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音樂製作人數據備份指南

音樂製作人數據備份指南

作者:Glenn Lorbecki

編譯:Leones

出處:iZotope 官方博客

你應該備份數據嗎?

是的,必須的!不管你是新晉音樂家、工程師、製作人、數碼藝術家,還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資深「響度戰爭」老手,我們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後你要做什麼? 這對於當今用數字設備創建任何類型內容的人都是一個挑戰。

該如何保存你的數據?如何保住你的創作和你生成的所有內容?你真的清楚嗎?朋友!請繼續讀下去。我們將會討論一些可選項和參考意見來幫助你保存那些來之不易的工作成果。

你為什麼要備份你的數據?

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將會失去什麼,也無法預測你的硬碟會在哪一刻掛掉

有條理地保存好你的一切資源,你才會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乾貨,才可以刷存在感

你的創作可能會變成鈔票

即使你的唱片公司黃攤兒了,你手裡也還有一份拷貝

你也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最近我在Facebook上搞了一個非正式的工程師調查,調查結果是100%的工程師會進行數據備份,只是各自採用的備份形式不同,這在後文會有詳細介紹。

現在,讓我先講一個故事。

很久以前,我做過一檔個人音樂電台。這是一項高強度、大容量的工作,要用到很多版本的素材:有人聲的/沒人聲的;帶標籤/不帶標籤的;版本長度從2-60秒不等,英語、西班牙語和法語的;搖滾的、鄉村的、管弦樂的、嘻哈的。你懂的!在連續奮戰三天以後,我需要回家沖個澡、換件乾淨襯衫,然後馬上返回來對所有混音進行量化然後就算齊活。這有毛病嗎?

可就在我不在的這兩個小時里,一個「演播室狂魔」為了給他自己騰出所需要的硬碟空間而迅速果斷地刪除了我正在使用的包含所有混音的近3/4的工作會話。

很顯然,一切都為時已晚!結果呢:認栽?訴訟?花高價去恢復?幸運的是,我為了贏得客戶認可曾經印過一盤DAT磁帶(還記得這玩意兒嗎?),而且這本DAT上就有那些混音。但大多數多軌工程文件都駕鶴西去了。我被點燃了!差點沒把控制室的門給拽下來。現在回想起來,也許我當時應該雇一條看門狗,或者實際點讓副手搞個大備份。而正是這段經歷才使我走上了傳播良好備份習慣的道路上來。

數據備份對比存檔有什麼區別?

讓我們消除有關這些術語的任何混淆。

備份是將我們生產出的各種數據做定期複製,這份副本存儲在本地,以用來快速卸載和還原文件。

存檔是長期離線存儲的數據,不需要經常訪問。

事實上,我們中有許多人都是在做組合處理,生成多個數據副本,其中至少有一個放在與我們的工作地點完全不同的安全位置。 為了達到探討的目的,我們將主要討論備份與組合備份/存檔的解決方案,而不是說要將他們嚴格地區分開。

你應該備份什麼?

任何你想再次使用的東西都應該備份。 你可能不需要每天備份應用程序文件夾,但是作為創建過程中所產生的任何內容都需要經常備份。 對於音樂製作人和工程師來說,這包括:

會話文件夾(包含所有音頻和數據)

混音(粗混和終混)

經過母帶處理後的歌曲

你需要重新創建會話的任何其他文件

如果你是一名藝術家,這可能還包含歌詞、相片、小樣、合約等等,甚至是手機里的語音備忘錄 - 任何與你想保留的創意IP(知識產權)相關的內容。

備份你的電腦驅動器非常簡單。 像Apple 的Time Machine等自動備份程序,它們都可以在你工作或喝咖啡時從計算機後台對操作系統進行備份。 其他可選的軟體也有很多,如Carbon Copy Cloner、Acronis或Synchronize Pro X。

備份格式

IT專業人員會告訴你,數據還沒放在至少三個地方之前並不算真正安全。 以下是做備份所需的一些常用設備:

機械硬碟,包括NAS(網路附加存儲),RAID(磁碟陣列儲存)和個人雲存儲設備

固態硬碟(SSD)

USB快閃記憶體 (U盤)

