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個懂事的孩子,你還好嗎?

那個懂事的孩子,你還好嗎?

Lecho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得那麼糟。

阿婆說

阿婆說

陳一發兒

00:00/04:05

▼▼▼

之所以會想到這個話題,一部分原因是自己也是這麼經歷過來的,感同身受。

一直以來都是親戚口中的「好孩子」,不哭不鬧,又懂事,聽話,不爭不搶,不給大人添麻煩。他們一邊抱怨自己的孩子怎麼怎麼鬧騰,一邊又得滿足他們。一邊拿別人家的孩子對比,你看別人怎麼樣子乖巧,一邊還是得把他們伺候的好好的,就是 含在口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知道嗎?懂事的孩子從小就會察言觀色,擅長分析大人的情緒。他們怕惹大人不開心,所以他們小心翼翼。他們也很想鬧騰。懂事的孩子,會被很多人誇「人好」。然而,他們的「好」不是出於愛,而是出於恐懼。因為再別人眼裡你已經有了那麼個「好印象」。

懂事已經成為他們討好別人的方式。

總是忍不住先去道歉。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往往通過批評的手段來控制孩子。比如說有的父母經常說:不管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都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久而久之,孩子就認為馬上承認錯誤並道歉是讓父母停止訓斥的最好方法,雖然可能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雖然他們內心也很委屈。這樣的模式逐漸內化,當不好的事情發生的時候,孩子總是會覺得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有研究報告稱,那些將不幸歸因到內部因素,而將好事歸因到外部因素的兒童,往往會容易有更多的抑鬱體驗。

因為很多事無法通過自身力量改變,習慣性自責往往演化為習慣性否定自己的價值和真實能力。

就像一棵小樹苗,成長的時候沒有得到好好澆灌,一輩子都會營養不良的

記得小時候剛從姑姑那邊回來的路上,看到一個特別好看的芭比,很想很想把她帶回家,可是被拒絕了,他們頭也不回走了,我就一個人靜靜的看著,多看兩眼。我沒有哭著喊著要他們買。而是每天都會去那個地攤面前,看看它是不是還在那。直到有一天被買走了。當時在家裡還做了很多芭比的小衣服,心想著有一天我會把它帶回來。小時候特別想要卻得不到的東西,長大之後就會變成一種執念。

很多人,去商店看到小時候吃不到的零食,都會忍不住去買,雖然那個東西可能並不一定好吃,他們也不一定愛吃,可還是忍不住會去買。他們想用這種方式,買回小時候那一刻的心動。

曾經看到一句話「小時候摔跤,總要看看周圍有沒有人,有就哭,沒有就爬起來;長大後,遇到不開心的事,也要看看周圍有沒有人,有就爬起來,沒有就哭」

▼▼▼

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幾個小故事:

1.

小時候要不到的糖,長大了也就不想要了。」這是我從我小表妹身上感悟到的。

放假的時候我帶表妹去逛超市,問她要吃什麼自己拿,逛了差不多快一個小時,她在幾個櫃檯前面猶猶豫豫,最後結賬的時候居然只拿了一小包薯片。我可以說是相當驚訝了,一般小孩如果是大人帶著去超市,都是撒開膀子把平時想吃的、好玩的都裝進購物車,沒幾個像表妹這樣只拿了一包薯片,還是小包的。我說:「你就拿一包薯片啊?再多買點吧。」她頭轉向櫃檯又看了一眼,再轉回來低眉順目地和我說:「姐姐,買這個就夠了。」我一下子不知道要說什麼,一包小薯片,還不夠我塞牙縫的。表妹是從小被家裡人說著「乖」長大的,沒有耍過性子,不會隨便跟大人要這要那。每次家庭聚會,我都能看見她一個人很安靜地坐在那裡,別的熊孩子鬧騰騰的,她卻知道要幫大人的忙。她和我說,之前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東西,媽媽都和她說好只能拿出幾塊錢給她買零食,她一定要自己選好。其實媽媽給的那些錢她根本買不了什麼,漸漸地她也就不想要了,而且這樣還能換回媽媽一個「乖」的表揚。

