著茶葉水就能加工切割。當然,如今能切割出頂級翡翠珠鏈的原石明料,價格都在數億元以上。在清代由於開採技術落後,發現老翡翠原石明料是十分稀少的。

下面就請大家隨小編詳細的了解一下翡翠珠鏈的前世與今生,你就知道古代人是如何把一塊石頭製成一串串翡翠珠鏈的。

圖1、翡翠切皮後的原石

大部分的翡翠原石種質都不夠細膩,或者布滿裂紋和雜質,一串極品的翡翠珠鏈還需要原石擁有大部分明顯並且色澤統一的色帶,加之無咎無裂內含雜質少,實在是不容易。在加工的過程中要求很高的技術,原料損耗比例較大,而切割風險也是很高的,所以珠鏈才會成為翡翠收藏品的極品。

圖2、翡翠原石切割成石板

大家知道,製成一條翡翠珠鏈需要原石重量大約在數十公斤重。尺寸大不是唯一的要求,因為,在同一塊原石中,翡翠多變的結構也會導致圓珠色澤或顏色、水、種的不統一,所以,即使是珠子都是出自於同一塊石頭,翡翠的色澤、種水都有會有很大的差別,然而,在一串珠鏈中,任何水色的輕微變化都會有明顯的使珠鏈視覺效果不協調,因此說:要配成一串珠鏈,通常要切割出好幾倍的數量的珠子,然後再從中挑選出最好的。

2、打磨

前期設計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考慮如何切割、如何有效地利用材料。首先要將原石切割成一定厚度的石板,在石板上挑選最適合切割成圓珠的位置,再把這些相應的的位置切成正方形小塊,再逐一磨成圓珠,這個過程本身就會磨去不少價值不菲的原料(見圖2)。將切割好的圓珠進行打磨穿成串珠;一條結合自然和古代的能工巧匠精美絕倫的翡翠珠鏈便由此而誕生。在古玩玉器行內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叫「一鐲、二牌、三把件、四掛件」。而在此我應該再追加一項翡翠串珠,應該把珠子排列第二。應該改寫為「一鐲、二珠、三牌、四把件、五掛件」。

清代頂級帝王綠翡翠佛珠項鏈,由108顆緬甸天然翡翠玉珠串聯而成。光亮,雍容華貴,顏色沉穩、質地細膩、緻密,通透欲滴的透明度、燦燦瑩瑩的光澤,無咎無裂內含雜質少。直徑:1.1cm,項鏈長度:104cm。脖頸、手腕通用。

清代頂級帝王綠翡翠佛珠項鏈,由108顆緬甸天然翡翠玉珠串聯而成。光亮,雍容華貴,顏色沉穩、質地細膩、緻密,通透欲滴的透明度、燦燦瑩瑩的光澤,無咎無裂內含雜質少。直徑:1.1cm,項鏈長度:104cm。脖頸、手腕通用。

三、帝王綠的形成起因

翡翠是在一種自相矛盾的環境(變質岩)中形成的,需要極高的壓力和相對於地殼中其它區域極低的溫度,只有地質運動極為強烈的地區才可能在某一段滿足條件。而「帝王綠」翡翠的形成,除了翡翠成礦溫度的高低、壓力的強弱和形成的時間長短而恰到好處,更需要致色元素鉻離子的配合。而鉻離子要長時間處於在溫度在212°C左右的最佳環境,才能不間斷地進入翡翠礦物結晶格,形成顏色均勻的綠色。地質運動瞬息萬變,使玻璃種(帝王綠)翡翠經過億年的無數次艱難險阻而呈現於世,唯有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才能形成我們所需要的帝王綠翡翠。

總之,翡翠是在特殊的地質構造的背景下,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地質過程形成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數以萬億年的形成與改造過程成就了令世人愛不釋手的優質翡翠,是大自然的造化成就了世間翡翠的絢麗多彩。

清代頂級紫羅蘭翡翠佛珠項鏈,由108顆緬甸天然翡翠玉珠串聯而成。皮殼包漿老到,沒有雜質和綹裂,粉紫色清淡秀美,質地細膩,光澤好,透明度高,直徑:1.1cm,項鏈長度:104cm。脖頸、手腕通用。

四、手鐲

翡翠飾品中能體現女性溫婉嬌嫩氣息的非手鐲莫屬。手鐲亦稱「釧」或是「環」,寓意吉祥平安,被人們認為是具有避邪和好運之意。外圈內圓,是傳統最為流行的造型之一。手鐲的製作和打磨要求整塊料無咎裂、尺寸夠足夠大夠厚,因此說,如果要想有一個品質極的翡翠手鐲是高矜貴難求的。

