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妊娠合併甲減有什麼癥狀?

妊娠合併甲減有什麼癥狀?

原標題:妊娠合併甲減有什麼癥狀?


隨著產前檢查的完善,越來越多的妊娠婦女被及早查出甲狀腺功能減退,及時補充甲狀腺激素可避免死胎、流產、胎兒腦發育及神經系統發育異常。提高人口素質。避免兒童智力低下。妊娠合併甲減最常見的是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病即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由於機體免疫功能紊亂所產生的抗體引起甲狀腺組織內瀰漫性淋巴細胞浸潤,導致甲狀腺腫大,甲狀腺功能減低。


二、臨床表現

1、癥狀


妊娠合併甲減的癥狀,最常見的有疲乏、軟弱、無力、嗜睡、神情淡漠、情緒抑鬱、反應緩慢,還可出現脫髮、皮膚乾燥、出汗少,雖食慾差但體重仍有增加。肌肉強直疼痛,可能出現手指和手有疼痛與燒灼感,或麻刺樣異常感覺,心搏緩慢而弱,心音降低,少數有心悸、氣促,聲音低沉或嘶啞,深腱反射遲緩期延長。


2、體征


體征為行動、言語遲鈍,皮膚蒼白、乾燥、無彈性,晚期皮膚呈凹陷性水腫,毛髮稀少乾枯,無光澤。甲狀腺呈瀰漫性或結節狀腫大。


三、檢查


1、血清TSH檢查


血清TSH值是診斷甲減最好的指標。在原發甲減的初級階段即可依賴TSH水平明確診斷。TSH水平增高結合血清遊離甲狀腺素指數(FT4I)及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或其他抗體檢測;FT4I低於正常,提示體內有生物活性的甲狀腺激素處於缺乏狀態。


2、血清T4檢查

血清T4值低於正常。但T4受TBG的影響比較大。


3、血常規檢查


甲減病人常有貧血(30%~40%)。由於紅細胞生成率下降,故多為正細胞性貧血;也有因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而出現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如出現小細胞性貧血則多為同時存在缺鐵所致。白細胞及血小板計數基本正常,但偶有因血小板功能異常而易發生出血。


4、其他生化檢查


常發現血脂及肌酐、磷酸激酶濃度升高。肝功能檢查可有輕度可逆性異常。

四、診斷


輕型甲減在妊娠期診斷困難,因為癥狀不明顯且非特徵性。但若癥狀明顯(疲勞、怕冷、水腫、頭髮乾枯、皮膚粗糙等),結合病史、體征和實驗室檢查即可以診斷。甲狀腺功能低下有家族性遺傳傾向,超聲檢查羊水過多的病人應檢查胎兒是否有甲狀腺腫,妊娠期因甲狀腺功能亢進應用抗甲狀腺素藥物治療的婦女也應檢測胎兒是否有甲狀腺腫。羊水中碘腺原氨酸和TSH反映出胎兒血漿水平有助於產前甲狀腺功能低下的診斷。臍血標本更能作出精確診斷。


五、治療


1、甲狀腺素片(甲狀腺粉)

根據甲狀腺功能情況調整用量。


2、左甲狀腺素片(左旋甲狀腺素 L-T4)


系人工合成激素,劑量易標準化,優於甲狀腺素片(甲狀腺粉),因而有取代之勢。藥物最好在清晨空腹服用,在早孕期間空腹服藥常不易耐受,可推遲至無噁心嘔吐時間服用。硫酸亞鐵與T4同服可形成不溶解的鐵甲狀腺素複合物,降低甲狀腺素的吸收量,因此兩者必須間隔2小時以上分別服用。


3、加強營養,注意休息


在T4替代治療同時,應加強營養,注意休息,勿過度勞累。定期做產前檢查,注意體重、腹圍、宮高增長情況,並應用B超監測胎兒生長發育情況,及時發現胎兒宮內生長遲緩,儘早給予相應治療。分娩時給予產婦氧氣吸入,鼓勵進食,必要時輸液,產程中行胎心監護。第二產程時,先天性甲減產婦多數有腹直肌力量不足,常無力屏氣向下用力,不能很好增加腹壓,必要時應用器械助產。做好新生兒復甦準備。產時留臍血,化驗甲狀腺功能及TSH。橋本病母親應留臍血查抗甲狀腺抗體。第三產程後注意產後出血,給子宮收縮劑。


4、新生兒甲低的治療


新生兒甲狀腺功能低下發生率為1/4000,問題是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出生時並無臨床表現,常在以後的生長發育中逐漸出現甲狀腺功能減低的癥狀,更嚴重的是出現智力的低下,世界許多地區均開展了防治新生兒甲低的研究,並開始對新生兒進行甲低的篩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嬰兒T4水平低、TSH水平高,血液檢查易於診斷和監測。(lj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嬰之友 的精彩文章:

分娩時正確的呼吸方法?
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

TAG:育嬰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