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春3月份果園管理的12個誤區!

楊春3月份果園管理的12個誤區!

楊春3月份果園管理的12個誤區!

3月,果樹根系解除休眠,新根和吸收根生長加快,汁液開始流動,枝條變軟,芽膨大,為萌發和開花作準備。 這一時期果樹正常發育的環境要求是:提高地溫,促進新根生長和養分吸收;溫暖的氣候和充足的光線;增加花芽養分積累,提高抗凍性。

因此,3月份果園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一個中心」就是繼續向樹體補充養分,千方百計提高土壤溫度,促進根系的早期生長、早期吸收,促進早發、早花。

「兩個基本點」:一是做好腐爛病、白粉病、環蟲病、炭疽病、干腐病、斑點落葉病等病害的防治工作;二是抓住蚧蟲、蚜蟲、棉蚜、紅蜘蛛等越冬害蟲抗性弱的有利時機進行防治。

如果按照上述要求,按照果樹的生長發育和病蟲害發生規律進行管理,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否則,將增加後期管理成本和管理難度。 根據實際生產情況,筆者提醒果農朋友,果園管理在3月份陷入以下誤區:

神話:秋冬季已經給果園澆了足夠的水,地面溫度上升為了施肥或促進花朵繼續澆水。 這樣做會一直升高地溫壓力,使新根生長受到抑制,剛開始發芽就會影響樹體的早期生長,提早發芽,提早開花。 旱地例外。

神話2 :秋冬季不要施肥或澆水. 將基肥移至3月。 秋季施肥澆水可使花芽、長短枝、長果生長發育,是實現穩產、減少果實微裂的主要措施. 3月施肥和澆水可促進夏季長枝,延緩現有枝條的正常冠層,影響樹體的正常生長。 旱地例外。

誤區三:盲目施用尿素氮肥。 結果果樹不僅需要大量的氮、磷、鉀元素,而且還需要鈣、鎂、硫、硅、硼等微量元素。 過量施用氮肥只能造成大量條痕,導致營養生長過度,幼果生理落果嚴重。

神話4 :無論樹齡和樹勢如何,一人整平施肥,一人挖溝施肥。 這樣做可能導致花、枝、葉損傷,因為根損傷。 正確的方法是在樹榦上噴洒調節劑或根據樹勢噴洒肥料。

神話5 :清遠與花序分離時期兩種農藥合用。 第一次噴霧的最佳時間是發芽,即果樹芽鱗鬆開,暴露於綠色時。 園林的重點是防治腐病、干腐病、環腐病等枝病和鱗翅目昆蟲、棉蚜、葉蟬等害蟲。 第二次噴施的最佳時期為從紅花露到花序分離。 園林的重點是防治白粉病、鏽病、霉變和紅蜘蛛、蚜蟲、卷蛾等病蟲害。 所以清元應該分成兩次,為了省事而只有一次葯,不值得花費。

神話.6 :只注意土壤施肥。 事實上,樹榦塗抹(如高鈣氨基酸)等追肥措施比土壤施肥、省時、見效快、副作用小,可以及時使用。

誤區7 :關注樹木病蟲害防治。 棉蚜、蚜蟲等害蟲在根深10 cm左右的土壤中越冬,3月份是害蟲休眠期,用樂本(毒死蜱) 500 ~ 800倍的液體噴洒在地面或與土壤混合回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神話8 :用殺蟲劑、殺菌劑和殺蟎劑代替5 %石化尿素噴洒樹木。 同時噴洒5 %石化尿素,可補充營養,提高抗凍性,促進提早開花,減少後期果實開裂。

錯誤9 :只看藥品名稱,不看成分,同一農藥重複使用多次。 例如,多菌靈和甲基的藥理學是一樣的。 噴洒時同時或依次使用多菌靈和純硫菌靈,使用相同的藥物,效果不理想。 正確的用藥原則是雨前使用保護劑,雨後用內吸收和根除劑,交替使用不同機制的藥物。

神話10 :春天,茂盛的小樹被過度砍伐。 幼樹發芽後應修剪茂盛,主要以放、甩、哆慢為主,同時應在3月芽刻。 而許多種植者在三月份要對幼旺的樹木重砍,而且是短砍,甩放少,樹枝少,又懶得刻芽,越砍越旺,結果工期耽誤了兩年,想補救也不知道怎麼開始。

神話11 :只重視刮爛病,忽視刮輪紋病(糙皮病)。 有人認為粗糙的皮膚病也可以死,放任的結果可能是樹死於環紋病。 正確方法:及時刮掉粗糙的皮膚,同時塗抹30 ~ 50次液體粗糙的皮膚,10 ~ 15天再塗抹。

神話12 :開花前再剪,不敢大膽疏花花蕾,只能在當年對枝條進行短剪或疏花;還是不敢去大樹枝,只有短短的小枝。 珍惜樹枝的後果是「夏天一棵樹,冬天一棵樹」。 由於枝條過多,光照差,花芽質量差,往往「一花半樹果」,或優質果較少,多為普通果。 竟然敢動大樹枝,砸一把,保一把大。 光之路,果多而質高。 因此,大樹和封閉花園應分別砍伐臨時樹木和永久樹木. 對於一棵樹,我們應該敢於移動大樹枝,解決光照問題,生產出高品質的果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農說卡 的精彩文章:

TAG:三農說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