清代祖母綠翡翠手鐲:皮殼包漿老道,弧面平滑豐滿,秀麗典雅。內徑61mm,外徑90mm,圓直徑:13mm,是清代翡翠手鐲中的佼佼者,質地清純細膩,通體滿綠,清亮似冰。

圓潤圓滿的造型,體現出古人對生生不息的追求,其形狀圓潤,弧面平滑豐滿,無需過多的雕琢,舒展自如地展現濃郁明亮的綠,散發著圓滿包容的內涵,盡顯尊貴大氣,秀麗典雅。該手鐲內徑:61mm,外徑90mm,圓直徑:13mm,是清代翡翠手鐲中的佼佼者,質地清純細膩,通體滿綠,清亮似冰,佩戴在腕上有冰清玉瑩之感,俏麗嬌媚,更具古典佳人之嫵媚婉約,可謂是掌上之珍,傳家之寶。

清代祖母綠翡翠手鐲:皮殼包漿老道,弧面平滑豐滿,秀麗典雅。內徑61mm,外徑90mm,圓直徑:13mm,是清代翡翠手鐲中的佼佼者,質地清純細膩,通體滿綠,清亮似冰。

五、觀音

觀音,是佛教慈悲和智慧的象徵,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無論是在大乘教還是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音為原型的翡翠雕刻,面部必須色澤均勻、完美對稱,整體形態需要有良好的比例和身姿,以啟發觀者寧靜祥和的感官。質地沉穩細膩,通體碧色農諺,極其罕見,珍貴非凡,是觀音掛件的上乘之品。

清代翡翠觀音:皮殼包漿老道,質地沉穩細膩,通體碧色農諺,刀工精湛流暢。

六、彌勒佛

翡翠彌勒佛掛件雕刻取材於大肚彌勒佛,取大度(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之意。通體顏色均勻、水頭十足、結構緻密,並且質地細膩。正如彌勒佛祖修鍊無數載,靜觀世事起伏,笑看風起雲湧,從玉料中最完美的部分被小心翼翼的取出,精心雕琢打磨,使光線在內部折射,展現出水潤柔和的光彩,放射出玻璃一樣的光芒,彷彿也找到了其珍貴的靈魂之所在。

清代翡翠彌勒佛:皮殼包漿老道,質地沉穩細膩,通體滿綠,清亮似冰,刀工精湛流暢,精心雕琢打磨。

七、名詞解釋

「千種瑪瑙萬種翠」所說的不是有上萬種不同的翡翠,而是只翡翠的「種」有千萬變化。翡翠的種是指翡翠的透明度的稱謂,水頭長、水頭足則透明成度高,水頭短、水頭差則透明成度低。所以業內人士常常將種與水頭聯繫在一起,統稱種水。種的好壞取決於質地,同時也影響了水頭的好壞,它們體現出的是質地決定透明度的關係。

1、老種與新種

傳統上將翡翠的種從優劣分為老種與新種。這種關於種的分類從專業上來講主要與翡翠的後期成玉階段有關係。老種也稱為老坑種,是指翡翠原石在成岩後,經過後期動力地質作用的強烈改造,質地非常細膩、透明度高的最優種分,其顏色或深或鮮艷,是所有我們收藏家夢寐以求的品種。新種也稱作為新坑種,是指沒有或指經歷了較弱的後期動力地質作用改造的翡翠,新種翡翠質地比較粗糙、透明度較低,其顏色往往比較鮮艷,但缺乏厚重的感覺。新老種也稱為新老坑,這種翡翠原石經歷的後期動力作用的改造成度介於老鍾與新種之間,故質地的細膩成度、透明度等介於二者之間,其名稱也採用了新種與老種的結合--新老種。

2、新坑與老坑

新坑與老坑並不代表翡翠的形成的地質年代的新與老,只是由於它們的礦物質組成、結構不同、經歷的地質過程不同。關於新坑與老坑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開採年份的新與老。這裡的「坑」是指開採翡翠的場口,而新坑、老坑自認而然地被人們聯繫到場口開採歷史的長短,其實情況並非完全如此,但新坑、老坑翡翠原石的質量(主要是種水)與礦坑的開採歷史還是有一定的間接關係。翡翠開採之初,人們對翡翠質量要求很高,質量稍差的根本就不開採,更談不上加工銷售,那時候產翡翠的場口只注重優質翡翠的開採,相當多老種或老坑的翡翠都產自於那個時代的場口,所以就有了「優質種分的翡翠一定來自老坑」的歧義說法。在實際的商業運作中,老坑的種水常常明顯於新坑翡翠,但這與它們的開採年份是否久遠並沒有直接關係。

