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菩提道燈論講記》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菩提道燈論講記》

我最近寫了個偈頌,把布施、持戒、忍辱的核心內容全部總結出來:

第一布施。對一切貧窮者施捨財物無有任何慳吝之心,這叫實物布施;當有情遇到生命危險或被他人傷害時,盡一切能力去救護、讓他獲得健康和生命。如布施醫藥、提供醫療費、放生,這叫無畏布施;對一切眾生宣講斷種種過患、修一切功德的方法(如我正在給你們講法),稱為法布施。最終息滅吝嗇、貪著即為布施。這就是布施波羅蜜的整個內容。

第二持戒。守護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密戒是持律儀戒;攝一切法而修行是攝善法戒;為利有情之故而求證無上菩提果位是饒益有情的最主要、最殊勝的戒,以上是戒的三個分支。最後要以息滅邪知為準則,消除惡戒(指外道所攝的戒律。如:燒自己的手指為油燈。)和墮戒。佛經要求為利益有情,還有很多不如法的戒也是不能做的。

墮戒,就是不願意守戒的、舍戒的、壞戒的心。這是戒的總結。

第三忍辱。內容就是耐怨害忍、耐苦忍、修法忍。

1.耐怨害忍是忍他人對你的傷害(這不需要有什麼懷疑,一定會有人傷害你)。要樂觀地去面對。假如別人成為你的敵人,你心裡不但不起嗔恨心,反過來還要生歡喜心,「我終於有忍辱的對象了,要是沒這個人跟我作對,我就沒忍辱的機會,這樣我才可以修忍辱。」

另外,你多往好的方面想:「由傷害我,能得到很多修行的助緣。」我們任何人,一生中沒有人傷害是不可能的,那就有必要做兩種心理準備:第一若能避免,則想盡辦法,在結果沒有產生之前,解除怨恨避免別人對你的傷害,這樣也未必能解決一切;第二有些因緣成熟後,必然會產生結果,逃是逃不掉的,這種劫難你在所難免。這時怨天、怨地、怨社會,怨這個、那個是沒用的,只能欣然地去接受它。要多想想這些違緣對自己的幫助和帶來的好處,通過這些違緣可以完成什麼樣的修行,把它充分地利用起來,這叫轉惡緣為善緣。如果你把它當成壞事,它就會變成最大的壞事;如果你把它當成好事,轉眼之間它就變成最好的事情。所以世上萬事萬物從來不會一成不變,好事不小心對待也會變成壞事;壞事如果處理得當也可以成為比好事還好的事情。所以要學會將一切惡緣轉為善緣,這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這些對手和敵對勢力,也可以磨練自己,這些違緣是最無情的教練。正因為這些違緣的無情,使你知道了自保之理,學會許多真正的本事。所以說違緣是最好的老師,普通的老師教不會的它都能夠讓你學會。聰明人從來不犯同一個錯誤。第一次犯錯誤時,就會利用錯誤好好地總結,以後遇到類似事時,就會從容地去應對。

2.耐苦忍。指遭受疾病、惡緣、麻煩的折磨。就算沒人害你,也會遇到這些違緣的。因為我們是有漏的軀體,遇到天災人禍是很自然的,這無常的肉體就猶如水中泡,風輕輕地一吹,就能滅掉它。我們的一切都是這麼脆弱,怎麼會遇不到這種苦痛或者惡緣呢?惡緣,如果能避免則避免,如果不能避免,則把一切惡緣、痛苦和折磨,轉為鼓勵自己修行佛法的力量。再進一步,把這些苦難轉化為修菩提道的決心、觀六道輪迴苦的因緣,使其成為修行善法最好的推動力。

沒遇到過什麼困難不是好事,因為安逸的時間長了就會失去防範於未然的意識;失去了抵抗力會變得軟弱無能,經不起絲毫的折磨。如果經常遇到一些坎坷、多災多難,就不會生起傲慢心,不斷地提醒自己時時刻刻謹慎為人,不敢胡作非為、隨心所欲,這樣才會安全,修法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說有一些苦、有一些難好,這樣,惡緣就變成善緣了。沒有苦、沒有難的時間太長不利於修行。

3.修難行之事,是現前、究竟一切安樂的因,這是修法忍。我們抱怨修行辛苦、困難,但如果能迎來眼前和究竟的一切快樂,即使你受再大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這就相當於買東西,付出和獲得是有對比的,如果你要獲得更多,即使你付出雙倍或三倍也不足為奇。我們修法時的苦行,能夠引來今生和來世現前、究竟的一切安樂,為這樣的目標付出再大的代價和苦難,也是為得一切安樂之因,所以應該忍辱。息滅了不悅,息滅了嗔恨,息滅了憤怒,那就是忍辱。

為什麼把這三個放在這裡講?就像嘉曹傑所說的一樣,講六波羅蜜時,這三個內容就包含在這裡。

4.精進波羅蜜。要毀壞今生來世最大的惡魔,就要斷除對色聲香味觸等五欲的貪慾。一切痛苦的牽引者是做惡,一定不能對無意義的壞事產生絲毫興趣。要遮止一切身口意的惡業,對一切善法,要有非常堅固的、不退轉心,好比是披上鎧甲一般。

《現觀莊嚴論》里精進分三:無耽著精進、無怯懦精進、披甲精進。這跟《廣論》解釋的有點不一樣,但《現觀》的解釋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理解何為精進。

首先,為什麼說對五欲的貪著是毀壞今生、來世一切的大魔呢?欲界當中,在沒有斷除貪之前,對美麗的色、美好的聲、香、味,美妙的觸覺都是有的,但我們要學習逐漸地剋制和斷除這些貪慾。先不說來世、只說今生。據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記載,所有的昏君大都會因貪慾酒色而荒廢國事。明君唯以國家大事、百姓利益為己任,不辭辛勞、盡一切努力治理國家。不貪於酒色是明君和昏君的區別。之所以稱為昏君,就是因為他荒淫無度、貪慾酒色而廢國事。一些將軍、大臣,也都是因為貪戀酒色而無惡不作。

人一定要學會謹慎從事,不要有過份強烈地貪慾。貪著不但能夠毀壞今生,也會毀壞來世。要成辦今生來世的利益,現在就要勤奮精進、謹慎從事、勵力而為,是非常重要的。

惡習,是引發一切禍端的根本。比如喜歡賭博、喝酒、做壞事都是惡習。喝酒本身不是性罪、是遮罪,但能引發很多的罪行。所以,行為本身有時不一定是罪,但這種行為會引來更多的罪行,所以遮罪也是不能做的。總之,一切痛苦的導引——惡業、惡行都要遮止。

對一切善法,利於自己、利於他人、利於國家、利於人類、利於一切天下蒼生的事業,不管再苦再難,也要堅韌不拔,以非常堅強的心去做。就好比你身穿了堅固的鎧甲,別人給你射多少箭都刺不到你的身上。有堅固的決心,不被任何其他人的說辭或者外在的因緣動搖你的決心。

精進最後的結果是息滅懈怠、懶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菩提道次第 的精彩文章:

念母恩——《安樂道導論》
需要修自他相換菩提心之理——《文殊口授》

TAG:菩提道次第 |