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沒有統一說普通話,地方官員入京到底如何和其他方言不同的人交流

古代沒有統一說普通話,地方官員入京到底如何和其他方言不同的人交流

中國或者說華夏文明,地域遼闊,輻射深遠。且不說國內的影響,光是國際影響也夠我們嘚瑟一把。遠的不說,光說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這些全是華夏文明影響過的國家。以至於思密達們老是覺得自己是大明的正統,清朝是蠻夷。同樣的思想一樣體現在「大和丸」這艘船上,他們一樣認為保存最好的大唐文明在他們那邊。可見文化的影響有多可怕!

說中國的古代普通話,我覺得要從周朝說起,第一次分封建國以後,每個地方的諸侯就各自玩自己的一套。《英雄》里,趙國老師在秦軍箭如雨下的時候還在教學生寫「劍」的19種寫法!可見讀書人有多不易,學富五車真不是蓋的,沒有閱讀量恐怕連書都不認識!

秦國一統天下,車同軌,書同文。之初肯定有太多阻力,也有太多文化就此湮滅!但是對普通人來說,時代進步了,不需要學習那麼多的東西才能糊口。

現在的孩子有幸學習中外文化,中外語言。起點就是母語,終點是應用。對孩子來說一個標準化的語言學習遠比炫技式的茴香豆的茴有四種寫法來的實在!語文——語言和文字。說永遠是第一需求,造物主很有意思的把吃和說安在了同一個地方,可見上天用心之苦之誠!

古代普通話基本以定都地點為標準,也有以首任帝王的故鄉為基礎,但是最終的發展路徑都是綜合各路因素,越說越貼近大眾,這也是區別于思密達的一個情況。共和國建國之初也是綜合各方面意見,才確定了以北京為基礎的北方官話。特點是字正腔圓,更多人能夠聽懂,適用於全國的上傳下達,學生學習。

這裡面有個朝代是個神一樣的存在——元朝!剛開始蒙古文,後面八思巴文。就是沒考慮過漢語,估計是真心看不上漢語,也有可能貴族們學不了漢語,畢竟漢語是非常難學的語言。後面的清朝就摒棄了這個游牧名族的缺點,讓我們的華夏文字一直到現在還能使用。

學號中國話,寫好中國字,堂堂正正做中國人,願華夏文明永遠年輕,包容並蓄,再一次站立世界之巔!

以上是歷史怎能套路的看法,不好意思,有點跑題啦。歡迎大家關注套路君,一個喜歡歷史,偶爾八卦的企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怎能套路 的精彩文章:

左宗棠和李鴻章這兩個人,那個人對歷史的貢獻更大些?
秦朝滅六國中最容易打的是哪個國家,最難打的又是哪國?

TAG:歷史怎能套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