3、種與質地及主要成分

所謂質地:是指翡翠中礦物顆粒的粗細、均勻程度以及顆粒間結合排布方式等的綜合反映。而翡翠主要是由的無數細小纖維狀礦物微晶縱橫交織而形成的緻密塊狀集合體。翡翠屬輝石類,單斜晶系、兩組完全解理。主要組成物為硅酸鋁鈉NaAl9(Si2O6),寶石礦中含有超過50%以上的硅酸鋁鈉才能說是翡翠),出產於低溫高壓下生成的變質岩層中。往往伴生在藍閃石、白雲母、硬柱石(二水鈣長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間,比重在3.25—3.35之間,熔點介於900—1000°C之間。

八、結束語

我們用「千種翡翠萬眾色」來形容翡翠神秘而充滿魅力的綠色王國,即使是同為綠色,也有著深淺、濃淡、嫩老、明暗等區分。在這些爭奇鬥豔的形態特亦的色澤中,至尊非帝王綠莫屬。翡翠如要達到極品級帝王綠的品質要求,不僅顏色必須達到純正農諺,翠色滿布,還需要內部純凈度極高,達到翡翠中透明度最高的玻璃種的質地,種色相融,相互映襯,隨著角度的變換悠悠蕩漾,盈盈欲滴,才是頂級翡翠的極致魅力。

九、敬告群內的翡翠收藏愛好者

不論你是翡翠收藏愛好者,還是初入翡翠收藏界的朋友們:翡翠由於形成年代悠久,礦物成分十分複雜,如何鑒定翡翠,判別一件翡翠是否是天然翡翠,以及如何鑒別假冒的翡翠,也是我們是業界人士十分關注的問題。

我們首先是要結合眼學的基礎,所謂眼學就是指:憑多年的觀察和過手的明清老翡翠,所積累的經驗。因為當你看見一件翡翠,你首先要看這件翡翠是否是天然翡翠、是否是明清時期的老翡翠;其次要結合拉曼光譜分析法檢測,因為,這種檢測方法一種研究物質分子結構特徵的有力手段,具有非破壞性、非接觸性的檢測特點;拉曼光譜的應用範圍遍及化學、物理學、生物學和醫學等各個領域,用其鑒定玉石,是根據礦物分子結構基因的本質信息,這種檢測方法可以依據科學數據做支撐,能出具完整的圖譜和數據報告,還以結合在國家標準的框架下,及相關國家標準具體實施的有益補充和完善;更要結合身邊的實戰老翡翠專家共同對比一件老翡翠的真假,具有開創性意義和良好的現實示範作用。而目前國內不論是一線,還是二線,乃至三、四線城市,大部分是在利用紅外光譜檢測方法,這種檢測方法不靠譜,因為它不能給你提供一個可靠的翡翠所含的礦物質成分的數據,更不要說能給提供一份檢測報告了,哪怕你是放到紅外線儀器里一塊玻璃,它也會得出B貨的結論來,所以鑒定一件老翡翠要結合眼學和拉曼光譜儀才能達到事功半倍的效果。

最早用拉曼檢測老翡翠的技術是廈門市古代藝術品研究會牽頭並組織廈門市寒江雪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發起,並聯合廈門大學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單位,集結多位博士及資深翡翠收藏家、鑒賞家十數名,歷經六個多月的反覆研討及百次樣品的檢測,組織並起草了國內首例以拉曼光譜為主要檢測分析手段的翡翠鑒定團體標準——《樣品命名規則 翡翠》(T/GYSP 4—2018)及《樣品鑒定 翡翠》(T/GYSP 5—2018)。

該標準用於高古瓷器的檢測和鑒定,也廈門市古代藝術品研究會在2017年11月發布的《古陶瓷樣品檢測報告基本要求》(T/GYSP 1-2017)、《古陶瓷樣品命名規則》(T/GYSP 2-2017)和《古陶瓷鑒定 化學成分組成》(T/GYSP 3-2017)的基礎上發布的第二批有針對性的實用團體標準。相關標準的研製和發布,標誌著廈門市古代藝術品研究會的學術研討和交流活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詳情請見《文博邢湘》2018年3月6日發表的文章《國內首例以拉曼檢測技術為核心的翡翠鑒定團體標準發布並實施》)。

在此感謝廈門市古代藝術品研究會牽頭並組織廈門市寒江雪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等單位。

參考資料:《香港保利拍賣》、《文博邢湘》QQ空間、《冀客湘人》新浪微博等文章,在此表示感謝。

另:本文觀點只代表筆者個人觀點,歡迎同好共同探討,文、圖均是筆者原創,所採用圖片除署名,均為梅花飄香藏品,如採用必須署名作者、或有償使用,一經發現盜用,保留訴訟權利!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說邢窯,話白瓷,講和田,說翡翠,讀歷史,看古今,明自身,助大家,茶餘飯後舒心自我。

2018年3月24日於邢窯白瓷大盈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博邢湘 的精彩文章:

唐代邢窯白瓷辟雍硯

TAG:文博邢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