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廁所革命 蹲還是坐?究竟哪種方式更利於排便

廁所革命 蹲還是坐?究竟哪種方式更利於排便

事實上,蹲著上廁所確實比坐著上廁所更舒服,因為從人體的生理構造上來講,蹲的姿勢確實更有利於排便。2017年末,國家旅遊局發布《全國旅遊廁所建設管理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明確提出2018年至2020年再建旅遊廁所6.4萬座,實現廁所革命「數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務到位,環保衛生、如廁文明」的新三年目標。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全國已完成新改建旅遊廁所6.8萬座,提前5個月超額完成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

廁所只是「方寸之間」,卻大大彰顯了社會文明之進步。乾淨廁所隨處可見,大大方便了日常生活。但也有人提出了新的苦惱:馬桶日漸增多,坐著難道就比蹲著好?難道這就是文明進步了嗎?


抗拒與公共馬桶有「肌膚之親」

對於當下的中國家庭和新建公共廁所來說,馬桶是更加常見的選擇。雖然它的價格要高於蹲廁,但因為造型美觀,並且作為舶來品,它代表更加先進的生活方式,因而備受青睞。

但事實上,對於不少略有「潔癖」以及更習慣傳統蹲廁的人來說,日漸提升的馬桶比例卻成為了他們的困擾。這其中尤其以女士為代表。

記者採訪了不同年齡、職業的十位女士,她們全部表示對於在公共廁所使用馬桶有心理障礙,更傾向於使用蹲廁。31歲的電視編導李蓉在採訪中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無論是在商場還是機場,永遠是先找蹲廁,實在沒辦法再去用馬桶。原因主要還是衛生方面,不想和別人用過的馬桶產生接觸。」

與李蓉抱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這或許直接導致了「禁止腳踩馬桶」這樣的提示標語出現。生生把馬桶用成了蹲廁,可見有些人是有多麼不想和公共馬桶有所接觸。

記者採訪的諸多女士紛紛表示已經練就「蹲」功,倒不是說腳踩馬桶,而是懸空,皮膚不和馬桶圈接觸。這個彆扭的姿勢非常不舒服,也有幾位採訪對象表示,不到萬不得已,自己在外面盡量「不辦大事」。

為了解決與公共馬桶的「親密接觸」,其實現在也有很多解決辦法。比如一次性的紙質馬桶墊,或者旋轉替換的塑料馬桶墊,又或者按壓式的消毒酒精——使用者只需要取一段衛生紙,然後按取酒精,對馬桶圈進行擦拭,就可以放心使用了。

「個人比較喜歡消毒酒精的方式,可能對酒精有著迷之信任。」喜歡日本文化、每年都要去日本呆一段時間的賀菁在採訪中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日本的廁所應該可以說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乾淨,有溫暖會發熱的馬桶圈,有避免尷尬會唱歌的音樂,而在衛生方面更無可挑剔,永遠的一塵不染。「即使我去到類似瀨戶內海這樣很偏遠的地方,廁所仍然乾淨到『令人髮指』,無障礙設施齊全,而且公共洗手間絕大部分會有消毒酒精,甚至除味噴霧。國內消毒酒精的使用還不廣泛,所以我現在都是自帶濕巾或者免洗洗手液,走到哪兒擦到哪兒。」


蹲著更舒服?

來自河北的張先生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他每天早晚都要去家附近的公共廁所如廁,原因不是別的,因為身體無法適應家裡的馬桶,必須要用蹲廁才能更加舒適地進行「大號」。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湖南的劉女士身上,她回憶說,自己初到公婆家,因為不習慣馬桶,加上水土不服,兩三天沒有排便,「整個人都不好了」。最後是准老公帶著她找到了附近的酒店,在一樓的公共衛生間終於找到了蹲廁,才解決了問題。

除了酒店的一樓公共衛生間通常會設置蹲廁,張先生也總結了一些哪裡能發現蹲廁的秘訣:「北京街頭的公共衛生間一般是蹲廁,而且很乾凈;再就是醫院、商場,一般也能找到蹲廁。」

事實上,蹲著上廁所確實比坐著上廁所更舒服,因為從人體的生理構造上來講,蹲的姿勢確實更有利於排便。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醫學中心腸病中心主任、副主任醫師張發明在採訪中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解釋說:「我們人體有一根U形恥骨直腸肌,它從一側恥骨出發,在直腸後繞一圈,連接到另一側恥骨,形成一個環,正好把直腸鉤拉住,使直腸形成一個尖端向前的角度,這就是所謂的『肛腸角』。使用馬桶的時候,肛腸角為80度~90度,但是蹲著的時候,肛腸角可達到100度~110度。肛腸角越大,直腸越直,排便就越順暢。使用蹲廁,肛腸角更大,兩腿分開、肛門分開,肛門擴約肌撐開,確實更便於排便。」

對於習慣使用馬桶的西方人,近些年也流行在使用馬桶時,在腳下墊一個小凳子,模擬使用蹲廁的動作,希望能夠更好地幫助排便。「腳踩凳子這個建議在微博和朋友圈經常能見到,感覺上是很像蹲廁,但事實上發力點和感受還是很不一樣的。」張發明說。

蹲廁好還是馬桶好

從個人衛生角度來看,蹲廁因為避免了直接接觸,確實更加衛生。但從公共衛生角度來看,蹲廁的維護壓力比馬桶要大,因為更容易發生濺出等情況。

那麼,到底是蹲廁好還是馬桶好?

張發明分析說:「所有關於馬桶好不好的問題,都是針對排便有困難的人來說的。排不出來的人,主要是便秘,的確蹲廁更好;起坐困難的人坐式馬桶更好;兩者都有困難的人,那就是很麻煩的事情,需要通過專業醫生來解決。」

蹲廁更有利於排便,前提是並非長時間地蹲。蹲的時間長了,肛門周圍靜脈迴流會受到影響,長期如此的話,患痔瘡的風險會加大。馬桶的坐姿排便相對產生的壓力小,可以減輕患上痔瘡或者肛腸疾病的風險。但也因為坐著很舒服,加上智能手機和Wi-Fi的普及,有人在馬桶上坐很長時間,而如廁時間的增長,也有可能增加痔瘡等疾病的發病率。

「對一些老年人,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說,蹲廁存在一定的風險。腹壓增大、排便用力,容易出現心血管意外。加上老年人體力比較差,蹲的時間一長,猛地站起來,容易頭暈眼花、發生意外,所以對於老人來說還是馬桶更安全一些。」張發明表示。

由此看來,蹲廁與馬桶各有優缺點。其實想要無壓力地完成如廁這件事,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預防便秘。應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品,以預防便秘,同時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排便時也不要用力太猛。同時,如廁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控制在5分鐘以內。上廁所同樣也需要全神貫注,去回應身體給出的信號。如果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做這做那,很容易造成習慣性的排便困難。

張發明強調說:「上廁所的時候不要玩手機,分散注意力。也不要為了避免在外上廁所強行忍住,時間久了,你對腸道信號的捕捉力越來越弱,排便會越來越困難。」

來源:中國科學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探索 的精彩文章:

月球上的水不是普通水 可喝可用作火箭燃料
科學家正研究利用牛或大象糞便製造紙張

TAG:科學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