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聖羅馬帝國的故事之廿四:德國版岳飛橫行歐洲,卻死在自己人手中

神聖羅馬帝國的故事之廿四:德國版岳飛橫行歐洲,卻死在自己人手中

三十年戰爭第三階段,華倫斯坦二次出山之後,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他深知現在瑞典軍風頭正盛,要是正面作戰,難保勝算。於是華倫斯坦採用機動戰略,先打弱敵。

他第一波就把進攻波西米亞的薩克森軍隊打得屁滾尿流,然後避開瑞典軍主力,北上進攻薩克森本土。這樣子圍魏救趙,成功地讓古斯塔夫二世停止進攻奧地利,轉戈北上。

1632年11月,華倫斯坦和古斯塔夫二世在呂岑遭遇,展開決戰。雙方的兵力都是2萬左右,帝國軍總人數和騎兵較多,但瑞典軍火炮力量較強。華倫斯坦採取堅壁戰術,古斯塔夫揮軍全線進攻。最初,瑞典軍擊潰了天主教軍的左翼,並壓迫中央,而華倫斯坦也擊退了瑞典軍的左翼(是德國新教軍)。混戰中,一代英主古斯塔夫二世中彈陣亡。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得知國王戰死,瑞典軍在經歷短暫的混亂後,竟然士氣百倍地衝上來,以「哀兵必勝」之勢發動瘋狂反擊。最終,華倫斯坦丟棄全部大炮和輜重,撤離呂岑。瑞典軍取得了戰場勝利,但他們的傷亡不比敵人少(當然天主教軍隊潰散的更多),而且失去了國王。

(呂岑戰役)

打完這一仗,華倫斯坦向斐迪南二世說道:「陛下,古斯塔夫已經死了。現在我們已經取得優勢,所以應該……」

斐迪南道:「應該趁勝追擊,殺光這幫新教的?」

華倫斯坦道:「不對,應該和談。」

斐迪南二世瞪大眼:「你瘋了?這時候和談?那勝仗不白打了么?」

華倫斯坦道:「咱們要建立偉大的德意志帝國,不能靠殺光新教徒。實現兩教的和平共處,才是持久之道。」

客觀說來,這話是有道理的,但卻很不中斐迪南二世的意。而那幫天主教諸侯就更不爽了。在他們阻撓下,和談並沒有展開。

這讓華倫斯坦也很不爽。想不到斐迪南二世是個「扶不起的阿斗」,要靠這昏君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太難了。他決定乾脆自己來促進和平。1633年,華倫斯坦開始和瑞典、法國、薩克森等勢力秘密和談,還釋放了一些瑞典俘虜和波西米亞新教徒。

當斐迪南命令他去救援巴伐利亞時,華倫斯坦走到半路停下來宿營。

在華倫斯坦看來,這些事兒都是合情合理的。當初咱們說好,我大元帥有資格與對方和談,我釋放戰俘為的是恩威並舉,而軍隊該怎麼行動,我作為總司令當然最有發言權。這些都是為了咱德國好,幹嘛要聽你這昏君瞎指派?

可是在斐迪南二世看來,華倫斯坦就完全是一副叛變的架勢了。那些憎恨華倫斯坦的人(既有敵對的新教諸侯,也有同一陣營的天主教貴族)趁機散布各種謠言,說華倫斯坦這傢伙有野心啊,想要搶諸侯們的地盤,還要佔領義大利自立為王!

軍隊裡面也是流言紛紛。為此,華倫斯坦召開軍官會議,讓軍官們宣誓效忠自己。此舉既可以說是為了穩定軍心,但說是別有異心也完全可以的。

這麼著,才能出眾,志向遠大而又個性十足的華倫斯坦,就成為全德國所有人的眼中釘肉中刺。1634年初,斐迪南二世頒布命令,再次解除華倫斯坦職務,隨後剝奪其人權。這下華倫斯坦的軍隊潰散了。2月25日,幾個士兵闖進了華倫斯坦的卧室。面對這些自己一手招募的烏合之眾,華倫斯坦閉目嘆息,扔下了寶劍,旋即被殺死。

(華倫斯坦之死)

三十年戰爭中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梟雄,德意志帝國的守護者,就此退出歷史舞台。

華倫斯坦雖然被自己人害死,但之前他已經奪得戰場優勢。西班牙方面又給德皇派來了援軍。1634年9月,天主教聯軍與瑞典軍在諾德林根交戰,瑞典軍大敗,損失1.2萬人,被迫做戰略退卻。而天主教聯軍也是筋疲力盡。1635年,薩克森等部分新教諸侯與斐迪南二世議和。斐迪南同意取消「歸還敕令」,而新教諸侯則允諾支持皇帝對付瑞典。

(諾德林根戰役的天主教指揮官——西班牙紅衣主教親王和奧地利太子)

整體而言,戰爭的第三階段佔上風的依然是哈布斯堡王朝。然而在這三次「勝利」中,王朝乃至整個德意志的血都已經快流幹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山夜雨麻辣涮鍋 的精彩文章:

神聖羅馬帝國的故事之十一:德意志皇帝居然由七個人選舉決定
神聖羅馬帝國的故事之五:聽起來威風,卻是個不神聖也不羅馬的帝國

TAG:巴山夜雨麻辣涮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