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注意!春季兒童手足口病高發期!防控知識請拿好!

注意!春季兒童手足口病高發期!防控知識請拿好!




隨著季節的推進,許多地方氣溫已經回暖,手足口病這種嬰幼兒常見疾病又出現在媽媽們的討論中了。每年春季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在高發期到來之前,媽媽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寶寶遠離手足口病呢?下面一塊來看看,學習後一起擴散給更多媽媽知道!



1


手足口病是神馬?



2


手足口病的主要癥狀

手足口病多發於學齡前兒童,

4

歲以內發病率最高。手足口病的主要癥狀為口腔潰瘍、疼痛、口臭、流涎、拒食、厭食、煩躁不安、低熱或中等度發熱、咽充血、扁桃體腫大、手足心可見皮疹,先為紅色斑丘疹,很快即轉為水皰疹,皮疹可在一周內消退,不遺留色素沉著、脫屑或疤痕。



3


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





4


 

普通病例表現

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癥狀。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多在一周內痊癒,預後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現不典型,如:單一部位或僅表現為斑丘疹。



5


重症病例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

3

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

1-5

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幹腦炎最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重症病例可表現為神經系統受累和急性循環呼吸衰竭,

3

歲以下發病率高。



6


手足口重症病例可表現為神經系統受累和急性循環呼吸衰竭

1

神經系統表現

精神差、嗜睡、易驚、頭痛、嘔吐、譫妄甚至昏迷;肢體抖動、肌陣攣、眼球震顫、共濟失調、眼球運動障礙;無力或急性弛緩性麻痹;驚厥。查體可見腦膜刺激征,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陽性。



2

呼吸系統表現

呼吸淺促、呼吸困難或節律改變,口唇紫紺,咳嗽,咳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樣痰液;肺部可聞及濕啰音或痰鳴音。


3

循環系統表現

面色蒼灰、皮膚花紋、四肢發涼,指(趾)發紺;出冷汗;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心率增快或減慢,脈搏淺速或減弱甚至消失;血壓升高或下降。




7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有一定的傳染性,其傳播方式主要有:

1

、人群密切接觸是重要的傳播方式,兒童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感染。

2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故與生病的患兒近距離接觸可造成感染。

3

、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發生感染。






8


手足口家庭護理

6

小招




1

、由於患兒口腔潰爛、疼痛,故飲食盡量清淡,以流質食物最宜,避免進食酸辣、燥熱、肥膩、難消化之品。

2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口腔清潔,潰瘍局部可用淡鹽水抹拭,局部噴上喉風散或西瓜霜等。若口腔黏膜潰瘍明顯的可用思密達粉劑撒於創面,以促進局部黏膜的修復。

3

、手足心皰疹不可用未經消毒的針挑破,應由其自行消退,以免繼發感染。可外用爐甘石洗劑以斂瘡止癢,如皰疹破潰者可用金黴素眼膏或百多邦軟膏搽破潰處。

4

、可適當配合飲食療法,如以胡蘿蔔、馬蹄、竹蔗煲瘦肉湯或竹葉卷心加冰糖煎水代茶等。

5

、一旦患兒出現胸悶、氣促、疲憊、喜嘆息等癥狀,應警惕並發心肌炎的存在,須即往醫院診治。

6

、若患兒突然嘔吐、頸項強直,甚至四肢抽搐,為並發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徵象,應及時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 來源:網路,如涉及原作者權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科全書 的精彩文章:

寶寶的散熱貼真的有用嗎?
一位北大學霸母親的24條教育手記,孩子想不優秀都難,趕緊看!

TAG: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