我想起以前宮崎駿有部特別有名的動畫片《龍貓》,故事裡的媽媽對爸爸說: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因為懂事的人不是什麼都不想要,而是不敢說。其實她也很想要的,只是從前被拒絕太多次了,開始學會了去接受。習慣了看到想吃的東西看一眼就走,對自己說「我一點也不想吃」;習慣了有什麼心事就憋在肚子里,不然就會給別人添麻煩的。可只有你自己知道,善解人意的背後是自卑,怕別人不樂意,所以謹言慎行小心翼翼,不敢提自己的要求,生怕多說一句別人就不高興了。

成熟懂事真的太辛苦了。從小就成熟懂事的人,都是帶著疤痕長大的孩子。

2.

我上大學的時候認識一個女孩子,97年的,那段時間我們一起朝夕相處,我很驚訝她的表現,一點都不像我們同年紀的人。她和人說話的方式特別老道,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太會察言觀色了。有幾次我們意見不符,她一整天都在照顧我的情緒,反覆問我剛才她不同意我的意見,我是不是不開心了。往往在意別人的感受。其實在我看來朋友一起意見不同這很正常,她卻很害怕。後來我們再聊天的時候,她和我說起自己的成長經歷,我才真正理解了她。她出生大家,爺爺是一個特別嚴苛的軍人,父母的教育一直都是要讓她表現得比一般小孩更成熟。所以小小年紀就學會了看別人臉色行事,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被獎賞到一顆糖。她和我說的時候,我莫名覺得心疼,抱了她一下,她就大哭了起來,哭得整個妝都花了,和我說:「你不知道,我一直都覺得成熟懂事好辛苦。」

我猜,你學會成熟和懂事的那幾年一定也這麼煎熬吧。

就像A妹失戀了那一陣,因為男朋友的一句「你太不懂事了」她嚴重懷疑自己,以至於有了新戀情,她都變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做的不好對方會離開自己。後來我們看到的A妹是「金牌懂事女友」,但誰也不知道在變得懂事過程中,她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我們只知道有一次一起唱歌,當林宥嘉的《天真有邪》里唱到那句:「你可知道什麼最殘忍,是你狠狠把我一夜之間變大人」的時候,她瞬間流淚滿面。

張愛玲有句話說:「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一定會原諒現在的我。」

可惜大部分的人,不會原諒現在不夠成熟懂事的你,更不會認識從前雖然任性但天真篤定的你。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是怎樣開始讀懂成人世界的相處規則,如何去適應那些與你過去相背離的認知,你是怎樣學會忍耐和自救,遇事了不再去找人幫忙而是自己偷偷躲起來哭。你學會了心思細膩和察言觀色,但你也過的很辛苦。

電影《被遺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從小就希望爸爸可以喜歡她,為了讓爸爸喜歡自己,把鬼臉變為下意識的本能。努力按照爸爸的要求愛 去讀書,去工作,可是這一切的努力都不如體弱多病的妹妹一句咳嗽更讓爸爸掛心。

▼▼▼

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在我們的身邊,總有一些活得很酷的女生,你什麼事情都想自己做,什麼事情都可以自己做。搬家的時候,害怕麻煩朋友,所以一個人找房子,整理物品,打電話給搬家公司。生病的時候,覺得自己一個人也可以,默默地上醫院挂號,排隊,取葯,打點滴。

堅強獨立,自強不息不是你的人生格言。是你人生的寫照「不要麻煩別人」,「大家都不容易」這些話從小到大伴隨著你,就像小時候父母要求你「乖」。

長大後,為了讓他們放心,你表現得「懂事成熟」。你不斷地做一道證明題,證明自己可以,哪怕一開始不行,多跌倒幾次就知道怎樣爬起,怎樣不會摔倒。

失戀了不哭不鬧,生病了安然吃藥,委屈了自己抱抱,一個人闖蕩江湖,酷得像風野得像狗。有些人習慣把所有的酸甜苦辣都積壓在心底慢慢沉澱,習慣了承受孤獨和失去,習慣了在白天學會偽裝,成為自己最酷的鎧甲。