雲儲存

磁帶(這裡說的是數字數據磁帶, 不是模擬音頻磁帶)

在這次Facebook調查中,我將採用百分比來進行說明,調查對象可以使用多選,因此總和會超過100%。現在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每種格式的優點和缺點:

機械硬碟

我們都會把音頻錄製到硬碟上,無論連接方式為內置還是外接,可硬碟也不是可靠的,也會丟失數據。硬碟製造商自己都承認他們的產品壽命有限,而市場上最長的保修期大約為三年,但即使是5年,他們的責任也僅限於給你換塊兒新的。 在沒有備份的情況下一旦發生故障,尤其在大型硬碟驅動器上的數據恢復服務可能需要花費數千美元,因此你大概也不想將你的重要關鍵數據就交給一塊硬碟來守護吧。

即便如此,硬碟驅動器也還是NAS(小型網路儲存)或RAID(磁碟陣列儲存)的合理選擇,因為它們價格低廉且易於查找,而且一旦發生故障,你可以輕鬆快速地更換它們。 RAID的確很酷,因為它們在發生單驅動器故障時具有內置冗餘功能,並且為了便於訪問,你可以在NAS系統上使用RAID驅動器。 Synology有多種受歡迎的組合NAS / RAID /私有雲驅動器機箱可選,我的Facebook調查對象中有16%的人強烈贊同。(本月我也將遷移到12 TB的RAID 5系統。)

驅動器製造商的支持保修時間有很大差別,最近我有兩塊4TB希捷硬碟在同一周內出現故障,不到六個月後我就又買了兩塊。

雲儲存提供商Backblaze發布了一個製造商的硬碟性能和故障規格列表。在購買之前,請務必仔細閱讀。https://www.backblaze.com/b2/hard-drive-test-data.html

請記住,「品牌」並不能保證你一定有塊可靠的硬碟。 有很多公司都在出售他們的品牌,搞個授權製造啥的,他們不會告訴你那個小盒裡面到底咋回事。 你最好先做做功課。

100%的Facebook調查對象稱自己使用機械硬碟存儲組合來進行備份。

固態硬碟(SSD)

你的電腦里可能已經裝了一塊。 由於固態硬碟沒有可移動部件,因此理論上講應該更穩定,使用壽命也應該更長(現在還不能下定論)。 固態硬碟體積小,傳輸速度快,但價格比較貴。 對消費者來說是一項比較新的技術,所以大容量固態硬碟(超過1TB)有點貴。 他們在未來肯定會降價,然後我們就可以有一個可靠的、長期存儲備份的設備。 (我自己裝了塊1TB 的固態硬碟。)

4%的Facebook調查對象稱自己使用固態硬碟進行備份。

USB快閃記憶體

這其中包含了人們常用的U盤 ,我有一個抽屜都快裝滿了。 但這玩意兒總愛在暗處玩自殘,沒準哪天突然就不靈了,所以絕對不適合長期儲存。

0%的調查對象稱自己使用U盤備份(但我認為每個人在日常也都用它做資料轉移之類的事情)。

雲儲存

雲儲存有很多可選項,其中一些將在後台自動運行,而更多則是手動存儲和為用戶傳輸文件。 顯而易見的警告是,你必須通過互聯網訪問雲端文件,而且大文件的上傳需要很長時間。這其中也有無限容量可選,但當需要超過1TB時,它們的價格往往相當昂貴。

我本人使用兩個這樣的1TB服務,Backblaze在後台自動備份筆記本電腦,Dropbox存儲工作會話數據、共享會話並交付混音。 我目前正在研究提供企業級的5TB服務,不過這也價格不菲。還應該提到的是,有些公司會收取額外費用來恢復雲中的數據,請仔細閱讀細則。如果你不支付訂閱續費,數據也將會丟失。更別說萬一雲存儲公司破產了( 去年就有幾家 ),你的數據立即就會消失。

什麼是共享會話?