日積月累,已經長成了沙漠裡面的一株仙人掌。獨立得讓人羨慕,也同樣讓人心疼。有人想做瓶蓋都擰不開的小公主,也有人想當一個披荊斬棘的女英雄。

朋友說,一個人單身久了,就會變成一個刀槍不入的女漢子,樣樣都靠自己,所以樣樣都自己來,明明受了委屈也非得說沒關係,明明有時候很累也非得逞強說一個人很好。也許是經歷了大風大浪,凡事也都習慣了靠自己咬咬牙挺過去。一個人不堅強的話,軟弱給誰看。

似乎很少有人能看到她們哭,看到她們脆弱得像個孩子般措手不及,相反在旁人眼裡,這樣的女孩往往既懂事又堅強,彷彿不需要被別人照顧,就能過得很好。身邊那些溫柔可愛會撒嬌賣萌的小女生都有了一個給她們遮風擋雨的護花使者。

一個朋友跟我講最近的苦楚,她經常一個人躲在房間里哭,她說,誰希望自己過得那麼堅強,那麼獨立,還不是被生活給逼出來的。所有人都教你堅強和懂事,卻沒有一個人教你示弱。你努力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別人,羨慕那些能夠哭鬧撒潑的人,但你不行,你要自個兒消化難過,即使很疼,也只能一個人悄悄的哭。明明心裡裝著一個受傷的小孩,就因為有著強勢的外表,偶爾的示弱卻變成了別人眼裡的矯情。

你明明搬不動這個箱子,卻愛逞強的說"沒關係我自己可以的";你明明不會喝酒,應酬時還是要禮貌的講"這杯我先幹了";你明明很在意他對別的女孩好,但總裝作懂事的笑笑說"沒事呀我不會介意"。

你看,你總是拚命的擠出微笑,去掩飾和保護。我們一生中說過很多違心的話,做過很多逞強的事,無非就是跟自己跟別人勁。

你想賭,賭他懂不懂你,賭有沒有人願意走向你關心你。可是明白了又怎麼樣呢,最後還不是自欺欺人的想著他就是太粗心了,不是不愛我。

醒醒吧,他就是不愛你。男孩子也是一樣,如果一個姑娘從不理解你的良苦用心,你在她心裡就是沒那麼重要。

希望所有人懂,逞強的另一面,是想被愛也被保護,是想要被滿滿的幸福感包攏,也想要大笑大哭還是會被緊緊抱住。

▼▼▼

沒有人會關心你變好的過程有多煎熬,他們只想知道現在的你是不是足夠好。就像每一個人都想擁有成熟懂事的你,卻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陪你長大一樣。你努力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別人,羨慕那些能夠哭鬧撒潑的人,但你不行,你要自個兒消化難過,即使很疼,也只能一個人悄悄的哭。

幾年前《甄嬛傳》大火的時候我看了幾集,其中有個片刻印象尤為深刻,那個一直端莊懂事的沈眉庄喝醉酒以後反反覆復說著一句話:「整天清醒克制又有什麼用?我就不能醉一回嗎?」

我突然感覺一陣心酸。

成熟懂事固然是一件好事,成熟懂事固然討人歡喜,只是這個世界上除了懂事和成熟,還有兩個詞叫做「委屈」和「不快樂」。

因為沒人會在意你的情緒和脾氣,所以你選擇自己懂事,

因為沒人會心疼和保護小小的你,所以你選擇自己成熟。

只是你也忘了,太懂事的孩子真的沒糖吃。這和好女孩最後只得到了一個好字,壞女孩卻得到了所有是一個道理。

除了誇他(她)懂事以外,請嘗試給予他(她)更多的溫暖,給他(她)一點任性的機會,給他機會活出自己。

願你能清醒也能醉,能吃糖也會要糖,

願你有高跟鞋也有跑鞋,有人愛也有人寵,

願你永遠都不用太成熟懂事,願你永遠都是小女孩。

晚安

排版| Lecho

文字| Lecho

圖片| 網路

音樂| 阿婆說

猜你還想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宅小蝸 的精彩文章:

3月20——溫暖如你
3月14——溫暖如你

TAG:宅小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