雲存儲是在DAW(數字音頻工作站)用戶之間共享會話數據的巨大解決方案。 Pro Tools用戶現在可以使用Pro Tools的「AVID 雲協作」在彼此互動中無縫地進行集成協作。 當然,根據會話數量和所需存儲容量會有額外的訂閱費用。而很多工程師也都在使用Dropbox、Amazon S3、Microsoft OneDrive或CrashPlan提供的雲儲存服務。 你需要為共享會話起個名,並小心不要覆蓋掉以前的文件迭代,不過一旦你搞明白了怎麼用,這些雲解決方案就可以加快工作流程並能提高你的創意產出。(即使使用雲存儲,你仍然需要備份!)

40%的Facebook調查對象稱自己使用雲存儲進行備份。看來雲協作現在比較流行。

磁帶存儲

磁帶在以前是非常受專業工作室青睞的存儲介質。一些高端工作室仍舊在做自己的數據磁帶備份。常見的格式有LTO、AIT、DLT等。LTO目前還在使用,當前的LTO 8標準支持12TB的未壓縮的數據存儲在一個磁帶盒內,寫入或還原時間大約需要10小時。支持LTO 8標準的磁帶驅動器大約5K美金左右,12TB的磁帶單價不到200美金。這是美國國會圖書館的一種長期保存格式。

DLT出了一個新格式— 「SDLT」,容量為160GB。

AIT和DDS格式不再受支持了,儘管你還能買得著磁帶。

DAT 320是DAT音頻磁帶的純數據版本。 驅動器和磁帶仍然可用,但標準將不再更新。請謹慎購買。

8%的Facebook調查對象稱自己使用磁帶進行備份

遷移計劃

即使你將所有數據都已經備份到其他位置的硬碟和格式了,你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也需要將所有數據複製到最新格式中。 無論是固態硬碟、LTO,還是其他什麼格式,因為沒有不會過時的技術和儲存介質。

來看看我的備份經歷:從早期的SCSI硬碟到DAT磁帶,然後又是Exabyte(百安特)磁帶,再到CD光碟、DVD光碟、藍光,直到現在RAID(磁碟陣列)和雲存儲。如果你想保持當下的通用性,那每出現一種新格式,你都不得不將所有數據重新再存儲一遍。你能想像一下安裝20年前的SCSI驅動器都需要什麼嗎?連接線、加密狗啥的都還在嗎?恐怕你都沒法啟動了吧!

關於安全性的說明

考慮一下給你的驅動器起個名,但像「Led Zeppelin(齊柏林飛艇) 1」這樣的名字最好別用,這很容易在網路上勾起別人的好奇心,甚至會增加被盜的風險,特別是裡面還真有相應的內容。在你的驅動器上加個密碼也肯定沒有壞處。即使用很簡單的密碼來加密,也能防止數據泄露或被盜取。據我了解,工程師們在為像獲得「格萊美」獎這樣的世界級項目工作時,經常會攜帶小型攜帶型硬碟去開會。 有時他們會將整張專輯的數據放在一塊單獨的硬碟上,並一定加上密碼實施保護且每天備份,請相信我。 我們都聽過有關硬碟被拷貝和樣本被盜的恐怖故事,或者糟到還沒完成的歌曲就被在線泄露了。

在與其他工程師或藝術家共享一個U盤之前,最好使用新的空白盤,或擦除那些不打算複製的所有內容。 我知道那些將自己以前的錄音或小樣包括所有內容都混放在一個U盤上的人,他們很輕易就將這些分享給所謂的同道中人,而不考慮安全性 ,可飯碗就在那個小小的U盤上呢。

通過使用密碼保護你正在工作的驅動器,防止你的IP(知識產權)被濫用。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

從現在起,你就要備份好你的數據,牢記這一點!在你的數據沒被保存在三個不同地點之前,它隨時可能消失。別忘了其中一個存放地點還要與另外兩個在地理位置上分開。立刻就去做!保存好你的遺產!當你把這件事做完以後,你就可以放心地繼續跟小夥伴們一起盡情玩耍啦!

文章出處:https://www.izotope.com/en/community/blog/tips-tutorials/2018/02/the-music-producers-guide-to-backing-up-data.htm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idifan 的精彩文章:

NAMM 2018 展會:Zoom H1n 手持錄音機第一時間上手
NAMM 2018 展會:PreSonus Quantum和Quantum 2 音頻介面第一時間上手

TAG:Midif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